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华

作品数:127 被引量:1,469H指数:22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8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制造业
  • 25篇企业
  • 21篇装备制造业
  • 15篇实证
  • 11篇集群
  • 10篇竞争力
  • 10篇产业结构
  • 9篇中国制造业
  • 9篇国制
  • 8篇实证研究
  • 8篇集中度
  • 7篇中国装备制造
  • 7篇中国装备制造...
  • 7篇服务业
  • 6篇生产性服务业
  • 6篇市场集中度
  • 5篇实证分析
  • 5篇辽宁经济
  • 5篇结构优化
  • 5篇经济增长

机构

  • 127篇辽宁大学
  • 7篇沈阳大学
  • 5篇渤海大学
  • 5篇辽宁省委
  • 5篇辽宁省社会科...
  • 3篇东北大学
  • 3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3篇沈阳工程学院
  • 3篇辽宁社会科学...
  • 2篇沈阳师范学院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潍坊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127篇唐晓华
  • 13篇张丹宁
  • 9篇王伟光
  • 7篇赵丰义
  • 6篇安玉兴
  • 6篇徐雷
  • 5篇王广林
  • 4篇刘相锋
  • 4篇苏梅梅
  • 4篇李绍东
  • 3篇张保胜
  • 3篇王丹
  • 3篇吴春蓉
  • 2篇王甦
  • 2篇佟岩
  • 2篇周婷婷
  • 2篇唐要家
  • 2篇姜博
  • 2篇邱国庆
  • 2篇霍晓姝

传媒

  • 16篇中国工业经济
  • 8篇辽宁大学学报...
  • 7篇当代经济科学
  • 5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商业研究
  • 4篇经济与管理研...
  • 4篇经济问题探索
  • 4篇财经问题研究
  • 4篇产业经济评论...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软科学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经济研究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产业组织评论
  • 2篇辽宁省哲学社...
  • 2篇繁荣·和谐·...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技术创新二元网络组织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基于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视角被引量:16
2013年
持续的组织绩效根源于短期绩效和长期适应性之间的平衡,从而根源于探索与利用之间的协同。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并借助于数理模型,分析了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支持持续组织绩效的机理。然后,以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为视角,将网络结构分为紧密性和稀疏性两种类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紧密网络促进利用性创新却抑制探索性创新,而稀疏网络促进探索性创新却抑制利用性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典型企业实践提出了实现紧密性与稀疏性耦合的静态式和演化式二元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网络通过支持技术演进、市场演进和组织演进而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机理。以丰田汽车全球复合型二元网络成功实践为例,示范和验证了二元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及耦合机制。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的实践启示是,为了基于网络实现组织绩效持续发展,主导企业应首先建立高层管理团队的悖论认知框架,进而基于经济和社会双重准则建立二元的经营战略、系统结构及过程,以及与之相平衡的适应性的领导力及组织文化能力发展战略。
赵丰义唐晓华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线性抑或非线性?被引量:5
2022年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的理论模型,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2)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滞后性,当期高技术产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滞后期高技术产业集聚则会阻碍区域创新发展。(3)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存在一定地区异质性。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层面估计结果保持一致,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4)高技术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溢出、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
唐晓华李静雯邱国庆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产业集聚
知识经济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进入20世纪末,知识经济已悄然兴起。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最快的是信息产业。全球GDP中,已有三分之二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信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21世纪的战略性产业,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
唐晓华马晓萍杨小青
文献传递
不完全信息与网络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被引量:40
2002年
规制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激励问题 ,规制体制设计的关键就是要设计有效的激励合约 ,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激励以达到成本效率。从激励角度看 ,价格上限规制的效率最高。竞争是重要的激励性体制 ,网络产业竞争体制形成的关键是约束在位运营商排斥竞争行为和建立有效的互联资费政策。
唐晓华唐要家
关键词:不完全信息网络产业激励性规制价格上限规制
基于两种包络面的机械制造业技术效率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为更客观评价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运用最优和最劣两种包络面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别对选取的2012年85家机械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几何平均法组合对两种包络面结果进行了合理化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效率或最劣效率与组合效率排名存在偏差,利用组合排序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投入要素总量越小、波动幅度越大或者投入变量差额比越大,组合效率相对最优效率和最劣效率的排名变化幅度越大。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上市企业应该强化要素投入的均衡性和提高要素的利用率。
逄红梅逄红梅
关键词:技术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机械制造业
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被引量:26
2004年
中国不同所有权工业在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的配置上具有明显的不匹配性,这对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双重约束模式,认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治理约束和资源配置约束是决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力量,据此解释了技术创新不匹配性的产生机理。因此,建立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与激励匹配的制度体制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唐晓华唐要家苏梅梅
关键词:技术创新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演变趋势及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31
2017年
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区域链条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区位基尼系数(G)和地理集中度(CRn)测算我国制造业21个行业1997—2013年期间的集聚水平,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所具有的集聚特征与变化趋势;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探究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模式。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呈现倒"U"型演变过程,即1997—2008年集聚水平上升,产业集聚拐点在2003—2008年期间出现,2009年之后制造业集聚水平出现下降态势;(2)制造业地域分布不均,形成以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区的高值集聚块,以广东省为中心的集聚点,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省市递减,同时产业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区域呈现集聚、片状分布格局,空间结构化严重;(3)制造业以分散—离散和集中—离散两种空间集聚类型为主,产业的空间集聚类型演化集聚与离散相交替,空间集聚类型趋向稳定。
唐晓华陈阳张欣钰
关键词: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选择。文章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为决策单元,对2008~2012年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有效性处理,并运用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考察并分析各行业的能效差异。结论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个别行业投入冗余值过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制造业能效的对策建议。
周婷婷唐晓华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利用效率制造业数据包络分析
电子产业竞争的特殊性分析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02年
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电子行业竞争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 ,即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和激烈的价格竞争相伴而生。这主要是由其特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特点所决定的。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角度对这种特殊性进行了解释 ,并提出了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几点建议。
唐晓华张保胜
关键词:电子产业价格竞争市场结构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互动的视角被引量:15
2019年
本文利用中国21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考察区域互动中的学习和竞争机制如何影响制造业集聚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区域互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区域互动减弱制造业集聚效应;区域互动减缓产业集聚在技术进步中的效果,但对集聚改善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竞争机制增进制造业集聚效应,提升行业效率;学习机制中的科研人员流动提升行业效率,而研发经费强度和研发效率减缓效率改进。
陈阳唐晓华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互动全要素生产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