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力泳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动静脉
  • 7篇动静脉瘘
  • 7篇静脉
  • 7篇静脉瘘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瘤
  • 6篇颅内
  • 5篇血管
  • 4篇颅颈
  • 4篇颅颈交界
  • 4篇颅颈交界区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膜
  • 3篇脊髓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血管构筑
  • 2篇荧光
  • 2篇硬膜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邹平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孙力泳
  • 12篇张鸿祺
  • 8篇李桂林
  • 8篇叶明
  • 8篇何川
  • 5篇徐庚
  • 4篇胡鹏
  • 4篇李静伟
  • 4篇马永杰
  • 4篇赵瑞林
  • 3篇单永治
  • 3篇凌锋
  • 3篇杜建新
  • 2篇菅凤增
  • 2篇徐建坤
  • 2篇陈赞
  • 2篇杜世伟
  • 2篇李萌
  • 2篇陈健
  • 2篇吴浩

传媒

  • 10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一例被引量:4
2015年
患者女,54岁,主因"颈部疼痛1个月余,四肢无力伴二便障碍20 d,加重1周"于2015年5月18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枕部持续性胀痛,未予以诊治,20 d前出现四肢无力伴二便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王全李静伟孙力泳陈圣攀李桂林张鸿祺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岩静脉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用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卫生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开颅夹闭术(以下简称“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以下简称“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经济学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焦点组访谈的方式,获得夹闭术和栓塞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据此计算两种术式的直接医疗成本和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构。效果指标为相关临床指标,并使用系统综述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值和范围。使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来评价两种术式的经济学价值。结果在各个疗效指标上,夹闭术每获得1例有效患者/避免1例并发症发生所需的单位成本均低于栓塞术,说明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更优。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临床上夹闭术占优势的指标,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比占绝对优势(即指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概率为100.00%。对于栓塞术占优势的指标,无绝对优势术式的概率接近100.00%。对于两种术式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的指标,夹闭术的成本效果比占绝对优势的概率约为50.00%。此外,以出院后12个月预后良好为指标,当支付意愿为50.00万元左右时,两种术式成为优势策略的概率各为50.00%。当支付意愿低于50万元时,夹闭术成为优势策略的概率较高。结论与栓塞术相比,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更具经济性。我国应推动制定针对中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指南,在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方面管理的进步。
祝雯珺雷宇刘翼孙力泳王林张涛黄葭燕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夹闭术卫生经济学评价
视神经下大脑前动脉1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2020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下大脑前动脉的形成原因及与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神神经下大脑前动脉合并动脉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综合患者多种检查结果及相关解剖位等证实该患者系视神经下行大脑前动脉合并动脉瘤。结论:视神经下大脑前动脉的形成可能是在眼动脉发育最后阶段的异常导致的并且因为局部解剖结构变异及血流动力学原因常导致动脉瘤的发生。
孙成栋孙力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以出血起病的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的血管构筑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以出血起病的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CCJ AVFs)的血管构筑特点和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的92例以出血起病的CCJ AVFs患者的一般资料、CCJ AVFs的血管构筑特点[AVFs类型、侧别(左侧、右侧、双侧)、瘘口节段(枕骨大孔、颈1节段、颈2节段)、供血动脉(椎动脉硬膜支、神经根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等)、引流静脉(硬膜内向上引流、硬膜内向下引流和向硬膜外引流)、伴动脉瘤样结构、伴引流静脉曲张]和治疗情况(治疗方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资料(预后)等。根据出血就诊时Hunt-Hess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Hunt-Hess分级Ⅰ~Ⅱ级)组与高级别(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组,并依据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对组间一般资料、血管构筑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CCJ AVF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共102个CCJ AVFs,6个(5.9%)瘘口位于枕骨大孔,69个(67.6%)位于颈1节段,27个(26.5%)位于颈2节段。最多见的CCJ AVFs分型为硬膜AVFs,共54个(52.9%)。椎动脉硬膜支为参与AVFs供血比例最高的供血动脉,占比62.0%(57例)。72例(78.3%)伴有硬膜内向上静脉引流,27例(29.3%)伴有硬膜内向下静脉引流,16例(17.4%)伴有向硬膜外静脉引流。除3例(3.3%)选择保守治疗外,其余89例(96.7%)接受显微手术和(或)介入栓塞治疗,包括66例(71.7%)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6例(6.5%)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17例(18.5%)接受了介入栓塞和显微手术治疗。87例(94.6%)临床预后良好。17例(18.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高级别组患者年龄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岁比(51±10)岁,P<0.05];两组瘘口节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瘘口节段主�
马永杰宋子豪叶明何川胡鹏孙力泳张鸿祺
关键词:动静脉瘘颅颈交界区出血血管构筑
