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俊杰

作品数:96 被引量:73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注射液
  • 19篇中医
  • 19篇骨质
  • 19篇骨质疏松
  • 18篇注射
  • 18篇骨质疏松症
  • 17篇中药
  • 15篇用药
  • 15篇疏血通
  • 15篇疏血通注射液
  • 13篇绝经后骨质疏...
  • 13篇绝经后骨质疏...
  • 11篇证候
  • 10篇医院集中监测
  • 9篇信息系统
  • 9篇医院信息
  • 9篇医院信息系统
  • 8篇上市后
  • 6篇联合用
  • 6篇联合用药

机构

  • 9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7篇中国人民大学
  • 2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6篇姜俊杰
  • 83篇谢雁鸣
  • 18篇魏戌
  • 16篇庄严
  • 13篇章轶立
  • 9篇王志飞
  • 8篇杨薇
  • 8篇廖星
  • 8篇支英杰
  • 7篇张寅
  • 7篇王永炎
  • 7篇王连心
  • 6篇李晋玉
  • 6篇刘峘
  • 6篇易丹辉
  • 5篇王建农
  • 5篇杨虎
  • 4篇张辉
  • 4篇申浩
  • 3篇郑晨颖

传媒

  • 33篇中国中药杂志
  • 9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首届两岸四地...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2017第十...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正骨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6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复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促进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中药治疗疗效的提高及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笔者检索了CNKI数据库中2012年至2021年间常用中药复方治疗PMOP的文献,并梳理总结了PMOP的辨证分型、常用的治疗方药及其机制,发现中药治疗PMOP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雌二醇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机制方面,可通过调节OPG/RANKL、Wnt/β-catenin、JAK/STAT信号通路,或通过提高OX、ERmRNA和蛋白表达等,达到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减少破骨细胞生成,提高骨密度、平衡骨代谢等作用。中药治疗PMOP机制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甚至基因水平,建议今后可从骨代谢、骨免疫、骨微结构、肠道菌群、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铁过载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丰富中药治疗PMOP的机制,阐明中药的作用靶点,增强科学性。
井媛媛支英杰谢雁鸣姜俊杰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药复方信号通路
运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肝功能影响的队列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参附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全国18家三甲医院中使用参附注射液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18~80岁的患者数据,分为暴露组(使用参附组)、非暴露组(未使用参附组),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作为结局指标,运用经典logistic回归、GBM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带协变量调整的GBM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3种方法分析数据。结果:以ALT为指标时,3种方法均P>0.05,从统计学角度可以认为:使用参附注射液对ALT指标异常变化无显著性影响;以AST为指标时,方法1得到的P>0.05,而方法2和方法3得到的均P<0.05,因此,从统计学角度可以认为:参附注射液对AST指标的异常变化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基于现有数据和分析方法,发现使用参附注射液可能造成患者AST的异常变化。临床用药时,需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若用于老年人、儿童、病情危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时,更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谨慎用药。
张英杨薇姜俊杰王志飞李霖庄严谢雁鸣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肝功能队列研究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差异性指标。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社区开展横断面研究,根据公认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纳入50例肾阳虚证、80例肝肾阴虚证的绝经后OP患者以及142例骨量正常的绝经后女性,均记录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等一般特征,检测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测量双手握力及5次坐立试验时间,比较OP不同证候与骨量正常受试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3类受试者比较,OP肾阳虚证患者年龄最大、体质量指数最低、妊娠次数最多、血清骨钙素(OST)水平最高(P<0.05,P<0.01)。OP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较骨量正常人群相比,绝经年限更长、生育次数更多(P<0.01),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更高(P<0.01),双手握力更小(P<0.01)。结论:绝经后OP不同中医证候所表现的临床特征有所差异,提示疾病防治应关注中医证候特征,血清OST可能是区分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的临床客观化指标。
魏戌王旭张然星姜俊杰孙凯孙梦华齐保玉于忱忱刘扬谢雁鸣章轶立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证候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
基于40,139例真实世界数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用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20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信息。采用clementine12.0软件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西医联合用药相关模型,得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联合用药特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居多,合并疾病是高血压、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等,西药多采用解热镇痛药、激素,如地塞米松、甘露醇、甲钴胺等,中成药多采用活血化瘀、补肾健骨类,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根据其发病特征及合并疾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腺苷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金天格胶囊,血栓通+普鲁卡因+青霉素+利多卡因,腺苷钴胺/利多卡因/甲钴胺+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等,但临床需注意用药配伍,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黄雯静姜俊杰谢雁鸣张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医院信息系统合并用药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被引量:21
