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中良

作品数:4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语言文字
  • 8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翻译
  • 4篇儒林
  • 4篇儒林外史
  • 4篇体验哲学
  • 4篇外史
  • 4篇维特根斯坦
  • 4篇交际
  • 3篇英语
  • 3篇哲学
  • 3篇庞蒂
  • 3篇教学
  • 3篇翻译理论
  • 3篇《儒林外史》
  • 2篇言语交际
  • 2篇语法
  • 2篇语言
  • 2篇语言游戏论
  • 2篇羽毛球
  • 2篇羽毛球运动
  • 2篇商务

机构

  • 26篇滁州学院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9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迈阿密大学

作者

  • 43篇崔中良
  • 9篇王慧莉
  • 2篇梁端俊
  • 1篇郜丽娜
  • 1篇金艳
  • 1篇王茜
  • 1篇张蕊
  • 1篇赵小雨
  • 1篇雷晓玲
  • 1篇张秀云
  • 1篇桑田

传媒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安阳工学院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科学技术哲学...
  • 2篇成都师范学院...
  • 2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承德民族师专...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河南广播电视...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的语言生态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不仅成功促进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同时也使得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语用研究阶段。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研究的核心理论都可以在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找到思想的源头,这些理论都与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观,如"语言游戏理论""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私人语言"等有密切的关系。其实仔细研究发现,其实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语言生态系统,可以很好地解释语言。
崔中良
关键词:语言观
近15年来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回顾了近15年来关联理论运用在中国翻译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归纳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两个主要观点及争论的焦点。厘清关联理论运用于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并展望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的新趋向。
崔中良
关键词:中国翻译
翻译的生活形式取向被引量:2
2010年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运用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概念来阐释翻译,就会发现,翻译和生活形式有重要的关系,翻译是生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即是翻译生活形式,在翻译时译者要找出两种生活形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崔中良
关键词:翻译
“语言游戏论”的认知缺失及其认知基础
2011年
"语言游戏论"是维特根斯坦在其著作《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通过研究发现"语言游戏论"始终没有考察人的认知在"语言游戏"中的作用,文章试图运用关联理论来弥补这一理论的缺憾,从而能更好地解释语言在现实中的运行方式。
崔中良张秀云
关键词:语言游戏论运行方式
言语交际的R-A-M模式被引量:4
2010年
由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成功交际要具备最佳关联性。Verschueren(1999)坚持"语用综观论"(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对语境因素和结构选择的顺应,并且顺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受意识凸显度的影响。Dawkins提出的模因理论(meme)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复制、模仿和感染的过程。本文在吸取这三个理论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语用理论模式:关联—顺应—模因模式(Relevance—Adaption—Meme)。此模式不只是介绍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理解和产生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分析了在交际过程中言语是如何在说者和听者之间传播的,并运用此模式对言语交际进行了分析。此模式对语用理论的建设和更完整的认识言语交际和传播过程有积极的作用。
崔中良
关键词:言语交际
框架语义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5年
商务英语教学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框架语义学为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些新启示。本文在介绍商务英语教学和框架语义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框架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商务词汇、翻译教学案例中,证实了框架语义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郜丽娜崔中良
关键词:商务英语词汇翻译教学
人工智能研究中实现人机交互的哲学基础——从梅洛·庞蒂融合社交式的他心直接感知探讨被引量:11
2019年
人工智能研究正向人机交互的方向推进,而解决机器人对于他心问题的通达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认知科学向具身认知的推进,他心问题也逐渐向直接感知(1)解释转移,从而挑战心智理论中的理论论和模拟论之间的争论,但是对于他心的直接感知何以可能以及感知的经验基础还存在分歧。融合社交(Syncretic Sociability)作为梅洛庞蒂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现为身体图式互移、感觉互通和身体、世界与他人的互融,被认为是儿童与他人交互的基本方式和理解他心的经验基础。因此,本文尝试将融合社交作为对当前他心直接感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同时尝试将融合社交作为人机交互成型的哲学基础并论述人机交互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向。
崔中良王慧莉
关键词:人机交互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明喻意象翻译策略研究
2013年
文章结合Rosch、Labov、Lakeoff和Geeraerts等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原型理论讨论在翻译中对意象的翻译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要在原型理论的视角下对《儒林外史》中明喻的意象进行分析,尝试探讨翻译中的意义建构,尤其是意象的分析与转换。
崔中良
关键词:《儒林外史》
脚本理论视角下的明喻意象翻译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认知语码转化,因此与脚本有紧密的关系,熟悉两种语言的认知脚本是翻译的基本要求。明喻意象具有高度的文化独立性,语言之间脚本不对称甚至缺失,给其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根据脚本理论,《儒林外史》英译本译者在翻译明喻意象时一般会采取构建与源语相似的脚本、去标记、套用目的语脚本、修补源语脚本等方式。
崔中良雷晓玲
关键词:脚本理论儒林外史意象
挑战与应对:直接社会感知与心智理论的争辩被引量:2
2018年
直接社会感知作为他心知的另一选项挑战了心智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认知研究中不可绕开的部分。但是,当前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还并不完善,因此受到了心智理论强烈地回击。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当前他心的直接社会感知路径所遇到的来自心智理论的各种挑战,陈述了直接社会感知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和心智理论对于自身的完善,最后简要地展望了直接社会感知研究的可能走向。
崔中良王慧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