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伟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配位
  • 4篇配位聚合
  • 4篇配位聚合物
  • 3篇和晶
  • 1篇低热固相合成
  • 1篇多孔
  • 1篇多孔配位聚合...
  • 1篇异烟酸
  • 1篇英文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水热合成法
  • 1篇酸盐
  • 1篇氢键
  • 1篇热合成
  • 1篇萘二甲酸
  • 1篇咪唑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类金刚石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孟伟伟
  • 4篇陈金喜
  • 2篇张若冰
  • 1篇雷立旭
  • 1篇刘保花
  • 1篇王艳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新型Cu(Ⅱ)混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新型的配位聚合物[Cu(4-Pya)(2,4-PydcH)]n(1)和[Cu2(2,6-Ndc)2(Bpobp)]n(2)(4-Hpya=4-吡啶羧酸,2,4-pydcH2=吡啶-2,4-二羧酸,2,6-H2ndc=2,6-萘二酸,Bpobp=4,4′-二(3-吡啶羟基)-联苯胺),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2.13820(2)nm,b=0.99060(1)nm,c=0.60840(1)nm,V=1.28865(3)nm3,Z=4,R1=0.023,wR2=0.067。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102(3)nm,b=0.9979(4)nm,c=1.2705(5)nm,α=86.282(6)°,β=73.517(5)°,γ=89.107(6)°,V=0.9829(7)nm3,Z=2,R1=0.082,wR2=0.1602。配合物1为三维结构,其中五配位的铜为扭曲的四方锥构型。配合物2展示了由车轮状二铜结构单元连接而成的非互穿的三维网络结构。
陈金喜刘保花孟伟伟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水热合成法晶体结构
新型镍、锰5-苯并咪唑酸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8年
用镍和锰的醋酸盐分别与5-苯并咪唑酸进行水热反应合成了2种配位聚合物[Ni(BImC)2]n(1)和[Mn(BImC)2]n(2)(HBImC=5-苯并咪唑酸)。用IR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位聚合物1和2的结构。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配位聚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二维畸变(4,4)层状网格。化合物2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框架结构。
孟伟伟陈金喜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氢键
新型1,4-萘二甲酸铁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及其吸附性质(英文)
2011年
用水热法在150℃下由FeSO4·7H2O和1,4-萘二甲酸(1,4-H2NDC)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Fe(OH)(1,4-NDC)·2H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nmc,晶胞参数a=2.1447(4)nm,c=0.68849(14)nm,V=3.1669(11)nm3,Z=8,R=0.0845,wR=0.1829.该化合物中含有羟基桥连的Fe-O-Fe无机链,无机链通过NDC的连接形成了三维框架,其中包含2种方形截面的孔道.2种孔道的尺寸分别为0.76nm×0.76nm和0.30nm×0.30nm.化合物的结构没有随客体水分子的除去而发生改变,因此形成了稳固的永久孔性结构.吸附性质研究表明,脱去水分子的该配位聚合物能够吸附CO2.对甲醇、丙酮、四氢呋喃和苯的吸附也进行了研究.
陈金喜孟伟伟张若冰
低热固相合成类金刚石型配位聚合物Zn(INA)_2被引量:1
2009年
用低热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Zn(INA)2(HINA=异烟酸),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SEM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在近室温下进行,不需溶剂的参与,反应迅速,且产率接近100%,是一种高效简便的绿色合成方法。制得的配位聚合物Zn(INA)2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四配位Zn2+中心,形成了类似金刚石结构的三维框架,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张若冰陈金喜孟伟伟王艳雷立旭
关键词:低热固相合成X射线粉末衍射异烟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