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兴华

作品数:187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会议论文
  • 72篇专利
  • 2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1篇理学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生物学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电气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纳米
  • 34篇电化学
  • 28篇分子
  • 28篇传感
  • 23篇毛细管
  • 20篇生物传感
  • 20篇流控
  • 18篇石墨
  • 17篇石墨烯
  • 16篇多孔
  • 14篇微流控
  • 13篇单分子
  • 13篇离子
  • 13篇金属
  • 13篇红外
  • 12篇电极
  • 12篇生物分子
  • 12篇微流控芯片
  • 12篇芯片
  • 10篇纳米管

机构

  • 187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大学扬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7篇夏兴华
  • 29篇王康
  • 15篇吴增强
  • 15篇徐静娟
  • 14篇吉丽娜
  • 10篇陈洪渊
  • 10篇王凤彬
  • 9篇李剑
  • 9篇王炯
  • 9篇何凤云
  • 8篇杨晨
  • 7篇刘爱林
  • 7篇陈伟
  • 6篇袁金华
  • 6篇王翠红
  • 6篇陈伟
  • 5篇丁娅
  • 5篇张岱
  • 4篇包文晶
  • 4篇王康

传媒

  • 6篇电化学
  • 6篇第一届国际微...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4篇第九届全国电...
  • 4篇第九届全国化...
  • 4篇第十四次全国...
  • 3篇分析化学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色谱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化...
  • 2篇第八届全国电...
  • 2篇第八届中国化...
  • 2篇第七届全国青...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5篇2014
  • 4篇2013
  • 19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7篇2005
  • 6篇2004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分子界面行为与生物传感
夏兴华
关键词:蛋白质构效关系电子转移电化学
一种集成PDMS薄膜的微流控器件及其制法和用途
一种集成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的微流控器件,它有如下结构:在平板玻璃片上黏贴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片,聚二甲基硅氧烷片与玻璃的贴合面上有一凹槽,形成微流管道,在微流管道中心位置的上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片的表面有凹球面,凹球面的最低点...
夏兴华刘德晔余晓冬
文献传递
以聚多巴胺为原料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1)以泡沫镍为基底,使多巴胺单体在其表面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多巴胺,得PDA-Ni;(2)以生成的PDA-Ni作为固体前驱体,泡沫镍作为催化剂以及模板,在密闭惰性气体中高温退火,...
王凤彬夏兴华王炯
文献传递
基于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技术的G-四聚体界面行为及生物识别应用
本文以湿法沉积技术在ZnSe 表面制备了红外增强金纳米界面,使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检测截止波长延伸到650 cm-1,拓展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随后,我们利用建立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平台原位、实时地监测G-四聚体D...
李剑包文晶夏兴华
以聚多糖合成形貌、尺寸可控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普鲁士蓝(PB)由于其特殊的电化学可逆性,高度的稳定性,在化学修饰电极、电显色、二次电池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以聚多糖合成形貌、尺寸可控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丁娅胡玉林夏兴华
关键词:普鲁士蓝聚多糖电化学
文献传递
基于高通量试样引入的微型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理论研究
通过微型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研究了重力驱动条件下的微型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中流体流动与反应动力学之间的关系。鉴于该系统的多尺度的特性,在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时,采取不同网格划分手段的综合,以达到最佳的计算结果。...
吴增强夏兴华方群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微型化设计
血红素类蛋白在二氧化硅表面吸附的ATR研究
本文对血红素类蛋白在二氧化硅表面吸附的ATR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衰减全反射的方法,使得红外光线在光窗表面发生全反射,所检测的反射光携带有表面物质的分子信息,从而实现了溶液样品的红外测定.
王翠红杨晨夏兴华
关键词:生物化学血红蛋白
文献传递
一种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的制法
一种可对孔径与/或孔间距进行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制备方法,它是将铝片先经过退火和电化学抛光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铝片置于恒电位电解池中,加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加入聚乙二醇为调节剂,进行恒电位阳极氧化,得到孔径与/或孔间...
夏兴华陈伟吴剑霜
文献传递
表面相变动力学的STM研究
本文介绍了用STM系统研究酸性溶液中Au(Ⅲ)表面(√3×√3)R30°和(1×1)Cu欠电位沉积相的形成、相转变动力学及机理,同时也对相变机理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组装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探索.
夏兴华宋焱焱张岱姚彦丽Rolf Schuster
关键词:STM金属纳米粒子
文献传递
阵列纳米管中铂:钌原子比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英文)
2014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3-氨丙基三甲基硅氧烷修饰的多孔氧化铝膜板中制备了具有不同Pt/Ru原子比的双元Pt/Ru阵列纳米管电极(NTAEs).分别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催化剂结构和形态.电化学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前驱沉积液的浓度可得到不同PtRu原子比的NTAEs.所制备的Pt或Pt/Ru合金阵列纳米电极的真实表面积大、催化活性强,有利于物质传输,对甲醇电氧化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实验中还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组成与CO和CH3OH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关系,发现Pt/Ru=50∶50的阵列纳米管电极对CO电氧化显示出最好的催化活性,而Ru原子比为40%的催化剂对甲醇电氧化呈现最佳催化性能.
袁金华王凤彬夏兴华
关键词:纳米管一氧化碳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