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梗阻
  • 2篇MSCT
  • 1篇大椎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囊
  • 1篇多囊肾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婴儿
  • 1篇婴儿型
  • 1篇婴儿型多囊肾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针刺
  • 1篇肾动脉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范真真
  • 5篇周鑫
  • 5篇杨贤卫
  • 4篇郑芸
  • 2篇王晓东
  • 1篇黄勇
  • 1篇周泽旺
  • 1篇叶亮
  • 1篇李艳慧
  • 1篇李健萍
  • 1篇张延伟

传媒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脐尿管病变的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脐尿管病变的多排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脐尿管病变的MSCT征象。结果 16例脐尿管病变均发生于脐尿管走行区域,其中脐尿管残留合并感染14例,表现为长圆形单房或多房的囊性病灶,囊壁毛糙。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周围脂肪间隙炎性水肿渗出。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100%。脐尿管肿瘤2例,均发生于脐尿管膀胱交界区,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其中1例术前诊断正确,1例提示诊断。结论 MSCT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脐尿管病变的部位及性质。
郑芸杨贤卫范真真周鑫周泽旺
关键词:脐尿管肿瘤
小肠梗阻肠内残渣的CT表现、鉴别(粪石)与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小肠梗阻肠内残渣的CT表现及与小肠粪石的表现异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经64层螺旋CT诊断的小肠梗阻112例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对其中出现小肠残渣征的各种原因肠梗阻9例及小肠粪石性肠梗阻1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小肠梗阻中小肠粪石和小肠残渣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82%和8.04%。小肠粪石均为散发病例,小肠残渣征见于机械性回肠梗阻6例(其中回盲肿瘤3例),动力性肠梗阻3例(缺血1例、肠麻痹2例)。小肠残渣与小肠粪石的基本结构均为夹杂气泡的颗粒状物,区别在于病灶的部位、形态,以及气泡的含量和有无包壁;小肠残渣征较常见于回盲部肿瘤和动力性小肠梗阻。结论尽管小肠残渣与散发性小肠粪石的结构类似,CT表现仍可资区别,区分小肠残渣与粪石有利于小肠梗阻病因判断。
杨贤卫郑芸范真真王晓东周鑫叶亮
关键词:粪石肠梗阻
MSCT肾动脉造影与尿路造影同步显示对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同步显示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超声或IVU拟诊为尿路梗阻的患者行MSCTA、MSCTU同步显示扫描,并通过后处理重组技术获得图像。结果 36例尿路梗阻中肾及输尿管畸形3例,副肾动脉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4例,泌尿系结石16例,泌尿系炎症5例,外源性压迫3例,泌尿系占位5例。结论 MSCTA与MSCTU同步显示技术能同时清晰显示血管与集合系统,可提高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并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郑芸杨贤卫范真真周鑫
关键词:尿路梗阻CT血管造影术
婴儿型多囊肾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提高对婴儿型多囊肾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婴儿型多囊肾的超声及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婴儿型多囊肾CT平扫表现为双肾增大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双肾可见放射状排列高密度影,合并不同程度肝脾肿大及肝纤维化。超声表现为双肾增大并广泛成簇的强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肝脾肿大。结论结合家族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综合检查有助于婴儿型多囊肾的明确诊断。
郑芸杨贤卫周鑫范真真
关键词:多囊肾婴儿影像
针刺大椎、百会穴对兔脑缺血干预作用的fMRI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百会穴对兔脑缺血的干预作用,探讨针刺穴位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日本大白兔(n=8)通过颈内动脉埋线法制作兔脑缺血动物模型,行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 I)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局限性脑缺血。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 I)技术观察针刺大椎、百会穴前后兔脑缺血组织的氧代谢情况。结果 8只兔针刺大椎穴前兔脑缺血组织处于少量局灶区域激活,激活面积(cm2)分别为0.56、0.89,0.54、1.21、0.68,0.83,0.49、1.42,1.02、1.14,0.79,0.65、0.42,0.85、1.24、0.79,针刺大椎穴10 m in后,上述区域指标为1.45、0.68、0.92,1.38、0.76、1.29,1.28、0.94、0.86,0.65、1.05、1.87,1.53、1.21,1.27、0.81、1.01,1.68、0.98、0.74,1.52、1.38、0.88。针刺大椎穴前后激活区数目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百会穴前后激活区面积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兔大椎穴可使兔脑缺血区域及周围组织血流增加,可能机制是通过扩张大脑动脉及侧支循环血管,从而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氧含量。
张延伟李健萍杨贤卫王晓东范真真周鑫黄勇李艳慧
关键词:脑缺血针刺功能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