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义昭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清代
  • 3篇书院
  • 2篇雍正
  • 2篇时间考
  • 2篇书院史
  • 2篇乾嘉
  • 2篇乾嘉时期
  • 2篇总督
  • 2篇两江总督
  • 2篇科举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元年
  • 1篇掌教
  • 1篇沈葆桢
  • 1篇时间考辨
  • 1篇世家
  • 1篇书楼
  • 1篇书院研究
  • 1篇述论
  • 1篇私家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2篇孟义昭
  • 1篇范金民

传媒

  • 2篇历史档案
  • 2篇江海学刊
  • 1篇寻根
  • 1篇文史杂志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史林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常州大学学报...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联琇任钟山书院院长时间考
2016年
同治三年(1864),清军克复南京后,曾国藩等人即着手恢复被破坏的钟山书院。次年二月,钟山书院重建工程告竣,规制略备。受曾国藩之邀,李联琇出任战后钟山书院首任院长。李联琇(1820~1878),字季莹,号小湖,江西临川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大理寺卿。关于李联琇担任钟山书院院长的时间,史无明载。光绪四年(1878),两江总督沈葆桢奏言:"前督臣曾国藩于省城克复后,延订山长极为审慎。同治二年冬间,以礼聘前大理寺卿李联琇主讲钟山书院,兼阅惜阴课卷……
孟义昭
关键词:沈葆桢重建工程两江总督
清代南京的文化世家被引量:1
2014年
藏书世家清代南京藏书中,私家藏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藏书世家则是私家藏书的主体。清初南京藏书世家,首推江浦丁氏。丁氏藏书,可追溯至丁玺。丁玺,字伯符,明万历年间贡生,《金陵通传》称他"笃志力学,藏书万卷",开启了江浦丁家的藏书传统。丁玺之子丁明登,辞官归乡后,"筑园于乌龙潭,徜徉著书无间岁月"。至丁明登之子丁雄飞时,其家族藏书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丁氏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藏书世家。
孟义昭
关键词:藏书楼私家藏书梅曾亮文化中心
林则徐科场交往述论
2016年
林则徐一生接触过大量科举事宜,而如何处理各种科场关系,是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科场交往中,林则徐通过与座主、同年、门生群体进行往来,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科场关系网络。通过交往所构建的科场关系网络,不仅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友谊,而且为彼此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林则徐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嘉道时期士大夫营构科场关系网络的基本方式与主要特点。而科场关系网络的基本运作实态,也可于此窥见一斑。
孟义昭范金民
钟山书院创立成功原因考——兼论雍正元年的书院政策被引量:1
2017年
雍正元年,清廷实施了严厉限制书院发展的政策,而钟山书院此时却在江宁成功创立。钟山书院的创建,主要是两江总督查弼纳把握了历史契机并展开各方面运作的结果。从钟山书院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任何政策都有其酝酿、制定与实施的过程,而其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则需要进行更细致入微的考察。
孟义昭
关键词:雍正
清代江南科举的三次考棚之争被引量:2
2017年
考棚作为考场的一种,在中国科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江南(其基本范围大致为今安徽、江苏两省及上海市)考棚数量较多,并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地位。考棚不仅是一种科举资源,也为各地带来了其他利益。但是,考棚等级、地位的不同,科举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各地围绕着考棚发生了纠纷,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
孟义昭
关键词:科举史清代资源分布
清代钟山书院的各项制度及其运作被引量:3
2016年
雍正元年(1723年),钟山书院在南京城建立,其后迅速发展壮大。乾嘉时期,它被誉为“海内四书院之冠”。钟山书院之所以迅速崛起,与其各项制度密不可分,但关于钟山书院的各项制度,学界目前鲜有研究。本文览辑史料,考察钟山书院管理人员的聘任、生徒招收、经费、教学、考课、祭祀、藏书、刻书等各项制度及其运作,以期深化书院史研究。
孟义昭
关键词:清代乾嘉时期书院史雍正
明清时期皖北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被引量:2
2014年
皖北的最基本地区,在明代为凤阳府,在清代为凤颍六泗道。明清时期皖北地域文化的中心有着一个演变的过程,明代形成了"一主多次"的格局,及至清代,这一格局却演变为多个中心并立的状况。明清时期,控制与抗争在皖北大地上不断上演,从龙兴之地到民主共和,是皖北地区控制与抗争变迁的结果。明中叶以后,皖北地区官学衰落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然而书院走向复兴,逐渐超过甚至取代了地方官学。
孟义昭
关键词:明清时期地域文化历史变迁
卢文弨掌教钟山书院时间考辨
2016年
钟山书院,位于南京城内,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乾嘉时期被誉为"海内四书院之冠"。院长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书院学术的风向标。其中,卢文弨是最为重要的院长之一。卢文弨(1717~1796),浙江仁和人,潜心汉学,精于校雠,著述颇丰,如《群书拾补》《钟山札记》等,曾两度主持钟山书院讲席。乾隆三十七年(1772)三月,应两江总督高晋之邀,卢文阳首次担任钟山书院院长。据高晋奏折载:“院长缺员,臣又访有告假在籍之原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卢文昭,浙江仁和县人,年未六句,精力甚健,学问优长。随于本年三月内延至书院,以主讲席。”
孟义昭
关键词:卢文弨考辨乾嘉时期两江总督翰林院
明代治颍名宦捐赈行为的价值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明代治颍名宦的捐赈行为,特指颍州名宦在任中通过自捐资财、俸禄以及倡捐、集捐人力、物力、财力以实施赈灾、赈济,从而造福于颍地的行为。它是官赈之外很难得的善举和德行,具有关爱于人、祛苦与乐的人道主义价值特征;以人的生存利益为主题的人本主义价值特征和建造人的精神品质环境的人文主义价值特征。明代治颍名宦捐赈行为的这些基本价值特征,对于当下倡导的"善政体系"的建设,是一种可资参鉴的政治文化资源。
孟义昭
关键词:明代名宦
晚清钟山书院的运作实态与变革历程——一项书院史个案研究
2017年
晚清以降,钟山书院异动、变迁不断,进入了波折起伏的变革阶段。钟山书院一度在门东开辟新址,不久又回迁至城内原址,其各项制度的运作实态,如经费、考课、祭祀、藏书、刻书等,均有异于清中期之处。随着内外形势突变,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加深化,钟山书院的学术流变也在不断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院改革进入高潮,钟山书院最终被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晚清钟山书院的变革历程不仅说明了其影响力,还反映出传统书院转型的复杂与艰难程度。
孟义昭
关键词:晚清书院史个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