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宛琼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小麦
  • 9篇小麦白粉
  • 9篇白粉
  • 7篇白粉病
  • 6篇小麦白粉病
  • 5篇小麦白粉菌
  • 5篇菌群体
  • 5篇教学
  • 5篇白粉菌
  • 4篇病菌
  • 3篇多态性
  • 3篇温度
  • 3篇温度敏感性
  • 3篇敏感性
  • 3篇基因
  • 3篇病害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锈菌
  • 2篇植物保护

机构

  • 16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安庆职业技术...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8篇宛琼
  • 8篇丁克坚
  • 7篇陈莉
  • 7篇齐永霞
  • 4篇张承启
  • 4篇周益林
  • 4篇曹志强
  • 3篇段霞瑜
  • 2篇范洁茹
  • 2篇邹亚飞
  • 2篇丁婷
  • 2篇陈方新
  • 1篇巩文峰
  • 1篇马占鸿
  • 1篇纳添仓
  • 1篇刚存武
  • 1篇檀根甲
  • 1篇汪章勋
  • 1篇哈满林
  • 1篇李萍

传媒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智慧农业导刊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农科背景下农田杂草及防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年
农田杂草及防除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该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线上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考核方式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培养能满足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支撑。
齐永霞宛琼陈方新
关键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介绍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使该课程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齐永霞陈方新丁婷宛琼
关键词: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及寄生适合度研究
本研究利用小麦离体叶段法,通过在室内设置22℃、23℃、24℃、25℃和26℃共5个温度处理,对2008年采自四川、北京、甘肃、河南、河北和湖北六省(市)部分麦区的小麦白粉菌标样,经分离纯化获得的113个病菌单孢堆分离菌...
宛琼
关键词:小麦温度敏感性寄生适合度
安徽蚌埠和砀山地区小麦白粉菌自然群体的DNA分子多态性分析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小麦重要病害。安徽北部为该省小麦主要种植区,也是小麦白粉病发生的重要范围。本研究探讨了安徽北部的蚌埠和砀山地区小麦白粉菌自...
宛琼曹志强齐永霞陈莉丁克坚张承启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基因多样性
文献传递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课程质量标准研究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之后开设的提高课程.本文根据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课程组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及学时分配与课程考核等方面完善并形成了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进一步依据该课程质量标准进行了实施运行;讨论与分析了依据课程质量标准实施教学的效果,为相关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汪章勋檀根甲宛琼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课程
2008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被引量:12
2010年
The sensitivity of 113 isolates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 sampled from 6 provinces or cities in 2008 to temperature was tested by detached leaf segment method with setting up 5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doo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ean ET50 (which represents the temperature that is required to obtain 50% of the maximum effect) of all isolates tested was 23.02℃. ET50 values of 17.70% isolates were more than 24℃.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ET50 of isolates were 25.22℃ and 19.4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a certain differences for isolates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or cite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d during 22-26℃, the latent period of isolates prolonged, and the latent period of different isolates was different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too.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versummering division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climate to the disease.
宛琼丁克坚段霞瑜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敏感性温度麦区病害流行
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2021年
为明确近年来安徽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及其变化,利用41个鉴别寄主对安徽省2010、2015和2019年小麦白粉菌群体进行了毒性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群体对抗性基因(组合)Pm3c、Pm5a、Pm7、Pm19、Pm3d、Pm17、Pm6、Pm1a、Pm3a、Pm3f、Pm8、Pm1+2+9和Pm3e的平均毒性频率大于70%,表明这些抗性基因或组合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上已丧失抗性,不能在抗病育种中继续使用;对Pm12、Pm21、Pm16、Pm1c、Pm35、Pm13和Pm2+MLD的毒性频率小于20%,这些抗性基因(组合)仍具有良好的抗性,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安徽省小麦白粉菌毒性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和2019年病菌群体毒性结构总体上可看成一个群体,但年份间病菌群体毒性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应加强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的持续监测工作。研究结果对安徽省小麦白粉病的抗病育种及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宛琼王婷婷马艳娟刘伟曹志强齐永霞张承启丁克坚范洁茹周益林陈莉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毒性频率抗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不同敏感性菌株的寄生适合度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将12个对温度不同敏感性的小麦白粉病菌株分别在18℃和22℃条件下的流行组分(潜育期、侵染几率、单病斑累积产孢量和病斑日扩展面积)和寄生适合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温度不同敏感性菌株的流行组分在18℃和22℃条件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单病斑累积产孢量与病斑日扩展面积的相关性最高。各供试菌株在22℃条件下的寄生适合度均低于18℃条件下的寄生适合度。在两温度条件下,对温度低敏感性菌株平均寄生适合度高于对温度高敏感性菌株,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宛琼丁克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温度敏感性寄生适合度
安徽中部和南部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为了解安徽中部和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其相互间亲缘关系,对分离自安徽中部的合肥、六安、马鞍山和南部的安庆、宣城等地的菌株进行AFLP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中部和南部小麦白粉菌群体的Nei’...
宛琼曹志强齐永霞张承启陈莉丁克坚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
文献传递
安徽蚌埠和砀山地区小麦白粉菌自然群体的DNA分子多态性分析
小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小麦重要病害。安徽北部为该省小麦主要种植区,也是小麦白粉病发生的重要范围。本研究探讨了安徽北部的蚌埠和砀山地区小麦白粉菌自...
宛琼曹志强齐永霞陈莉丁克坚张承启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基因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