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琳

作品数:25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遥感
  • 5篇土壤
  • 5篇气候
  • 4篇动态监测
  • 4篇生态
  • 4篇生态脆弱性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岷江上游
  • 4篇流域
  • 4篇干旱
  • 3篇雅鲁藏布江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壤流失
  • 3篇土壤流失方程
  • 3篇江流
  • 2篇源数据
  • 2篇植被
  • 2篇生态系统脆弱...
  • 2篇通用土壤流失...
  • 2篇退耕

机构

  • 15篇山东理工大学
  • 10篇成都信息工程...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国家测绘地理...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遥...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浙江水利水电...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保定兆龙通用...

作者

  • 25篇姜琳
  • 22篇郭兵
  • 4篇范业稳
  • 4篇陶和平
  • 3篇刘斌涛
  • 3篇李刚
  • 2篇刘丽峰
  • 2篇张海玲
  • 2篇雷光斌
  • 2篇孔维华
  • 2篇冯文兰
  • 2篇史展
  • 2篇李爱农
  • 2篇边金虎
  • 2篇戈大专
  • 2篇南希
  • 2篇宋春风
  • 1篇卢晓宁
  • 1篇刘志红
  • 1篇逯跃锋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科技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元评价主体、AHP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学生评价方法研究——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为评价对象,基于多元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企业、社会等),通过问卷调查,结合AHP和主成分分析法制定了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和权重赋值方案,最终结合综合指数法实现了学生评价。该评价方法和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发展特长与彰显个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郭兵姜琳
关键词:AHP主成分分析法测绘
基于GIS、Delaunay三角形的复杂地形区经济重心获取新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传统的经济重心求算方法中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聚集效应和邻近效应,特别是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文提出了基于GIS和Delaunay三角形的新的研究方法,通过空间插值Cokriging算法以及对空间点集的平面剖分并结合GIS进行多重迭代运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存在的不足。以2005年四川省各县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例,简要阐述了研究方法的技术流程,为以后人口重心、耕地重心等其他社会评价指标重心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郭兵陶和平刘斌涛姜琳
关键词:经济重心DELAUNAY三角形空间插值KRIGING
极端气候胁迫下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针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特殊地理国情(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引入了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香农均匀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和极端气候指数(极端高温日数、极端低温日数和极端降雨日数),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评价体系,进而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近13年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和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则属于轻-中度脆弱,其分布格局表现为以川滇黔为核心向周边减小的趋势。2000—2013年,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近13年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受人类活动(不同产业GDP和人口密度)、降水、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本研究可以为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郭兵姜琳姜琳杨光戈大专
关键词:生态系统脆弱性动态监测遥感极端气候
岷江上游2000-2010年土壤侵蚀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被引量:36
2014年
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RUSLE模型的月模式,计算岷江上游2000,2005,2010年的土壤侵蚀量,对其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从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3个方面系统分析土壤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壤侵蚀与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对于岷江上游而言,海拔2000m以下和4000~5000m且坡度在25°~45°区域内的稀疏植被、裸土、草原以及旱地是土壤侵蚀的重点防治区。(2)岷江上游2000,2005,2010年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275.38,2664.73,3309.26t/(km2·a),土壤侵蚀呈现加剧的趋势。(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得2005年比2000年的土壤侵蚀量减少9.27×10^4t,汶川地震使得2010年比2005年的土壤侵蚀量增加了33.4×10^4t,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改善水土保持功能上取到了很大的成效,汶川地震加剧了土壤侵蚀程度。
姜琳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南希冯文兰李刚
关键词:土壤侵蚀RUSLE岷江上游退耕还林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7
2022年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多层次学生评价体系和方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当前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多元化学生评价的意义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学生评价的要求,并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法,为构建与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相适应的高校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提供有益探索。
郭兵张海玲张大富姜琳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工程教育认证
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
2019年
基于大渡河流域的地理国情(地势陡峻,林草地广布),改进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和植被盖度因子C的提取方法,构建了大渡河流域土壤流失方程,进而分析和探讨了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大渡河流域总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其空间格局表现为小面积的高强度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以及下游的泸定县、九龙县、汉源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区。(2) 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呈现总体稳定,局部加剧的态势。(3)近十年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频繁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极大地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研究成果可以为西南山区,特别是横断山区的土壤侵蚀量估算提供重要借鉴,对区域水土保持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郭兵刘丽峰刘丽峰姜琳范业稳何田莉
关键词:土壤流失方程RUSLE大渡河流域退耕还林
岷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被引量:30
2015年
岷江上游地形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土地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稀缺资源。应用GIS与DPSIR模型,首先构建了针对岷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各指标的格网化,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土地资源相对承载力,并将结果划分为相对高、较高、中、较低、低5个等级。分析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资源相对承载力总体呈东高西低的规律,五县依次为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相对中等级区面积最大达到33.2%,相对高等级区最小仅为4.8%;(2)社会经济、放牧类指标对该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3)汶川地震区土壤侵蚀严重,但属于相对中等级区;(4)土地利用类型和效率等状态因子对区域内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为敏感,贡献率均值达到72%。研究对岷江上游土地资源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发展提供支撑。
李刚卢晓宁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南希姜琳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DPSIR主成分分析岷江上游
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变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风力侵蚀、沙漠化、盐渍化严重、水力侵蚀严重),引入了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香农均匀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和极端气候指数(极端高温日数、极端低温日数和极端降雨日数),构建了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而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近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属于中度脆弱状态,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2000-2013年,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呈现减小趋势。近13年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受GDP密度、气温、降水、地形等因子影响显著。这些为北方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及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郭兵郭兵孔维华王军军姜琳姜琳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盐渍化沙漠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陵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影响的定量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引入极端气候因子(表征气候变化)、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因子(GDP和人口密度)构建了南岭生态功能区脆弱性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3年南岭生态功能区总体上属于轻中度脆弱,并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2) 2000—2013年,生态脆弱性呈现减小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微度和轻度脆弱区面积减小,而中、重度脆弱区面积增加;(3)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南岭生态功能区的脆弱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精准修复提供决策和数据支持。
郭兵刘丽峰刘丽峰姜琳范业稳张慧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气候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USLE、GIS、RS的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ULSE模型中各侵蚀因子及其相应的算法,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中获取各因子的新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分析研究的新模型及其进展。当前GIS和RS作为新兴技术在土壤侵蚀分析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GIS、RS和ULSE在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GIS和RS在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王秀艳郭兵姜琳
关键词:土壤侵蚀RS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