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清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手术
  • 3篇网膜
  • 3篇玻璃体
  • 2篇内障
  • 2篇细胞
  • 2篇晶状体
  • 2篇角膜
  • 2篇白内障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眼感染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手术
  • 1篇眼科手术室
  • 1篇眼内
  • 1篇眼内炎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治疗
  • 1篇英文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周清华
  • 4篇唐罗生
  • 3篇杨一涛
  • 3篇魏为
  • 2篇李芸
  • 2篇朱晓华
  • 1篇姜德咏
  • 1篇李惠玲
  • 1篇肖庆
  • 1篇杨竹林
  • 1篇衷欣
  • 1篇龚凌
  • 1篇陈焓
  • 1篇朱小华
  • 1篇龙先花
  • 1篇曹丹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术后不同时期玻璃体腔再形成液对离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bFGF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徒手连续气液交换应用于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VRMS)术后良好效果的机制.方法:对71例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患者行2~3次徒手连续气液交换,将前2次取到的玻璃体腔再形成液作用于离体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研究其对RPE细胞分泌bFGF的作用及对视网膜RPE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玻璃体腔再形成液作用于RPE细胞爬片后可使其Bcl-2和Ki-67表达上调以及bFGF分泌增加.结论:徒手连续气液交换可机械性减少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眼内的细胞增殖因子,间接抑制RPE的增殖,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成功率.
周清华朱晓华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BFGFKI-67
简化的无晶状体眼内硅油取出术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4 2眼。用 2 5G针头插入平坦部或角膜缘穿刺作灌注 ,同时由角膜缘穿刺取硅油。结果 :眼内硅油一次取出成功 ,视网膜状况稳定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术后眼压基本正常 ,角膜带状变性者角膜混浊减轻。术后均有暂时性低眼压 ,视网膜再脱离 4眼 (4 / 5 1 ,7.8% ) ,巩膜穿刺口出血 2眼 (2 / 5 1 ,3.9% )。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 。
朱晓华姜德咏龚凌衷欣周清华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硅油取出术并发症玻璃体切除术
改良结膜瓣移植治疗角膜溃疡(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结膜瓣转位遮盖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湘雅二医院行带蒂结膜瓣转位遮盖术治疗的56例56眼,其中感染性角膜溃疡36眼,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9眼,外伤致角膜溃疡4眼,化学伤致角膜溃疡7眼,均采用了病灶清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遮盖术。结果:47例(83.9%)患者一次手术治愈,5例(8.9%)出现结膜瓣回退,3例行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患者行3次结膜瓣手术获得治愈,4例(7.2%)由于真菌性角膜溃疡复发改行板层角膜移植术。52眼(92.9%)经采用带蒂结膜瓣转位遮盖术治愈角膜溃疡保全眼球,获得不同程度的视力增加。结论:带蒂结膜瓣转位遮盖术仍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周清华龙先花朱小华
关键词:结膜移植手术角膜溃疡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的选择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病例为我院2003-06/2005-06收治的69例69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术中观察玻璃体积脓不超过一个象限或仅累及前部玻璃体,视网膜状态完好者。将69例69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34例34眼:进行玻璃体切除,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B组35例35眼:先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3~6moI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分别进行比较P=0.000,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术前P=0.978,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P=0.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好于B组。两组之间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的基础上,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配合有效的术后处理,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杨一涛唐罗生陈焓周清华魏为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炎人工晶状体手术时机
眼科手术室耗材管理的经验探讨
周清华肖庆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耗材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008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132例132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有硅油充填的患眼67例(50.75%)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析手术的难点及并发症。结果:共随访7~14月,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白内障手术中发生悬韧带断裂改行植入单襻固定的悬吊式人工晶体者3例。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者123例(93.18%),视力无改变者6例(4.54%),复发视网膜脱离丧失视力者3例(2.27%)。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高,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易于调节和稳定眼内压、简化操作、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手术方法。
周清华李芸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
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及眼内移植的研究进展
2008年
视网膜色素变性及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生、多向分化的潜力,能定向分化为视网膜前体细胞以及各种神经细胞。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细胞的眼内移植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不同培养条件对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供体视网膜前体细胞与受体视网膜组织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视网膜前体细胞眼内移植的进展进行综述。
杨一涛唐罗生周清华魏为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分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基质调控蛋白表达及其意义(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EMMPRIN、MMP1、MMP9和TIMP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和相互联系。方法:收集30例RB眼球摘除手术标本和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EMMPRIN、MMP1、MMP9和TIMP2染色方法均为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RB组织中EMMPRIN、MMP1、MMP9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1),TIMP2则低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1)。临床分期I期、分化型、未侵犯视神经及生存期≥2aRB病例EMMPRIN、MMP1、MMP9表达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III期、未分化型、侵犯视神经和生存<2a病例(P<0.05或P<0.01);分化型、未侵犯视神经及生存期≥2aRB病例TIM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分化型、侵犯视神经和生存<2a病例(P<0.05或P<0.01);RB中,EMMPRIN、MMP1、MMP9表达呈高度一致性(P<0.05),TIMP2与EMMPRIN、MMP1、MMP9表达水平呈高度不一致性(P<0.05)。结论:EMMPRIN、MMP1、MMP9和TIMP2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RB进展、侵袭能力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调控关系。
李芸唐罗生周清华曹丹杨竹林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EMMPRINMMP1MMP9TIMP2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20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2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60例,A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2a,从手术时间等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A、B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4.43±3.71)min、(74.97±10.92)min,2组比较,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治愈58例、好转2例、无效0例.B组治愈50例、好转6例、无效4例,2组比较,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便省时,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眼科新进展2008;28(2):143—144]
杨一涛唐罗生魏为周清华李惠玲
关键词: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探讨手术的方式和时机。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且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33例(33眼)行角膜移植术。对病变侵及深度〈1/2角膜厚度的19例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18例,行结膜瓣掩盖1例;溃疡深度〉1/2角膜或出现内皮斑、伴有前房反应的9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全角膜溃疡的5例行带部分巩膜的跟前节重建术。结果5例于LKP术后2~4周复发,包括2例曲霉菌属感染者和1例镰刀菌属感染者,均改行PKP。其中,4例治愈,1例于PKP术后7个月时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3例行PKP者于术后2周出现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术,手术成功率为72.7%(24/33)。至随访结束时,手术成功病例中矫正视力0.05~0.1者17眼,0.1~0.2者8眼,0.2~0.5者3眼,2例患者仅保留眼球而无有用视力。结论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药物控制不良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感染的不同菌种和生长方式、病灶的浸润范围和深度等特点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周清华
关键词:角膜移植眼感染真菌性角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