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松生

作品数:383 被引量:1,438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0篇理学
  • 99篇生物学
  • 45篇医药卫生
  • 18篇农业科学
  • 17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7篇量热
  • 120篇热法
  • 117篇量热法
  • 111篇热化学
  • 97篇微量热
  • 87篇微量热法
  • 75篇热化学研究
  • 75篇化学研究
  • 67篇生成焓
  • 66篇动力学
  • 59篇标准生成焓
  • 52篇配合物
  • 47篇热动力学
  • 41篇热力学
  • 39篇配位
  • 39篇氨酸
  • 38篇配位反应
  • 30篇杆菌
  • 26篇大肠杆菌
  • 25篇代谢

机构

  • 371篇武汉大学
  • 18篇华中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南林学院
  • 8篇湖北教育学院
  • 8篇三峡学院
  • 7篇衡阳师范学院
  • 7篇湖北药检高等...
  • 6篇广州军区武汉...
  • 6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长江大学
  • 5篇湖北农学院
  • 5篇武汉科技学院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桂林医学院
  • 4篇河南省卫生防...
  • 4篇湖北工学院
  • 4篇三峡大学
  • 4篇新疆大学

作者

  • 383篇屈松生
  • 146篇刘义
  • 59篇谢昌礼
  • 48篇汪存信
  • 42篇罗明道
  • 35篇吴鼎泉
  • 34篇宋昭华
  • 31篇冯英
  • 27篇颜肖慈
  • 27篇周培疆
  • 24篇颜承农
  • 23篇杨锋
  • 22篇周传佩
  • 19篇黄在银
  • 19篇陈文生
  • 15篇望天志
  • 15篇朱英国
  • 12篇周涵韬
  • 11篇黄素秋
  • 11篇徐桂端

传媒

  • 5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7篇武汉大学学报...
  • 29篇化学学报
  • 2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9篇华中师范大学...
  • 16篇无机化学学报
  • 1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2篇化学世界
  • 1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1篇应用化学
  • 8篇化学通报
  • 6篇湖北农学院学...
  • 5篇稀土
  • 5篇Chines...
  • 4篇自然杂志
  • 4篇湘潭大学自然...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种子
  • 3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6
  • 10篇2005
  • 19篇2004
  • 12篇2003
  • 28篇2002
  • 39篇2001
  • 29篇2000
  • 33篇1999
  • 36篇1998
  • 40篇1997
  • 33篇1996
  • 20篇1995
  • 15篇1994
  • 17篇1993
  • 8篇1992
  • 7篇1991
  • 6篇1990
3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卟啉苯磺酸锂盐水溶液的活度系数、渗透系数及超量Gibbs自由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报道了用等压法测量298. 2K时5,10,15,20-四(对-磺酸苯基)卟啉四锂盐、5,1O,15,20-四(对-甲氧基间-磺酸苯基)卟啉四锂盐水溶液的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的实验结果,并计算了它们的超量Gibbs自由能。
徐瑛吴鼎泉屈松生
关键词:平均活度系数
甘氨酸与Cu(OH)_2固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2000年
通过室温下甘氨酸 (Gly)与 Cu(OH) 2 的固相配位反应 ,合成配合物 cis- Cu(Gly) 2 · H2 O.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 ,以溶解量热法测定甘氨酸、Cu(OH) 2 、配合物溶于 2 .0 mol· L-1的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 .通过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 ,应用 Hess定律 ,得到甘氨酸与 Cu(OH) 2 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 H m 为 - 2 4 .370 k J· mol-1,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为 - 12 4 5.956 k J· mol-1.
温德才刘义屈松生
关键词:固相配位反应热化学甘氨酸铜配合物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1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药学各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由于热分析技术具有试样微量化、快速简便、不用分离试样、不用溶剂、适用范围广 ,曲线易于解析等优点 ,在药学研究和药品质量检验等方面 。
周传佩刘义沈雪松屈松生
关键词:热分析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药物研究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检验
微量热法研究硒代吗啉衍生物的抑菌作用被引量:9
2002年
采用瑞典产 L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 (热导式微量热计 )、用停流法研究了 3种硒代吗啉衍生物对大肠杆菌作用的热功率输出曲线 ,得到了大肠杆菌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生长速率常数 k、半抑制浓度 IC50等参数 .结果表明 ,N -十二烷基硒代吗啉和 N -十二烷基硒代吗啉基乙酸甲酯溴化物的抗菌效果较明显 .
李曦刘义吴军屈松生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抑菌作用微量热法药物化学
树木种子失水的热动力学
1998年
赵群金杨志高申初联刘义屈松生
关键词:树木种子种子失水热动力学
Schiff碱药物与细菌作用的半抑制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0
1996年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杆菌分别与十一种Schiff碱药物作用的热谱曲线,根据热谱曲线计算了细菌生长的速率常数k,建立了k~C关系式,进而在获得的Schiff碱药物对细菌作用的半抑制量C1/2的基础上,通过对半抑制量大小的比较,分别对配体相同金属离子不同、金属离子相同配体不同的Schiff碱药物与细菌的作用以及时同一药物与不同细菌作用的情况做了较深入的讨论.发现:同一药物对不同的菌种其药效作用不同,反映了菌种间的差异;同一菌种药物不同药效作用也不同,反映了药物结构上的差异等信息.
冯英刘义谢昌礼屈松生乐芝凤冯长建沈昊宇张香才
鱼肝线粒体代谢热与品种生长及杂交优势关系的微量热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采用LKB 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六个不同品种鱼的肝线粒体的代谢热功率曲线 ,目的在于建立微量热法评价鱼类品种优势以及应用微量热法预测杂交优势的方法 .实验得到了不同品种鱼肝线粒体代谢的活性恢复期速率常数 (k)和总产热量 (Q) .我们认为活性恢复期速率常数的大小表征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总产热量则表征物种的生物活性的大小 .同时具有较大活性恢复期速率常数的总产热量的品种是优势品种 。
刘欲文邓凤姣张恒李杰汪潇潇汪存信刘义李凤军屈松生
关键词:杂交优势线粒体肝脏杂交育种
生物热化学系统的微量热方法研究 Ⅱ.微量热法研究稻种萌发过程被引量:5
1994年
用自行研制的微量热装置测定了稻种萌发的全热谱,由此得到了稻种萌发各产热阶段的热数据,并对不同谱线作了比较和讨论。
周培疆邸友莹宋昭华谢昌礼汪存信屈松生舒理慧朱英国周涵韬
关键词:萌发微量热法种子稻种
线粒体和亚线粒体体外代谢及漆酶影响的微量热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首次将微量热用于亚细胞器层次的研究,测定了鲤鱼肝脏线粒体和亚线粒体体外代谢的热谱及其漆树漆酶的影响,并用MTD方程和演化计算技术对它们的代谢热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全局优化.
熊亚谭智群刘义潘正君吴鼎泉康立山屈松生
关键词:线粒体漆酶微量热法代谢亚线粒体
生命的三界学说与生命第三形式被引量:3
2001年
介绍生命的三界学说和生命的第三形式 ,以及相关的研究和评价。从 11个方面比较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区别。认为三界学说和生命第三形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对生命革命认识的深化 ,其摒弃了以表型为主的分类体系 ,从基因层次揭示生命的进化。
沈雪松刘义屈松生
关键词:生命三界学说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