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监测
  • 2篇胆汁
  • 2篇胆汁反流
  • 2篇胆汁酸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症状
  • 2篇直肠
  • 2篇直肠腺瘤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症状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胃反...
  • 2篇总胆汁酸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谢彩虹
  • 6篇尹泉
  • 6篇陈冬妹
  • 6篇赵超
  • 6篇肖文
  • 6篇谭晓林
  • 4篇施为建
  • 2篇米贤军
  • 2篇罗世康
  • 2篇石冬梅
  • 2篇汪建华
  • 2篇陈明
  • 2篇刘祥玉
  • 1篇陈昂
  • 1篇陈昂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第二十六届全...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 DG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慢性胃炎组90例、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总胆汁酸测定、核素显像、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诊断DGR,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对照组DGR(+)检出情况: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检出率0%(0/20),与胃镜及组织学检查30%(6/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DGR(+)检出情况: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53.3%(48/90),与胃镜及组织学检查76.7%(69/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核素显像检查作为标准,其他3种检查方法对慢性胃炎组检测DGR准确性的比较,胃镜及组织学检查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汁酸测定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是诊断DGR最准确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谭晓林赵超谢彩虹尹泉陈冬妹肖文施为建汪建华罗世康石冬梅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反流PH监测胆红素监测核素显像总胆汁酸测定胆汁反流
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GF-IR、IGF-II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3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同期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I、IGF—IR、IGF—II的表达.结果: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f6.7%、10.0%、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结直肠黏膜组和炎性息肉组与CRA组(36.0%、48.0%、44.0%、、CRC组(63.3%、80.0%、73.3%)比较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因CLIGF-I、IGF-IR、IGF-II有可能作为结肠腺瘤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谭晓林刘祥玉米贤军谢彩虹赵超陈冬妹肖文尹泉施为建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
^(14)C-UBT检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家庭聚集性的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病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状况及家庭聚集性。方法对具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来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病人8 750人,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检测H.pylori感染,以及对上述病人进行宣教,动员其家庭成员自愿参加该检测项目,其中资料完整的有840个家庭,共2 905人,确定是否存在H.pylori感染,且问卷登记其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收入和教育状况等。结果 8 570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病人中H.pylori总感染率为61.29%,不同年龄组H.pylori感染率不同(χ2=224.672,P<0.001),且有典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通过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探讨H.pylori感染的家庭聚集性,H.pylori感染在家庭内的分布不符合二项分布[χ2=22.05,χ2(0.05,3)=7.81,P<0.05不符合二项分布],在理论分布上发现H.pylori感染有家庭聚集性分布趋势,夫妻之间H.pylori感染率情况一致(P=0.494,P>0.05),夫妻H.pylori感染的符合率为56.90%。双亲感染家庭儿童的H.pylori感染率为51%高于双亲未感染家庭儿童的H.pylori感染率为29%(χ2=27.102,P<0.001)。环境因素良好家庭儿童感染的比例(32%)明显低于环境因素一般(49%)及环境因素较差(56%)的两种家庭(χ2=33.543,P<0.001)。结论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门诊病人H.pylori感染率较高,性别间差异不明显,家庭成员内H.pylori感染具有聚集性,环境因素与儿童感染H.pylori呈负相关。
谭晓林陈明陈昂谢彩虹赵超陈冬妹肖文尹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性
结直肠腺瘤中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入选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RA 10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30例,另选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者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入选者IGF-Ⅰ、IGF-IR、IGF-Ⅱ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分别为6.7%、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组(分别为36.0%、48.0%、44.0%)、CRC组(分别为63.3%、80.0%、73.3%)较阴性对照组、炎性息肉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组IGF-Ⅰ、IGF-ⅠR、IGF-Ⅱ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IGF-Ⅰ、IGF-ⅠR、IGF-Ⅱ有可能作为CRA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谭晓林米贤军刘祥玉尹泉谢彩虹赵超陈冬妹肖文施为建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免疫组织化学
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家庭聚集性的分析
目的 探讨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病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状况及家庭聚集性.方法 对具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来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病人8750人,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breath test,14C-...
谭晓林陈明陈昂谢彩虹赵超陈冬妹肖文尹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性
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对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对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reflux,DGR)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20例对照组和90例具有DGR症状的胃炎组分别进行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总胆汁酸测定、核素显像、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诊断DGR,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1)四种方法检查20例对照组DGR(+)检出率,结果显示:胃镜及组织学检查30.0%(6/20),总胆汁酸量测定15.0%(3/20).核素显像10.0%(2/20),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0%(0/20),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DGR(+1检出率与胃镜及组织学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其他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种方法检查90例胃炎组DGR(+)检出率,结果显示:胃镜及组织学检查76.7%(69/90),总胆汁酸测定60%(54/90).核素显像47.8%(43/90),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53.3%(48/90),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DGRf+)检出率与胃镜及组织学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其他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3种方法检查胃炎组准确性与核素显像比较,结果显示:胃镜及组织学检查62.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总胆汁酸测定81.1%(P〈0.05),有统计学差异,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90.0%,无统计学差异(P〈0.05、(4)根据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几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反映DGR诊断准确性程度高低的检查顺序为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核素显像、总胆汁酸测定、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结论: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是诊断DGR最准确的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科研及临床确诊DGR的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谭晓林谢彩虹赵超陈冬妹肖文尹泉施为建汪建华罗世康石冬梅
关键词:十二指肠胃反流PH监测胆红素监测核素显像胆汁反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