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琴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猪苓
  • 4篇选育
  • 3篇选育研究
  • 3篇药材
  • 3篇郁金
  • 3篇栽培
  • 3篇莪术
  • 2篇道地
  • 2篇道地药材
  • 2篇多糖
  • 2篇育种
  • 2篇蓬莪术
  • 2篇种质
  • 2篇甾醇
  • 2篇系统选育
  • 2篇麦角
  • 2篇麦角甾醇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2篇川产道地药材

机构

  • 1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省中药材...
  • 2篇四川智佳成生...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作者

  • 16篇夏琴
  • 13篇李敏
  • 2篇敬勇
  • 2篇黄潇
  • 2篇齐景梁
  • 2篇任敏
  • 2篇杨昭武
  • 2篇夏冬梅
  • 2篇林秋霞
  • 2篇何金晓
  • 1篇陈洁
  • 1篇李硕
  • 1篇吴发明
  • 1篇刘薇
  • 1篇李成义
  • 1篇杨冰月
  • 1篇李越峰
  • 1篇王明伟
  • 1篇周海玉
  • 1篇刘聪

传媒

  • 4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2012全国...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2013首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蓬莪术新品种“川蓬2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优选蓬莪术新品种。方法: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双流、崇州、温江3个地区开展了蓬莪术新品系的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优良品系进行申报。结果:与对照比较,蓬莪术新品种"川蓬2号"根茎增产21.86%,其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16.67%、7.95%,吉马酮含量提高17.72%;块根增产18.52%,其吉马酮含量提高16.82%。2016年8月9日通过审定为抗癌成分吉马酮含量高含型新品种。结论:"川蓬2号"蓬莪术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内在品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推广种植。
何金晓陶玲殷莉丽夏琴李敏俸世洪
关键词:蓬莪术多点试验
川产道地药材姜黄、郁金新品种“川姜黄1号”选育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高产优质的姜黄新品种"川姜黄1号"。2014—2015年在双流、崇州、温江开展连续2年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表明,"川姜黄1号"与当地对照比较,姜黄(根茎)平均增产20.61%,挥发油平均高出24.17%,姜黄素含量平均提高26.62%;郁金(块根)平均增产54.59%,挥发油平均高出36.28%,总姜黄素含量平均提高25.31%。"川姜黄1号"与"黄丝郁金1号"相比,姜黄(根茎)平均增产123.68%,挥发油平均提高7.69%,姜黄素含量平均高出58.23%;郁金(块根)挥发油平均提高52.82%,总姜黄素含量平均高出38.34%。新品种"川姜黄1号"与当地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且所产姜黄、郁金的内在品质均较优;与"黄丝郁金1号"相比其所产姜黄的产量明显增加,并且姜黄、郁金的内在品质优,尤其是姜黄的姜黄素及郁金的总姜黄素含量显著高于"黄丝郁金1号"。"川姜黄1号"产量高、内在品质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成都金马河流域的双流、崇州、温江等地栽培推广。
陈洁殷莉丽何金晓夏琴李敏何刚
关键词:郁金系统选育
蓬莪术新品种‘川蓬1号’被引量:1
2015年
蓬莪术‘川蓬1号’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主根茎卵圆形或纺锤形,平均单株4个,长3~8 cm,直径1.8~4.0 cm,侧生根茎圆柱状分枝;根细长,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块根,平均单株25个,长1.6~3.8 cm,直径1.0~1.4 cm。根茎(干品)产量5 311.8 kg·hm^-2,块根(干品)产量1 941.5kg·hm^-2;根茎浸出物含量15.41%、挥发油含量2.82%;块根总姜黄素含量为0.0035%、吉马酮含量为0.0386%。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栽培。
李敏夏琴杨昭武夏冬梅
关键词:蓬莪术
基于止咳效价评价半夏及其炮制品品质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和京半夏止咳效价测定的模型与方法,为初步探索生物效价测定法用于评价半夏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小鼠浓氨水引咳模型,采用量反应平行线(2.2)法建立半夏及其炮制品止咳效价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效价值,并结合总有机酸定量测定结果,分析总有机酸的量与生物效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半夏炮制后,止咳效价值均升高;京半夏的止咳效价值最大,为2 105.59 U/g;其后依次为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半夏止咳效价值最小,为京半夏的1/3。结合总有机酸定量分析,半夏及其炮制品的止咳效价与总有机酸的量相关,其R2为0.692 0~0.917 8,表现为总有机酸的量增加,止咳效价值增大,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该方法重复性、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半夏及其炮制品止咳效价的测定,可作为评价其质量的方法,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构建中药质控新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冰月李敏吴发明夏琴周海玉彭亮
