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令新

作品数:103 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腺癌
  • 32篇肿瘤
  • 32篇细胞
  • 25篇胰腺
  • 20篇胰腺癌
  • 16篇晚期
  • 15篇蛋白
  • 15篇食管
  • 14篇子宫
  • 14篇腺肿瘤
  • 13篇子宫内膜
  • 13篇内膜
  • 13篇宫内
  • 13篇宫内膜
  • 13篇放疗
  • 12篇胰腺肿瘤
  • 12篇免疫
  • 12篇癌组织
  • 9篇组织化学
  • 9篇疗效

机构

  • 46篇日照市人民医...
  • 3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7篇济宁医学院
  • 24篇济宁医学院附...
  • 9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天津市第四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日照市精神卫...
  • 1篇宿迁市疾病预...
  • 1篇宿州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天津市黄河医...
  • 1篇日照市中心医...

作者

  • 102篇孟令新
  • 40篇丁兆军
  • 23篇薛英杰
  • 21篇迟玉华
  • 19篇陈希平
  • 19篇李强
  • 15篇孟芹
  • 12篇张红
  • 12篇郝希山
  • 10篇章明放
  • 9篇孙锐
  • 8篇王传艳
  • 7篇郑玉秀
  • 7篇李江涛
  • 5篇张桂芳
  • 5篇王刚平
  • 5篇史玉荣
  • 5篇周丹丹
  • 4篇孙树燕
  • 4篇张毓青

传媒

  • 10篇中国医药
  • 8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中国实用医刊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世界肿瘤杂志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癌变.畸变....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6篇2011
  • 6篇2010
  • 15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t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给予GP方案(洛铂联合吉西他滨),21d为1个周期;对照组12例,给予GEM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21d为1个周期,均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受益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3%vs32%,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末梢神经炎)较对照组轻,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张念真孟令新丁兆军陈希平
关键词:洛铂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晚期胰腺癌
裸鼠S-180和胃部肿瘤模型白细胞介素-12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检测白细胞介素(IL)-12在肿瘤早期的变化,探讨IL-12的升高和肿瘤发生早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苯并(a)芘和S-180肉瘤细胞分别建立裸鼠肿瘤模型。在肿瘤形成早期(S-180诱导组在第3、7、10、15天,苯并(a)芘诱导组在第8、11、14、17、20周)用EHSA法检测裸鼠血清中IL-12的浓度。裸鼠肿瘤建立后处死裸鼠,取肿瘤大体组织并做病理切片观察肿瘤形成情况。结果S-180诱导组和苯并(a)芘诱导组均成功建立肿瘤模型。随着肿瘤的逐渐形成,IL-12浓度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2可作为发现早期肿瘤的一项常规检测指标,小鼠肿瘤早期血清IL—12浓度升高,具有预测肿瘤的意义。
王法权孟令新李江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肿瘤
HIF-1α、VEGF-C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择贲门癌组织标本60例和正常贲门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PCR、荧光定量RT-PCR和基因测序等方法,定量检测HIF-1α及VEGF-C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HIF-1α、VEGF-C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和TNM分期增加,HIF-1α、VEGF-C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且两者蛋白水平低分化与高分化、中分化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Ⅲ~Ⅳ期较Ⅰ~Ⅱ期显著增加(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VEGF-C表达水平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加(P<0.01),且靠近转移淋巴结的癌细胞HIF-1α、VEGF-C阳性程度高于远离转移淋巴结的癌细胞。≥1/2肌层浸润组HIF-1α、VEGF-C表达水平比<1/2组明显增加(P<0.01)。HIF-1α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和VEGF-C表达与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HIF-1α、VEGF-C mRNA表达水平在贲门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分别增加3.76和2.14倍。基因序列分析及BLAST比对结果证实PCR产物。结论 HIF-1α及VEGF-C介导了贲门癌的发生,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HIF-1α、VEGF-C高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薛英杰孟令新王郡甫
关键词:贲门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恩度胸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胸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恩度局部应用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恩度胸腔热灌注给药(单药组),尽可能抽出胸腔内积液,缓慢注入恩度30 mg进行热疗,2次/周,每次60~90 min,治疗2~3周,待胸水量稳定后每周1次维持治疗.其中25例患者同时接受恩度联合足叶乙甙(VP-16)胸腔局部热灌注治疗(联合组).每21天为1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11例,进展(PD)8例,客观有效率为52.5%,疾病控制率为80%.联合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25例,占62.5%.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 恩度胸腔热灌注给药能较好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减轻临床症状.恩度与VP-16联合局部治疗可能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不增加VP-16药物的不良反应.
李玲孟令新薛英杰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肺癌足叶乙甙胸腔积液
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33例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3例腺瘤样瘤,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33例子宫腺瘤样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7.6%),腺肌症6例(18.2%),既有平滑肌瘤又有腺肌症2例(6.1%),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和卵巢畸胎瘤2例(6.1%),卵巢畸胎瘤2例(6.1%),只有3例仅表现为腺瘤样瘤(9%)。2例输卵管腺瘤样瘤中分别合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宫颈大细胞癌合并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33例腺瘤样瘤中,所有病例腺腔样成分均呈现CK(100%)及Calretinin(100%)阳性,CD34阴性(0%),其中20例同时进行EMA染色,仅10例呈阳性表达(50.0%)。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平滑肌瘤或腺肌瘤、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血管平滑肌瘤及淋巴管瘤。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腺瘤样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帮助。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好。
孙昆昆孟令新沈丹华陈云新
关键词:腺瘤样瘤子宫输卵管免疫组织化学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96例患者根据入选标准进入研究。单药多西他赛25mg/m^2化疗,1次/wk,放疗d1开始应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95%PTV66Gy/33次,共6.6wk。结果完全缓解率为67.71%,近期总有效率(CR+PR)为89.53%。1年及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63%,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和49.8%。放化组毒性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炎,其次是血液学毒性,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对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孟令新丁兆军陈希平张红迟玉华孟芹王丰松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多西他赛化疗
ER、PTEN、bcl-2、bax与PCNA、TUNEL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ER、PTEN、bcl-2、bax、PCNA及TUNEL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包括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下问...
孟令新
关键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TUNEL
文献传递
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探讨bcl-2、bax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复杂性到不典型增生,bcl-2和bax的表达评分均有逐渐增多趋势,不典型性增生与前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内膜样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分期的增加,bcl-2表达评分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bax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bax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生期和分泌期bcl-2和bax的表达无负相关,但在内膜样腺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bax呈正相关。结论:bcl-2和bax参与了癌前病变的发生。在内膜样腺癌中,bcl-2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关系密切;bax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关。推测bcl-2、bax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bcl-2和bax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变化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二者相互作用关系不大;bcl-2与bax可能共同作用参与了内膜样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孟令新薛英杰章明放李强宋希元孙锐郝希山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每周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每周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ⅡB~ⅢB期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对照组40例进行全盆腔前后两野对穿照射.60例采用真空垫固定、CT模拟...
孟令新丁兆军郑玉秀迟玉华
FOLFOX和FOLFIRI方案用于大肠黏液癌辅助化疗的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FOLFOX及FOLFIRI方案在大肠黏液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大肠黏液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对照组应用FOLF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不良反应,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分析。结果:FOLFOX组的中位DFS为13个月,FOLFIRI组的中位DFS为18个月。FOLFIRI方案组DFS比FOLFOX方案组DFS长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对于大肠黏液腺癌,术后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比FOLFOX方案可延长DFS。
刘山孟令新张可秦朝阳王刚平孟芹丁兆军
关键词:黏液腺癌辅助化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