2019年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安全监管司下发了有关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的指南,鼓励企业开展重点监测工作。随后,有关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的研究日渐增多,掀起了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一股热潮。然而,纵观目前该领域现状来看,医院集中监测的开展缺乏规范,如设计不合理、漏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不良反应判读不规范等,因此,制定相关技术规范非常必要。该规范参照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和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成药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目的在于通过实施这类设计的监测获得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类型、程度及临床表现,发现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确定危险因素,为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提供依据。该技术规范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被发布,编号T/CACM011-2016。
谢雁鸣廖星姜俊杰张允岭马融朱明军詹思延刘建平刘健温泽淮杨忠奇何燕李学林
关键词:中成药医院集中监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56
2019年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由中药丹参的提取液与盐酸川芎嗪单体组成的复方注射液,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自2004年上市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和冠心病的治疗。目前该药被多个指南/共识所推荐,但临床应用存在较多不规范用药的情况,影响了该药的临床疗效并带来安全性风险。该共识在充分考虑临床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临床一线调查总结的临床问题,对有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通过GRADE进行循证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对于没有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通过名义组法达成共识,形成共识建议。该共识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和冠心病时的用药特点、用药介入时机、用法用量、使用疗程、注意事项、禁忌和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更好地提高该药治疗脑梗死和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规范、合理和安全的使用该药提供临床参考。
高阳王桂倩王健张明雪谢雁鸣刘峘姜俊杰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基于HIS数据的糖尿病死亡人群临床特征及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解糖尿病死亡人群临床特征以及合并用药分布情况,从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糖尿病死亡患者住院信息,运用频数统计以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糖尿病死亡人群的一般信息、合并疾病、联合用药、死亡时间规律等。结果发现糖尿病死亡人群中,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共病频率较高的疾病有高血压病、肺部感染、冠心病、脑梗死、肾功能不全;联合用药规律是西药胰岛素、呋塞米、多巴胺、尼可刹米、碳酸氢钠联合使用的频率最高,中药三七、柴胡等与西药联合使用频率次之,而中药之间联合使用的频率最低。死亡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死亡时辰以申时、酉时最多,为阳明欲解时。因此,真实世界中糖尿病死亡人群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居多,临床应注意早期预防;临床用药方案基本符合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
金德谢雁鸣张寅姜俊杰张一开庄严
关键词:糖尿病医院信息系统联合用药
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肝肾阴虚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中药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提取治法及方剂组成,采用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分别对治法、组方用药进行频次、关联、聚类分析,并分析基础方、剂型。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5篇。治疗PMOP肝肾阴虚证的主要基础方为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剂型以汤剂为主。主要治法包括滋补肝肾、补血、健脾益气、温补肾阳、补肾固精、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等,其中温补肾阳的中介中心性最高;主要治法共形成4个聚类。常用的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牛膝、茯苓、菟丝子、鹿角胶等,关联强度较高的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其中中介中心性较高的药物有枸杞子、千斤拔、续断、熟地黄、鹿角胶等;常用药物共形成6个聚类。结论治疗PMOP肝肾阴虚证的核心治法是滋补肝肾,并佐以温补肾阳之品,主要方剂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枸杞子是最常配伍的药物;若出现虚烦不眠,可配伍清虚热药物,以及除烦功效的淡豆豉;根据具体情况,可配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品。
姜俊杰井媛媛谢雁鸣顾浩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方规律用药规律CITESPACE
病证结合构建慢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思路与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的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缺乏中医证候学和症状学等方面内容。病证结合构建慢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思路,首先是以疾病发生或疾病终点指标作为目标结局变量,其次确定并采集与目标结局相关的关键信息,然后运用数理方法筛选中西医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最后评价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Logistic回归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模型、Markov模型、随机森林。此外在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时,需注意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结局变量特征、影响因素的数据特点。
魏戌谢雁鸣田峰申浩姜俊杰孙帅玲章轶立
关键词:病证结合中医证候数学模型
基于SRS数据的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信号预警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该研究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疏血通的SRS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报告率比例法与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预警疏血通ADR信号,并利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平衡混杂因素。结果表明寒战为可能的预警信号。提示临床上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时,对于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低下患者等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特别是预防寒战的发生。
姜俊杰向永洋谢雁鸣申浩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自发呈报系统预警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