关键词:半夏炮制品止咳生物效价总有机酸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商品甘草药材质量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商品甘草质量。方法:收集甘草代表产区甘肃、内蒙、新疆等地的商品甘草30份,依据传统外观性状结合市场现状进行等级划分,对收集的样品进行主要成分浸出物、总多糖、甘草酸、甘草苷含量测定,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商品甘草质量评价模型。结果:30份商品甘草药材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与商品等级划分的基本内涵相符合,不同等级甘草样品质量均按一等、二等、三等为先后次序进行排序,不同产地同一等级的商品甘草以甘肃庆阳、内蒙伊盟最佳,其次为甘肃金塔、甘肃民勤、内蒙杭锦旗、甘肃酒泉、新疆库尔勒、宁夏中宁,青海、陕西的样品一等甘草较甘肃、内蒙个别产地二等甘草质量稍差。结论:该方法及模型可用于商品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李硕李成义李敏李越峰王明伟夏琴
川产道地药材莪术、郁金新品种“川蓬1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蓬莪术新品种。方法:经过三轮系统选育获得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蓬莪术新品种:初选,通过搜集全国种质资源,从上千个单株中初选优良单株;选系,对预选的优良单株进行跟踪继续筛选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产量、挥发油含量、抗性着重考察,初选优良株系;品系比较试验,通过优良株系与当地生产用种进行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申报。结果:蓬莪术新品种"川蓬1号"和当地主流品种相比较,根茎增产32.9%;块根增产22.7%;根茎及块根的内在品质如挥发油、浸出物的含量等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根茎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分别高于对照品系15.60%和9.30%。结论:"川蓬1号"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与对照相比适应性强,稳定性好,产量高,内在品质优,安全性好,适宜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栽培,可以继续建立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并进一步积极推广。
夏琴杨昭武李敏夏冬梅
关键词:莪术郁金系统选育高产
不同产地、商品规格及生长年限猪苓麦角甾醇及多糖的含量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考察17批不同产地猪苓麦角甾醇及多糖的含量,为猪苓的质量标准及种植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测定麦角甾醇的含量;水提醇沉法提取猪苓多糖,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结果:麦角甾醇以四川南江栽培猪苓样品含量较高,为0.07%~0.18%;四年生最高,达0.18%;云南云龙、陕西太白野生猪苓及河南西峡鸡爪苓的麦角甾醇含量最低,为0.04%~0.06%,低于中国药典标准。多糖含量范围为1.10%~2.30%,其中四川南江栽培三年生猪苓样品含量最高,为2.30%;南江栽培四年猪苓的多糖含量最低,为1.10%。同一产地样品,不同商品规格的猪苓麦角甾醇及多糖的含量差异很大:猪屎苓的麦角甾醇及多糖的含量均高于鸡爪苓;栽培猪苓麦角甾醇的含量高于野生猪苓,多糖含量与野生相差不大。同一产地(四川南江)猪苓麦角甾醇及多糖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变化。结论: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及生长年限猪苓药材中麦角甾醇及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猪苓药材的质量受自然环境、来源、生长年限的影响。在适宜产区种植猪苓对保证猪苓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有积极的意义。
夏琴李敏周进郭鼎任敏魏恒
关键词:麦角甾醇猪苓多糖
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猪苓种植及生产研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初具生产规模。笔者对猪苓药材的种植生产概况进行综述,阐述了猪苓本草沿革、生物学特性、育种、栽培生产、基地建设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1.生物学特性,猪苓生长离不开相宜的生态环境,其生长发育受蜜环菌及伴生菌的直接营养供给,第二营养,环境因子的影响。2.育种,猪苓种质质量不一,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正被广泛地用于人工栽培。3.栽培方面,进行猪苓人工栽培的必备条件逐步确立;其传统栽培方式主要有菌材伴栽方式、苓种栽培方式等。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栽培技术和方法。4.生产,猪苓液体发酵能高效率的生产猪苓多糖等有效成分,是生产猪苓有效成分的一个方向。5.基地建设,猪苓从野生至家种的技术已趋成熟,种植基地逐渐规模化。通过对猪苓研究现状的总结,讨论了猪苓种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其种植生产未来的研究方向。
夏琴周进李敏郭鼎罗远鸿黄潇
关键词:猪苓
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目的: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
李敏齐景梁敬勇林秋霞夏琴
关键词:育种模式抑制活性浸提液
文献传递
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种植生产初具规模.本文对猪苓药材的种植生产情况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猪苓历史沿革、生物学特性、育种、栽培生产、种植基地建设五方面的研究进展:1、生物学特性方面,猪苓生长过程离...
夏琴周进李敏郭鼎杨昭武黄潇
关键词:药用植物猪苓栽培技术种质资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