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春艺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林产
  • 5篇林产品
  • 5篇木质林产品
  • 3篇
  • 2篇原木
  • 2篇原木进口
  • 2篇中国林产品
  • 2篇生态足迹
  • 2篇碳排放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体减排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温室气体减排
  • 2篇减排
  • 2篇国际贸易
  • 1篇隐含碳排放
  • 1篇账户
  • 1篇纸产品
  • 1篇生态

机构

  • 10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国家林业局
  • 5篇南京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作者

  • 10篇季春艺
  • 8篇杨红强
  • 5篇聂影
  • 3篇陈幸良
  • 1篇贺祥瑞
  • 1篇柳露
  • 1篇李苏颜
  • 1篇杨惠

传媒

  • 5篇林业经济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第十届中国林...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纸产品出口变动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金融危机前,中国纸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结合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得出中国出口增加主要因素是中国纸产品竞争力,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纸产品出口的正效应有所增强;市场分布存在不合理之处,阻碍出口。金融危机后,结合PMI采购经理指数,发现纸业受到了冲击,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衰退;市场规模出现了萎缩,纸产品出口出现了下滑;市场需求结构出现了变化,东盟、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产品升级。
聂影柳露季春艺
关键词:金融危机纸产品CMS模型PMI指数
中国原木进口对洲际森林生态足迹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1995~2007年中国原木进口引起的森林生态足迹转移,特别关注了中国原木进口的森林生态足迹与全球森林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虽然从欧洲原木进口的森林生态足迹输入有明显增长,但中国原木需求更多依赖本国供给,对亚洲、大洋洲及非洲等区域影响较小,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原木进口严重威胁到世界森林资源。
季春艺杨红强聂影
关键词:原木进口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和碳流动研究
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资源的延伸,其碳储存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研究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和贸易的碳流动,对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下调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结构提高碳储量及更好地编制温室气体排放...
季春艺杨红强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文献传递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林产品的减排贡献:基于木质林产品固碳功能核算被引量:21
2013年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的碳储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研究HWP碳储量并对其进行功能管理,对我国政府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参与气候谈判、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HWP碳量核算模型,研究了1961—2011年中国HWP的固碳功能,继而比较分析了中国HWP碳储量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从总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上核算的中国2011 年度碳储量值分别为6.76×10^8 t 碳和2.58×10^8 t 碳;从年增长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核算的中国HWP碳储量增长平均值为1 063×10^4 t 碳和262×10^4 t 碳。基于中国是世界HWP进口大国,储量变化法的选择应用将对我国有利。HWP碳储量减排贡献的研究发现:中国HWP碳储量为森林立木总量的4.75%~8.42%,平均约为6%;对比中国能源消费的年碳排放量值,中国HWP的年碳储量可以减排约1.6%,中国HWP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及进一步提升的减排潜力。
杨红强季春艺杨惠聂影陈幸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
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研究进展:文献述评被引量:14
2011年
从国际贸易隐含污染排放转移的视角分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趋势,概述了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一般核算方法,总结了国际上研究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现状与进展。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和能源综合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净出口;对碳排放责任分担机制进行了梳理,传统的基于领土责任的碳排放核算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还会引起"碳泄漏"现象的发生和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考虑贸易因素的碳排放核算对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季春艺杨红强
关键词: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流量核算及影响研究
森林与木质林产品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部分。木材的采伐能将森林固碳转移到产品,木质林产品碳释放的滞后效应使其具有较强的碳储存功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议题已被列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重要林业议题之一。参与国际...
季春艺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碳储存碳排放
文献传递
我国高等院校农林产品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建议被引量:1
2012年
在考察了我国主要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及人才培养状况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当前农林产品贸易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对目标人才的专业需求,专业性课程体系不合理、专业师资队伍缺失、生产性实训基地流于形式、校企合作未得到深入落实,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协同创新战略、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优化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提高农林产品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针对性改革建议。
杨红强季春艺李苏颜
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产品的减排潜力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基于气候变化与木质林产品减排作用的分析,依据IPCC指南,核算了1961-2011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库的碳储存与碳释放,继而评估了木质林产品的减排贡献,最后,基于木质林产品的碳储存与碳替代两大功能,提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木质林产品碳量管理策略。研究显示:我国木质林产品的总碳储量不断增长,2011年累计总储碳量达到676.69MtC。中国HWP碳储量为同期森林立木储碳总量4.8%-8.4%,年均储碳量是中国能源消耗排放CO2的0.47%-1.61%,中国林产品具有显著的碳清除贡献及进一步提升的减排潜力。
季春艺杨红强聂影陈幸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木质林产品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流动--基于气候谈判的视角被引量:9
2014年
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国际贸易的碳计量和分配问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HWP议题谈判的焦点。依据IPCC指南,核算1961—2011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和碳排放,继而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流动对减排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流动不断增长,应用不同的IPCC碳量核算方法会对附件I贸易国的碳减排产生不同影响。木质林产品进口提高了储量变化法核算的碳清除贡献;运用大气流动法,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与使用已成为碳排放源。
杨红强季春艺陈幸良聂影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气候谈判
中国原木进出口的森林生态足迹账户及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的事实,运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建立2000~2012年中国原木进出口森林生态足迹账户,并引人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占用指数,对来源地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原木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中国对进口原木的依赖度在下降,并未对主要原木进口区域造成生态威胁。虽然中国主要从俄罗斯、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口原木,但进口影响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数仍处于安全等级内。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和缅甸国内生态已接近不安全边界,但中国原木进口转移的森林生态足迹占其国内森林生态足迹的7.5%和3.6%,影响不显著,不足以说明中国原木进口是造成其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
季春艺贺祥瑞杨红强
关键词:原木进口生态足迹生态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