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群芳

作品数:129 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会议论文
  • 4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医药卫生
  • 25篇理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纳米
  • 25篇纳米银
  • 19篇细胞
  • 16篇毒性
  • 16篇化合物
  • 15篇稀有
  • 13篇卵黄蛋白原
  • 12篇污染
  • 11篇毒性效应
  • 11篇有机锡
  • 11篇锡化合物
  • 10篇丁基锡
  • 9篇毒理
  • 8篇丁基
  • 8篇毒理学
  • 8篇色谱
  • 8篇生物富集
  • 7篇有机锡化合物
  • 7篇污染现状
  • 6篇毒理学研究

机构

  • 101篇中国科学院生...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江汉大学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国科大杭州高...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作者

  • 129篇周群芳
  • 114篇江桂斌
  • 24篇刘稷燕
  • 19篇刘倩
  • 8篇胡立刚
  • 8篇刘伟
  • 7篇何滨
  • 6篇刘景富
  • 6篇骆文茹
  • 6篇汪畅
  • 5篇梁勇
  • 5篇时国庆
  • 4篇曲广波
  • 4篇傅建捷
  • 4篇刘倩
  • 4篇刘伟
  • 4篇吕雪飞
  • 3篇蔡亚岐
  • 3篇胡芹
  • 3篇史建波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中国科学(B...
  • 5篇环境化学
  • 4篇化学进展
  • 4篇第五届全国环...
  • 4篇中国毒理学会...
  • 3篇科学通报
  • 3篇2007年大...
  • 3篇第七届全国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色谱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第八届全国分...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一种物质的血液毒性效应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包括:将血浆用反应缓冲液稀释后与待测物质混合,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在35‑40℃下孵育0‑60min;加入血浆激肽释放酶检测底物后,监测酶反应在5‑30min内的荧光变化;以测试时...
刘倩张雨竹周群芳江桂斌
文献传递
利用量子点标记的DNA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斑马鱼(danio rerio)中卵黄蛋白原基因VTG 1
<正>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分泌干扰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测试中。由于斑马鱼这种卵生脊椎动物体内的卵黄蛋白原受环境雌激素的诱导有明显的表达,所以卵黄蛋白原是一个评价环境污染及化合物毒性的理想指标。
汪畅梁勇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荧光原位杂交冰冻切片
文献传递
稀有鮈鲫血清中卵黄蛋白原检测方法研究
本文在纯化稀有鮈鲫卵黄蛋白原的基础上,制备了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得到了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含有该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腹水。并基于稀有鮈鲫卵黄蛋白原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
骆文茹周群芳江桂斌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
文献传递
我国部分城市海产品中丁基锡污染现状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技术,对在2001年8月~2002年3月间采集于我国几个城市的海产品进行了丁基锡污染测定.结果发现约有37%的样品中有丁基锡检出,其中三丁基锡为主要污染物,是由于三丁基锡在船舶防污涂料中的使用引起的.在采样的几个城市中,大连海产品中丁基锡检出率与含量相对较高.
李中阳周群芳江桂斌刘国光
关键词:丁基锡海产品GC-FPD
全氟辛烷磺酸(PFOS)急性暴露对斑马鱼鳃显微结构的影响
<正>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e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随着PFOS的广泛应用,其环境行为、污染水平及对各种生物及人类的潜在危害性,是当前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毒理学研究调...
胡芹周珍周群芳张捷梁勇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斑马鱼显微结构
文献传递
可控释放银离子的纳米银、制备方法和抗菌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释放银离子的纳米银、制备方法和抗菌剂。其中,制备方法以化学还原法得到的柠檬酸根修饰纳米银颗粒作为纳米银母体,采用不同结构的配体分子通过配体交换取代柠檬酸根修饰到纳米银颗粒表面,通过便捷地控制修饰过程中...
龙艳敏周群芳胡立刚江桂斌
文献传递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和17β-雌二醇复合暴露对雄性斑马鱼的毒性效应被引量:8
2012年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是近年来在环境中新检测到的一种杂环溴化阻燃剂,但其毒性效应尚不明确.我们以雄性斑马鱼为受试动物,开展了TBC和17β-雌二醇(E2)的复合暴露实验,以研究TBC潜在的致毒机制.结果显示TBC可显著抑制E2所引起的斑马鱼肥满度指数上升,并能改善E2暴露所造成的斑马鱼精子细胞比例降低和性腺发育迟缓;E2暴露可造成斑马鱼肝组织脂肪样病变,肝中MDA含量上升,但SOD活力没有显著改变;TBC复合暴露后,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鱼肝仍有明显的脂肪样病变,对肝脏中的SOD活力也没有显著影响;更重要的是,TBC可显著抑制E2单一暴露所诱导的雄鱼肝脏中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这些数据表明TBC具有明显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需要进一步关注TBC这类杂环溴化阻燃剂对水环境的潜在危害.
张续黎娟刘雅思陈曦张捷周群芳梁勇
关键词:溴化阻燃剂斑马鱼卵黄蛋白原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吡虫啉和啶虫脒是目前使用较广的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它们在环境、食品和人体样品中的普遍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但目前关于其对人的神经毒性仍知之甚少。本文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为模型,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吡虫啉和啶虫脒暴露对细胞活力、细胞形态、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α7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这2种杀虫剂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依据。实验中,先将SK-N-SH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和啶虫脒24 h,通过测定细胞活力,确定2种杀虫剂的10%抑制浓度(IC_(10))值。在此基础上,设定3个梯度的低暴露浓度(0.01、0.1和1 mmol·L^(-1))和溶剂对照,研究吡虫啉和啶虫脒对SK-N-SH细胞其他指标的影响(暴露24 h后)。细胞活力、氧化损伤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细胞形态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nAChRsα7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啶虫脒的IC_(10)值分别约为1.5 mmol·L^(-1)和2.0 mmol·L^(-1)。1 mmol·L^(-1)吡虫啉对nAChRα7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提高,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并引起细胞显著的氧化应激(P<0.05)。0.1 mmol·L^(-1)吡虫啉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抑制(P<0.05)。1 mmol·L^(-1)啶虫脒对nAChRα7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提高(P<0.05)。为进一步揭示吡虫啉的影响,对0.1 mmol·L^(-1)吡虫啉暴露组和溶剂对照组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现吡虫啉暴露对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基因及其他一些重要通路相关基因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证明,吡虫啉和啶虫脒在非致死浓度条件下会对细胞产生一系列显著影响,吡虫啉的影响大于啶虫脒。
黄钰婷李敬尧张琪王丹周群芳卢晓霞
关键词:啶虫脒SK-N-SH细胞神经毒性
量子点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已备受关注.由于其独特的荧光特性,量子点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等领域.近年来,量子点的生物学毒性效应及其环境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量子点毒性效应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的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李鸿程周群芳刘伟闫兵赵一兵江桂斌
关键词:量子点毒理学纳米材料
纳米银的脑神经毒性效应研究
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疗、化工及其他工业领域[1]。其中,纳米银因其抗菌谱广、应用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相比于银离子,纳米银具有更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并且具备...
殷诺雅周群芳刘稷燕江桂斌
关键词:纳米银神经毒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