增强对流输注化疗药液猫脑中分布监测方法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200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较为准确地监测加强对流输注(CED)化疗药液在脑内分布的方法。方法将含有钆喷酸葡胺-伊文思蓝的药液以CED方式微量泵入15只家猫脑内靶点处,测量其药液分布体积(Vd)、输注体积(Vi)、分布体积与输注体积比(Vd/Vi)等观测指标,通过脑组织切片验证MRI监测方法的可靠性。同时研究不同输注速率(0.3ml/h、0.2ml/h、0.1ml/h),最佳速率下的不同输注时间(1,2,3,4,5,6h)及靶点组织特性(壳核、放射冠、脑干)对猫脑内药液分布的影响。结果MRI和脑组织切片两种方法所测算的Vd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不同速率组间的Vd,Vd/Vi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0.1ml/h为最佳输注速率;此速率下,药液Vd与输注时间呈正相关(Y=2.36X+0.066,R2=0.997),靶点Vd和Vd/Vi:脑干>放射冠>壳核。结论MRI可较好显示在不同变量影响下药液分布范围,CED模式的药液分布方式与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相符合,有助于脑胶质瘤的治疗。
孙力泳徐庚杜建新徐建堃单永治赵瑞林
关键词:局部化疗脑内分布脑胶质瘤
脊髓青脉高压致病机制与干预措施的模型研究
孙力泳
微导管复合塑形在弹簧圈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探讨微导管复合塑形在单纯弹簧圈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的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AA)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微导管复合塑形、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1例伴有fPCA的中小型破裂PCoAA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术中微导管塑形准确性、微导管塑形稳定性、栓塞操作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和后交通动脉保留程度、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1例51枚伴有fPCA的破裂PCoAA均通过微导管复合塑形技术成功完成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瘤体完全栓塞43例(84.3%),瘤颈残留8例(15.7%);后交通动脉均保留,49例血流无影响,2例部分影响。微导管塑形准确率为90.2%,其中微导管直接推送到位36例,回拉到位11例,导丝导引到位4例;栓塞中88.2%微导管位置稳定。仅1例术中发生破裂再出血。随访6~24个月显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48例(94.1%),3例(5.9%)预后不良,无患者死亡。术后6个月血管复查造影显示,Raymond 1级41枚(80.4%),2级8枚(15.7%),3级2枚(3.9%)。结论 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伴有fPCA的急性期中小型破裂PCoAA术中应用微导管复合塑形技术,可使栓塞过程更稳定和安全,取得了满意效果。
杜世伟李静伟陈健刘洋孙力泳李桂林张鸿祺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栓塞
荧光显影技术在岩上窦区硬膜动静脉瘘术中鉴别正常岩上静脉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 探讨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外科治疗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术中鉴别保护正常岩上静脉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的10例岩上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病例资料,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辨别正常的岩上静脉.术后行影像学复查,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发现伴发正常岩上静脉,均应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加以辨别保护.10例病例均经术后随访血管造影证实瘘口离断,术后无新发并发症.术后随访mRS评分:7例0~1分,2例2分,1例3分.结论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伴有正常引流功能的岩上静脉,术中需保留;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有助于分辨并保护岩上静脉,防止该静脉损伤而引起并发症.
孙力泳任健李静伟何川叶明李桂林李萌张鹏张鸿祺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岩上静脉
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脑神经胶质瘤病(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本科收治的10例GC患者行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累及至少2个脑叶,5例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的患者中,发现4例N-乙酰天门冬氨酸降低和胆碱升高。6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4例行MRI导航下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5例,恶化1例,2例肢体无力同术前,治疗前有癫痫发作的3例中2例用药后癫痫未发作。本组死亡6例,平均生存期12.2月。结论MRI及MRS对GC的诊断有较大意义。手术切除肿瘤并术后辅以放、化疗,可能对提高GC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其生存期有一定帮助。
孙力泳杜建新徐庚卢德宏赵瑞林单永治王亚冰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病胶质瘤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5 h,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股动脉穿刺)在发病≤6 h。根据取栓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41例)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闭塞部位及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 TICI)评价血管开通效果,分析静脉桥接下两种动脉内治疗方式的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入院时、术后72 h和90 d的NIHS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纯支架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37例(90.2%),后循环闭塞4例(9.8%);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20例(90.9%),后循环闭塞2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大血管均获得良好开通(m TICI分级:Ⅱb~Ⅲ级)。(2)单纯支架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6±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8±0.9)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症状性出血5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1.2%(21/41)。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3±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2±0.8)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症状性出血2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9.1%(13/22)。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均能快速使颅内闭塞大血管获得再通,并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具有更好的再通率。但两种技术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桂林杜世伟李静伟孙力泳张鸿祺陈健
关键词:静脉溶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