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正

作品数:230 被引量:670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5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5篇口腔
  • 57篇口腔癌
  • 35篇细胞
  • 24篇白斑
  • 23篇牙科
  • 22篇黏膜
  • 20篇牙科手机
  • 20篇灭菌
  • 19篇口腔黏膜
  • 17篇口腔白斑
  • 17篇化学预防
  • 14篇实验性口腔癌
  • 14篇肿瘤
  • 14篇消毒
  • 14篇口腔鳞
  • 14篇癌前
  • 14篇病变
  • 13篇癌前病变
  • 13篇表皮
  • 13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20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5篇北京市疾病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大连大学附属...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计量科学...
  • 3篇中央教育科学...
  • 3篇廊坊市人民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中医研...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7篇孙正
  • 26篇张辛燕
  • 23篇邓小虹
  • 20篇关晓兵
  • 17篇戴青
  • 16篇沈胜利
  • 13篇苏静
  • 11篇葛化冰
  • 10篇王建滨
  • 10篇李翠英
  • 10篇付洁
  • 9篇李宁
  • 9篇邓宏燕
  • 9篇白玉兴
  • 9篇吴洪儒
  • 8篇赵丽颖
  • 7篇李宁
  • 7篇韩驰
  • 7篇王荣
  • 7篇李曙霞

传媒

  • 66篇北京口腔医学
  • 16篇中华口腔医学...
  • 8篇中华老年口腔...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4篇国际口腔医学...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癌变.畸变....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第七届全国口...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健康
  • 2篇国外医学(卫...
  • 2篇国外医学(口...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15篇2009
  • 27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9篇2004
  • 6篇2003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癌的中间标志物及在化学预防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在口腔癌的化学预防研究中,用癌变过程中的中间终点标志物替代化学预防研究的最后终点可以缩短化学预防的观察时间,减少样本量,通过检测中间终点,可以筛选高危人群,探讨化学预防剂预防口腔癌的机制。本文从癌前病变,基因标志物,细胞生长标志物,细胞分化标志物和酶标志物这五方面对口腔癌的中间标志物及其在化学预防口腔癌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做一综述。
孙正
关键词:化学预防口腔癌
牙科手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探讨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牙科手机(简称手机)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可能性。方法2001至2004年在同一城市中随机抽取具有口腔门诊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各10所,调查使用后手机消毒与灭菌处理方式、消毒与灭菌处理前后HBsAg污染情况。利用血清斑点杂交方法观察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污染手机后,在洗脱液中DHBV检测阴性的情况下,能否排除其对动物的感染性。结果2001至2004年,抽检的医院中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手机的比例显著上升,从2001年的27.06%上升至2004年的84.51%;化学消毒剂浸泡、擦拭及其他方法处理手机的比例显著下降,从2001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4年的10%左右。使用后手机HBsAg抗原性检测阳性率为1.65%。用血清斑点杂交方法检测,在手机洗脱液中DHBV检测阴性的情况下,转染动物后仍可引起动物DHBV感染,证明未灭菌手机HBsAg抗原性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手机仍存在传播HBV的可能性。结论手机传播HBV的可能性存在。压力蒸汽灭菌可杀灭手机上污染的HBV。
邓小虹孙正乔宏邓宏燕肖潇苏静
关键词:牙科手机乙型肝炎病毒蒸汽灭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C),以6.25、12.5、25、50 mg.L-1质量浓度的超声提取物作用于hPDLC 24 h,阴性对照组为无超声提取物作用的hPDLC;用12.5 mg.L-1质量浓度的超声提取物分别作用于hPDLC 24、48、72、96 h,阴性对照组亦培养24、48、72、96 h。以甲噻唑四唑氮比色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hPDLC的活性变化,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当作用于hPDLC的超声提取物质量浓度为6.25~50 mg.L-1时,经过24 h,试验组hPDLC的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当超声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2.5 mg.L-1时,在24~96 h内,试验组hPDLC的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导致体外培养的hPDLC的活性降低,且作用呈质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冯琴张凤秋孙正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提取物人牙周膜细胞活性
5-Lox抑制剂Bestatin对实验性口腔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5-Lox在口腔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Lox在人和地鼠口腔癌中都有过度表达。Bestatin是5-Lox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LTA4H的一种特异性抑制剂,已被用于各种人类...
孙正吴洪儒
文献传递
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复发性口腔溃疡
1993年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以下简称“复溃”)患者及60例正常人进行A型行为类型问卷测定和生活事件调查。结果表明,复溃疡者A型行为特征显著;回顾患病一年前内明显有生活事件存在。
储呈平孙正沈胜利唐炜李晓滨
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对患者龈沟液中AST及ALP活性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龈沟液(GCF)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需要压低伸长磨牙26颗(患者26例)分成2组:一组采用德国非凡公司的mandica微螺钉(13例),另一组采用中国陕西中邦微螺钉(13例)。压低力值为1.47~1.96N。压入量为3~5mm。每名患者一侧第一或第二磨牙为压低组,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以对颌同名牙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收集全部样本在加力前、加力后24h、48h、7d、14d和28d、3月、6月时磨牙近远中龈沟内GCF,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CF中ALP和AST的水平,应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阶段时龈沟液内ALP的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28d时达到高峰,3、6个月后也有所增加,但是与28d无统计差别。龈沟液内AST的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3个月达到高峰。各时间段两组种植钉问龈沟液中AST及ALP活性水平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压低磨牙可引起受力牙龈沟液AST、ALP水平改变。
王荣刘亦然范亚贤孙正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
行为类型、生活事件与扁平苔藓
1993年
147例扁平苔藓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经A型行为类型问卷和生活事件调查表明,扁平苔藓患者A型行为类型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回顾患病一年前的生活事件,扁平苔藓与生活事件有关。
孙正沈胜利王渠戴青储呈平
关键词:扁平苔藓
A型人格与口腔扁平苔癣发病关系探讨
1993年
扁平苔癣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一粘膜慢性炎症,常见于口腔,发病因索尚不明了。不过在临床中发现,扁平苔癣患者多为争强好胜,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心胸狭窄、固执,喜欢在紧张环境或压力下工作等,其行为表现特征与“A型行为奖型”(TABP)有很多相似之处。
张园杨霞孙正
关键词:扁平苔癣A型人格重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紧张行为问卷
维胺酸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为观察维胺酸对地鼠颊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对临床口腔白斑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0.5%二甲基苯蒽涂抹金黄地鼠颊囊制成癌前病变模型,再给予维胺酸治疗。82只实验动物分为口服、局部治疗、口服加局部治疗及对照4个组。分别于用药8周和停药8周观察并取活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颊囊粘膜上皮的改变。结果发现,该药对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将维胺酸用于临床治疗口腔白斑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8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部分病例可逆转为正常组织。实验证明用该药治疗癌前病变,有其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孙正沈胜利刘晓勇祁军韩锐顾企民
关键词:口腔白斑癌前状态维胺酸药物疗法
脱落细胞检测方法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脱落细胞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与多项新技术联合应用,进一步增加取材部位的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宫颈、口腔和体腔等各种脏器脱落物的检测.本文阐述了脱落细胞检测方法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DNA定量分析计算DNA指数(DNA index,DI),采用多参数分析以及统计学模型计算口腔癌变风险指数(oral cancer risk index,OCRI),实现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的定性、定量分析,适用于口腔病变的人群筛查、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彤张辛燕孙正
关键词:口腔肿瘤脱落细胞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