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宇璐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动力学
  • 7篇
  • 6篇分子
  • 6篇分子动力学
  • 4篇动力学模拟
  • 4篇分子动力学模...
  • 4篇
  • 4篇HE
  • 2篇正电子
  • 2篇射线衍射
  • 2篇空位
  • 2篇扩散
  • 2篇溅射
  • 2篇辐照
  • 2篇X射线衍射
  • 2篇MONTE_...
  • 2篇磁控
  • 2篇磁控溅射
  • 1篇电子辐照
  • 1篇原子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14篇周宇璐
  • 9篇侯氢
  • 8篇邓爱红
  • 6篇张宝玲
  • 4篇陈燕
  • 3篇喻菁
  • 3篇李仁顺
  • 3篇龙娟娟
  • 3篇余鑫祥
  • 2篇李悦
  • 2篇周冰
  • 2篇李敏
  • 2篇汪俊
  • 2篇张英杰
  • 2篇张丽然
  • 1篇刘莉
  • 1篇赵有文
  • 1篇王珊玲
  • 1篇李敏
  • 1篇王康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第五届反应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控溅射制备的含He纳米晶铜膜的微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不同的He/Ar混合气氛下,制备了不同He含量的铜膜.利用弹性反冲探测(ERD)方法探测了铜膜中氦的含量和深度分布,实验发现引入铜膜中的氦深度分布较均匀;并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铜膜中氦的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膜中氦含量的逐渐增加,对应Cu(111)晶面的峰强也有所增强;最后应用了慢正电子柬分析(SPBA)技术测量了不同含氦铜膜的缺陷结构,随着铜膜中氦的增加,S参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周冰邓爱红张丽然周宇璐李悦陈燕
关键词:磁控溅射X射线衍射
材料中氦泡迁移-融合的蒙特卡罗模拟及其参数优化
2012年
基于迁移-融合机制,建立了一套用于模拟材料中氦泡生长行为的蒙特卡罗程序,探讨了时间步长等控制参数对演化的影响。研究指出,在考察此类参数对计算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氦的初始分布,另外指出在选取邻居半径时除了要考虑到初始分布外还要考虑邻居更新的快慢。
李仁顺周宇璐汪俊侯氢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参数优化
钛中氦泡融合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金属钛中氦泡的融合,分析了氦泡融合对金属微结构的影响,对比了氦泡在金属块体内部与接近金属表面处融合的异同。研究表明:在金属块体内部,两氦泡的融合会在其周围诱发很多缺陷且范围逐渐扩大;直径均为1.77nm的两氦泡的融合会在二者周围形成位错环,位错环内金属原子的排列与基底的一致;两氦泡发生融合后由哑铃状向椭球形演化。在接近金属表面处,由氦泡融合诱发的缺陷易于向金属表面移动,氦泡周围的金属易于向晶体结构恢复;两氦泡发生融合后由哑铃状向半球形演化。
张宝玲李敏周宇璐侯氢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非掺半绝缘InP材料的电子辐照缺陷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针对磷化铁(FeP_2)气氛下高温退火非掺杂半绝缘磷化铟(IP SI-InP)材料,应用正电子寿命谱及热激电流谱学技术,研究了该材料在电子辐照前后的缺陷情况.研究发现,该材料经电子辐照后缺陷浓度在增大,且形成了复合体的缺陷结构.电子辐照后的正电子湮没平均寿命增加了18 ps,对应的热激电流谱(TSC)也出现了相应的缺陷峰.本文还对缺陷的特性、影响材料的性能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陈燕邓爱红赵有文张英杰余鑫祥喻菁龙娟娟周宇璐张丽然
关键词:磷化铟正电子寿命谱电子辐照
金属钨中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氦在金属钨中的扩散聚集行为.首先,建立了氦与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短程部分采用ZBL势形式,长程部分采用从头算法数据,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滑连接.通过计算氦在钨中不同间隙位的形成能发现,单个氦原子更易存在于金属钨中的四面体间隙位,这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在400—1200K的温度范围内,考察了氦原子在金属钨中的扩散行为,获得了扩散迁移能,其值介于实验值和从头算法结果之间.最后,研究了氦的聚集行为,从能量的角度考察了氦团簇形成初期的生长机理.研究发现,在氦团簇形成初期,氦团簇对氦的结合能随着氦团簇的生长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氦团簇吸收氦的能力逐渐增强.
汪俊张宝玲周宇璐侯氢
关键词:辐照损伤分子动力学模拟
掺He钛膜中He泡的演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利用慢正电子束分析(SPBA)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方法研究了钛膜内He相关缺陷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钛膜中的He主要形成均匀的小He泡.随着He浓度的增大,He泡的密度相应地增加.在973K高温退火后,在含高浓度He的钛膜样品中观测到大He泡的出现.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合并和较大He泡周围的级联融合共同作用导致了大He泡的形成.
王康邓爱红刘莉李悦周宇璐侯氢周冰王珊玲
关键词:慢正电子束
含He纳米钛膜的XRD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He/Ar混合气氛中,通过分别改变He/Ar流量比和沉积偏压制备不同He含量的钛膜.利用XRD(X-ray diffraction)对含He钛膜的微观结构和晶粒尺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实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He/Ar流量比从1.0增加到25时,钛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从19.02 nm减小到8.63 nm.随着膜中He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宽化,晶粒细化,He的掺入有抑制纳米晶粒长大的趋势.而当沉积偏压从24 V增加到151V时,其平均晶粒尺寸基本不变.He引入引起了(002)晶面衍射峰向小角度移动,晶格参数c增加,而a不变.
喻菁邓爱红余鑫祥龙娟娟周宇璐陈燕
关键词:磁控溅射晶粒尺寸
氦在钨中扩散和融合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的偏滤器靶板部分会受到高达10~10ms的低能(20eV~100eV)氦离子流轰击。钨由于具有熔点高,高温强度高,不形成氢化物,不与氚共沉积等优点,被选作这一部分的护甲材料。氦进入材料后,...
周宇璐邓爱红侯氢
文献传递
氦在材料中基于扩散机理的热释放特征
2011年
以随机扩散理论为基础,研究该机理下材料中氦的热释放可能呈现的特征,考察了氦的初始深度分布和扩散系数等因素对氦的热释放率的影响;阐明了随机扩散模型下和脱附模型下的氦释放特征之异同;指出对实验观察到的热解析谱的分析应和基底中氦的深度分布的分析以及氦的聚集状态的分析相结合,才能对氦的热释放机理给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李仁顺周宇璐张宝玲邓爱红侯氢
关键词:
氦辐照钨表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聚变反应堆中的偏滤器作为有效地减少器壁杂质对中心等离子体的污染,排出来自于中心等离子体的粒子流和热流以及氘氚反应产生的α热化后形成的氦灰的关键部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多种粒子高热通量的作用,所以要求偏滤器的表面材料有良好的...
李敏周宇璐张宝玲侯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