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4篇蛋白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磷酸
  • 3篇磷酸化
  • 3篇磷酸化蛋白
  • 3篇甲状腺
  • 3篇癌组织
  • 3篇PCNA
  • 3篇C-ERBB...
  • 3篇CEA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8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8篇周志平
  • 7篇叶超平
  • 5篇曾剑锋
  • 5篇施清泉
  • 5篇邱成志
  • 4篇余外市
  • 4篇黄种心
  • 4篇黄贞强
  • 3篇林海鹏
  • 3篇吴瑞兰
  • 2篇李新丰
  • 2篇王高雄
  • 2篇李子奈
  • 2篇杨晓峰
  • 1篇刘德鑫
  • 1篇洪本祖
  • 1篇李顺荣
  • 1篇章宝燕
  • 1篇林拥华
  • 1篇朱李玲

传媒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孟宪民基金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患者的血管和病灶,并与常规DSA图像对比。结果:52例患者中,旋转DSA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均能够较清晰地显示肿瘤和供血血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角度;而常规DSA检查结果中,有12例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其中2例患者在主病灶周围还存在较小子病灶,但是常规DSA检查无法清晰显示子病灶的供血动脉,两种方法肿瘤和供血血管显示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的角度,是对常规DSA检查的重要补充。
林拥华章宝燕李新丰刘德鑫周志平洪本祖叶超平黄启明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
c-myc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myc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98例)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5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157例女性TNBC病人与同期30例(两院分别为20例、10例)非TNBC病人,20例(两院各10例)正常乳腺石蜡组织标本就c-myc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myc在TNBC中表达阳性率,高于非TNBC及正常乳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转移是c-myc表达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显示TNM分期不是c-myc表达的影响因素(OR=2.243,P=0.073)。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c-myc的表达与TNBC复发转移有关(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c-myc的表达被剔除。结论 c-myc可能是影响TNBC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但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c-myc表达可以作为TNBC病程进展和恶性程度判定的指标之一。
曾剑锋邱成志周志平叶超平杨跃超郭红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C-MYC复发转移
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表达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β-连环蛋白(β-catenin)...
周志平邱成志余外市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比甲状腺切除中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改良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采用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治疗不仅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林海鹏周志平曾剑锋黄贞强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传统手术
破伤风420例临床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破伤风420例临床治疗李子奈王高雄周志平关键词外科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泉州362000)我院1965~1994年共收治420例破伤风,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75例,女性145例,男...
李子奈王高雄周志平
关键词:外科特异性破伤风
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检测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GOLPH3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GOLPH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胃癌组织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GOLPH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增殖指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GOLPH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1.06±0.83)明显高于正常黏膜GOLPH3蛋白的表达量(0.62 ±0.51,P<0.05),GOLPH3蛋白在细胞分化差、浸润范围≥2/3胃区、浸润至浆膜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或Ⅲ-Ⅳ期的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7±0.84、1.62±1.03、1.14±0.85、1.17 ±0.83、2.17 ±0.74、1.23±0.85,明显高于高、中分化(0.74 ±0.66)、浸润范围<1/3胃区(0.72 ±0.63)、浸润深度至浆膜内(0.59 ±0.49)、无淋巴结转移(0.64±0.67)、无远处转移(0.92±0.73)或Ⅰ-Ⅱ期(0.67 ±0.64)的胃癌组织(P<0.05).此外,GOLPH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GOLPH3的相对表达量(1.06±0.83)与Ki-67增殖指数(49.18±20.47)呈正相关(r=0.504,P<0.01).结论 GOLPH3在胃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
周志平郭延塔余外市杨晓峰邱成志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指数
直肠癌C-erbB-2、CEA、p53、PC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直肠癌组织中C-erbB-2、CEA、p53、PC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3例直肠癌手术标本,根据C-erbB-2、CEA、p53表达情况各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组,根据PC...
施清泉黄种心周志平叶超平吴瑞兰
文献传递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肝转移术后治疗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总结 86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在结肠癌根治基础上 ,对肝转移灶行切除、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肝动脉插管埋泵化疗等治疗 ,比较患者生存期 ,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结肠癌根治术后单纯肝转移灶切除 10例、加用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 7例 ,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33 4 ,4 8 0个月 ;肝转移灶不能切除而单纯肝动脉插管埋泵化疗 18例 ,加用全身化疗 2 2例 ,加用栓塞 7例 ,单纯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 9例 ,全身化疗 13例 ,平均生存期分别是 15 5 ,18 4 ,2 2 2 ,12 6 ,11 0个月。 结论 结肠癌和肝转移灶均根治切除是有效方法 ,加用门静脉插管埋泵化疗是更佳的治疗手段。对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例植入肝动脉输液泵化疗是可取的。
施清泉周志平叶超平李新丰
关键词:结肠肿瘤肝切除术化学栓塞治疗性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PN组予以传统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T_1)及治疗后1天(T_2)、3天(T_3)和7天(T_4)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D_4^+/CD_8^+的变化。结果与T_1相比,术后T_2两组患者IgG、IgA、IgM及CD_4^+/CD_8^+明显降低(P<0.05),T3时IgG、IgA及CD_4^+/CD_8^+明显降低(P<0.05)。与PN组相比,EN组T_3~T_4时IgG、IgA及CD_4^+/CD_8^+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黄贞强曾剑锋林海鹏周志平
关键词:肠内营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免疫
直肠癌C-erbB-2、CEA、p53、PCNA的表达及意义
施清泉黄种心周志平叶超平吴瑞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