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秀美

作品数:36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呋喃
  • 12篇呋喃酮
  • 11篇2(5H)-...
  • 7篇加成
  • 6篇光致
  • 5篇熔融
  • 5篇偶氮
  • 5篇烷氧基
  • 4篇熔融聚合
  • 4篇迈克尔加成
  • 3篇支化
  • 3篇直接熔融
  • 3篇生物降解材料
  • 3篇缩聚
  • 3篇咪唑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化合物
  • 3篇降解材料
  • 3篇光致变色

机构

  • 30篇华南师范大学
  • 14篇湛江师范学院
  • 5篇四川大学
  • 3篇术开发中心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汕头职业技术...

作者

  • 36篇宋秀美
  • 27篇汪朝阳
  • 13篇毛郑州
  • 12篇罗玉芬
  • 9篇赵海军
  • 9篇冯宗财
  • 8篇侯晓娜
  • 6篇莫阳青
  • 4篇傅建花
  • 4篇王跃川
  • 4篇谭越河
  • 1篇吕梅香
  • 1篇张观有
  • 1篇林显文
  • 1篇叶瑞荣
  • 1篇李景宁
  • 1篇杨凯
  • 1篇林丽仪
  • 1篇陈键侨
  • 1篇李雄武

传媒

  • 6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有机化学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广州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化学研究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红色素的提取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作为天然色素中的一大类,天然红色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对天然红色素的提取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文章重点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番茄红素、桑椹红色素等几种重要天然红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并比较了有机溶剂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等提取方法的特点,同时对其效果和应用作了相应的展望。
赵海军汪朝阳侯晓娜毛郑州宋秀美
关键词:天然红色素食品添加剂辣椒红色素番茄红素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2(5H)-呋喃酮与氨基酸(酯)化合物的串联反应研究
莫阳青宋秀美汪朝阳李建晓
基于(5S)-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的a-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没有进行基团保护的a-氨基酸作为亲核试剂,能直接与手性的(5S)-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在室温下发生串联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15个新化合物。通过旋光度、UV-Vis、IR...
谭越河宋秀美李建晓杨凯傅建花洪文坤汪朝阳
关键词:呋喃酮迈克尔加成
文献传递
N,N'-二-[5-甲氧基-3-溴-2(5H)-4-呋喃酮基]-1,2-乙二胺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串联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N,N'-二-[5-甲氧基-3-溴-2(5H)-4-呋喃酮基]-1,2-乙二胺,利用IR、UV、1H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包含两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两个手性中心,并通过N(1)-H(1A)…O(1)分子间氢键和Br(1)…O(2)近距离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
宋秀美汪朝阳李建晓傅建花
关键词:2(5H)-呋喃酮X射线单晶衍射单晶结构
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参与的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及其反应机理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与2-苯并咪唑的Michael加成-消除反应过程中,发现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催化剂无水乙醇钠的作用下参与了串联反应.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4个化合物(4a~4d).通过UV、IR、1HNMR、13CNMR、MS、元素分析对4a~4d进行结构表征,提出并通过GC-MS验证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宋秀美汪朝阳傅建花李建晓
关键词:2(5H)-呋喃酮MICHAEL加成反应反应机理
基于(5S)-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的α-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没有进行基团保护的α-氨基酸作为亲核试剂,能直接与手性的(5S)-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在室温下发生串联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15个新化合物。通过旋光度、UV-Vis、IR...
谭越河宋秀美李建晓杨凯傅建花洪文坤汪朝阳
关键词:Α-氨基酸迈克尔加成
文献传递
D,L-乳酸-肌醇星形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08年
以廉价易得的D,L-乳酸和无毒的肌醇(Ins)为原料,采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肌醇聚乳酸酯——以肌醇为核的星形聚D,L-乳酸(SPDLLA)。当n(Ins):n(LA)=1:120时,SPDLLA较合适的合成工艺为:140℃预聚8h后,在w(SnCl2)=0.3%催化下,170℃熔融聚合8h,可获得最大特性黏数[η]为1.208dL/g的共聚物。改变投料摩尔比,合成了系列SPDLLA,并用[η]、FTIR、^1HNMR、GPC、XRD等手段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发现不同投料比所得的SPDLLA均为无定形态,它们的Tg(35~42℃)均低于线形聚D,L-乳酸(LPDLLA),最高Mw可达8600,可望应用于药物缓释等领域。
罗玉芬汪朝阳毛郑州宋秀美
关键词:肌醇直接熔融缩聚
星形聚乳酸被引量:5
2008年
星形聚乳酸以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通常使用"先核后臂"法进行合成。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核"进行分类,如小分子多羟基醇(天然糖醇)、无机(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多元酚的衍生物和星形高分子等,综述了星形聚乳酸近年来合成(尤其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合成)、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星形聚乳酸高分子量、低黏度、良好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有利于其在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加工应用。
罗玉芬汪朝阳宋秀美毛郑州
关键词:引发剂
含氮亲核试剂与5-烷氧基-3,4-二卤-2(5H)呋喃酮串联反应的研究
<正>2(5H)呋喃酮是许多天然产物和重要药物的基本结构单元,2(5H)呋喃酮化学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1],串联反应也是近来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策略之一[2]。因此,本文首次采用α,ω-二胺亲核
汪朝阳宋秀美李景宁毛郑州罗玉芬莫阳青
文献传递
3-氯4-二苄胺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012年
在THF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3-氯-4-二苄胺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并用FT-IR、UV-Vis、1H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5.891(16),b=11.126(11),c=19.778(19),α=β=γ=90°,V=3497(6)3,Z=8,Dc=1.306Mg/m3,μ=0.234 mm-1,F(000)=1440。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两个苯环几乎垂直于呋喃酮平面,且它们与呋喃酮平面的两面角分别为89.38°和88.19°。
陈凯琪谭越河傅建花宋秀美汪朝阳
关键词:晶体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