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彬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文献,经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纳入文献,应用RevMan 6.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漏斗图、Begg’s回归分析对各研究间进行发表偏倚估计。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62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后TcPO2水平升高(WMD=9.27,95%CI:4.53~14.00,P=0.000),ABI水平升高(WMD=0.13,95%CI:0.19~0.18,P=0.000),温度测定水平升高(WMD=2.75,95%CI:1.92~3.75,P=0.000)。3个Meta分析存在异质性,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漏斗图对称,Begg’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有效,远期安全性仍需大规模循证医学证实。
- 林轲羽周崇彬金志宏
- 关键词:缺血性疾病下肢干细胞治疗
- 肱动脉受压致血栓性闭塞1例报告
- 2018年
- 患者男,65岁,因“右上肢发凉伴疼痛不适1月”人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发凉,伴疼痛,呈憋胀痛,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症状逐渐加重,右手小指指端破溃结痂。查体右上肢皮温低,桡动脉、肱动脉未触及搏动,左侧正常。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每日坚持乒乓球运动10余年,肱二头肌发达,间断拉伤数次。
- 林轲羽周崇彬
- 关键词:血栓肱动脉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容积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3~2008-05诊治的34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影像学资料。34例病人行轴位CT扫描后行MPR和VR成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结果:34例胫骨平台骨折中,胫骨外侧平台骨折16例,内侧平台骨折1例,平台中线前、后边缘骨折6例,单纯髁间隆突骨折3例,全平台粉碎性骨折8例。X线平片漏诊2例,CT更正X线分型4例。MPR可显示骨折内部的情况和平台塌陷的程度。VR成像可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关节面碎裂及平台塌陷的范围。结论:MPR和VR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可准确测量劈裂和塌陷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
- 高建梅杨晓光周崇彬
- 关键词:胫骨骨折X线计算机
- 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分析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的外周血管并发症预防和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10~2010-5在我院治疗的67例进行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外周血管并发症预防治疗。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总数15例,其中出血、血肿6例(占40%),血管痉挛,疼痛5例(占33.3%),手部缺血3例(占20%),低血压2例(占13.33%),无桡动脉,心律失常,急性冠脉闭塞发生。显示外周血管并发症中出血,血肿最常见,其次是血管痉挛和疼痛。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
- 周崇彬
- 关键词:外周血管并发症
- MiR-126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R-126在下肢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9只),检测大鼠下肢股动脉miR-126 miRNA表达。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分别转染空白试剂、miR-126-NC和miR-126,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组(O组)和miR-126组(M组),转染后C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24 h,O组和A组采用含50 mg/L ox-LDL的DMEM培养24 h,检测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股动脉管腔狭窄、局部闭塞、有粥样斑块形成,miR-126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和M组PIK3R2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M组PIK3R2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存在miR-126低表达,增加miR-126表达有利于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下肢ASO治疗的新靶点。
- 李东生李慧王美增郝良玉赵选忠周崇彬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MIR-126PI3K/AKT信号通路
-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比较23例股骨头坏死(ANFH)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CR、CT对早期诊断敏感性低,ECT虽然对早期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骨髓敏感性高,在对ANFH的诊断方面显示极大优势。结论: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最敏感、最特异。
- 高建梅成玲周崇彬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CRCTECTMRI
- 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拓扑异构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一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等多种细胞内物质是恶性肿瘤产生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胃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仍为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而影响肿瘤化疗的最大...
- 周崇彬
- 关键词:胃肿瘤P糖蛋白拓扑异构酶多药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内皮祖细胞在下肢血管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某些生理、病理状态下,可随血液流至相应组织,分化为内皮细胞,进一步促进血管的生成。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对于创伤修复、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以及肿瘤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肢缺血性疾病,特别是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工作比较棘手的问题,近些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很多药物对该病效果欠佳。间充质细胞,特别是具有诱导血管新生的内皮祖细胞试验性应用于临床,以其对缓解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症状(缺血下肢行走时间延长、静息痛减轻、踝肱指数增加),促进下肢缺血区域血管新生的作用,给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林轲羽周崇彬金志宏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下肢血管血管栓塞新生血管生物支架
- 肺部单发球形病灶80例影像诊断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比较肺部大单发球形病灶80例X线和CT诊断结果。方法:收集近年来80例肺部大单发球形病例,进行X线、CT表现比较和诊断结果分析。结果:X线胸片和CT片联合运用诊断相同的病例误诊少,而单纯依靠X线胸片或CT片表现诊断的病例误诊相对较多。结论:综合影像诊断效果好,在影像检查中应重视多种检查的综合分析。
- 高建梅刘培霖周崇彬
- 关键词:球形病灶X线CT
- 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预防分析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的外周血管并发症预防和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10-2010—5在我院治疗的67例进行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外周血管并发症预防治疗。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总数15例,其中出血、血肿6例(占40%),血管痉挛,疼痛5例(占33.3%),手部缺血3例(占20%),低血压2例(占13.33~/0),无桡动脉,心律失常,急性冠脉闭塞发生。显示外周血管并发症中出血,血肿最常见,其次是血管痉挛和疼痛。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
- 周崇彬
- 关键词:外周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