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全光

作品数:62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甘蔗
  • 15篇甘蔗品种
  • 11篇性状
  • 8篇甘蔗品种(系...
  • 7篇农艺
  • 7篇农艺性
  • 7篇农艺性状
  • 7篇胁迫
  • 5篇宿根
  • 4篇低温胁迫
  • 4篇选育
  • 4篇栽培
  • 4篇宿根性
  • 4篇甘蔗新品种
  • 3篇栽培技术
  • 3篇蔗区
  • 3篇植物
  • 3篇适应性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机构

  • 6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62篇周全光
  • 47篇庞新华
  • 41篇朱鹏锦
  • 33篇吕平
  • 31篇谭秦亮
  • 30篇欧克纬
  • 29篇程琴
  • 28篇卢业飞
  • 11篇罗清
  • 10篇宁蕾
  • 8篇梁春
  • 6篇陈豪军
  • 6篇黄锦媛
  • 6篇李穆
  • 4篇潘祖建
  • 4篇张宇
  • 4篇甘卫堂
  • 4篇杨祥燕
  • 4篇王春田
  • 3篇黄强

传媒

  • 7篇农业研究与应...
  • 6篇作物杂志
  • 3篇中国南方果树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广西科学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广西糖业
  • 1篇种子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折叠式甘蔗收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甘蔗收割器,包括直杆、支撑杆和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位于直杆和支撑杆下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直杆连接,另一端与切割机构连接;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刀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杆下端面;所述切割刀安...
卢业飞周全光罗清吕平朱鹏锦庞新华宁蕾欧克纬赵媛黄显雅王世繁周艳梅陈雪林
文献传递
菠萝NAC转录因子基因AcoNAC1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NAC转录因子作为植物中数量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各种逆境胁迫中发挥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菠萝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基因AcoNAC1(GenBank登录号:XM_020225830),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723 bp,ORF为1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8.34 kDa,理论等电点为8.88;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由20.40%的α-螺旋(H)和15.30%的β-折叠(E)以及59.21%的无规则卷曲(C)组成,具有NAC典型结构保守域。基因表达分析表明,AcoNAC1基因的表达受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低温胁迫24 h和干旱胁迫12 h时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成熟期品种中表现出持续的诱导表达,但诱导强度逐渐下降,其中早熟品种谢花后20~50 d及晚熟品种谢花后20~60 d基因表达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推测AcoNAC1基因可能参与菠萝逆境胁迫响应以及果实发育与成熟的调控。
谭秦亮蔡元保蔡元保杨祥燕李穆黄思婕程琴程琴朱鹏锦庞新华
关键词:菠萝NAC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逆境胁迫
一种室内盆栽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盆栽盆,包括盆体和栽培凸起;栽培凸起设于盆体底部;所述栽培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各种类型大小植株的栽培,并易于开展植物根系实验的调查和观察。
单彬庞新华覃茜郝小玲叶维雁唐秀观冯春梅周全光朱鹏锦龙凌云
文献传递
不同品种甘蔗脱叶性和机收含杂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为筛选脱叶性强的甘蔗品种以适应机械化收获需要、降低机械收获的含杂率,以自然脱叶性不同的3种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统计成熟期甘蔗的自然脱叶率、测定+8、+9和+10叶位的叶鞘倾角及脱叶力等数值,探究它们与脱叶性强弱及机收含杂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OC22’的脱叶性最强,自然脱叶率最好,叶鞘倾角平均值最大,平均脱叶力最小;‘GL05-136’的脱叶性次之,再次为‘GR2’。这3个品种的脱叶性与机械收获的含杂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脱叶性强的甘蔗品种机械收获时的含杂率较低,反之,脱叶性差的甘蔗品种机械化收获时的含杂率则较高。
欧克纬卢业飞农泽梅庞新华周全光吕平程琴朱鹏锦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收获含杂率
一种折叠式的小型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的小型播种机,包括排种架、肥料盒、种料盒、缓冲架、底杆和开犁器;所述排种架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两个控制箱;所述所述排种架两边设有凹槽;所述排种架由架Ⅰ和架Ⅱ通过连接装置组合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合页、...
卢业飞周全光罗清
文献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度及TOPSIS法的甘蔗综合性状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为选育高产、高糖、抗逆性强且适应广西蔗区种植的甘蔗(Soccharum officinarum)优良新品种,以甘蔗新品种(系)桂热1号(GR1)和桂热2号(GR2)为试验材料,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进行多年多点的跟踪种植试验,所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及TOPSIS法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产糖量的因素依次为蔗茎产量>有效茎>株高>分蘖率>蔗糖分>茎径。对3个品种甘蔗的TOPSIS综合评价高低排序为GR2>GR1>ROC22。GR2的蔗茎产量最高、有效茎条数多、综合评价最优,是优良的甘蔗品种,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
欧克纬农泽梅卢业飞吕平庞新华程琴周全光宋奇琦朱鹏锦
关键词:甘蔗品种(系)田间试验TOPSIS法综合评价
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4
2015年
四斑广盾瓢虫(Platynaspis maculos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植物科普园桃园捕食桃蚜(Myzus 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之一,为明确四斑广盾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初步研究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四斑广盾瓢虫捕食桃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Na=1.053 5Nt/(1+0.013 0Nt),其瞬时攻击率为1.053 5,处置时间为0.012 3 d。通过Hassell和Valley的干扰效应模型可以看出,四斑广盾瓢虫自身密度的增加会导致种内的干扰效应,干扰参数为0.372 4,其对桃蚜的寻找效应随桃蚜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最佳寻找密度为32.31头。四斑广盾瓢虫对桃蚜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室内试验成虫24 h最大捕食量为81.30头。
陈燕谢红辉黄凤宽王春田李莲英陈涛周全光覃剑峰余江敏
关键词:桃蚜捕食功能
广西蔗区引进甘蔗品种(系)的比较试验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筛选适应广西蔗区地理环境、稳产高糖的甘蔗品种,实现品种多样化,提高应对病虫害、气候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在前期引进栽培试验的基础上,将筛选出的3个甘蔗品种(系)进行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的观测分析。通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发现凉蔗02-6、凉蔗03-81的农艺性状与当前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CK)综合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凉蔗02-6的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甘蔗产量等性状都优于CK,蔗糖分与CK相当,新植、宿根凉蔗02-6产糖量分别比CK高约2.08t/hm2、2.86t/hm2且差异显著;凉蔗03-81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等性状显著优于CK,但是蔗糖分显著低于CK,制糖成本较高,影响制糖企业效益。此外,对不同甘蔗品种(系)生长的跟踪观测发现,凉蔗02-6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
庞新华朱鹏锦周全光谭秦亮梁春欧克维黄强欧景莉
关键词:甘蔗适应性农艺性状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分析
2024年
分析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了解根际土壤微生态与宿根性的关系,为评价甘蔗宿根潜力及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盆栽种植甘蔗品种桂热2号(GR2,设为处理1)、柳城05136(LC05136,设为处理2)和新台糖22号(ROC22,设为处理3),于分蘖期采集其根际土壤及未种植甘蔗的盆土(CK),利用传统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其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4个处理间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在数量方面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与真菌比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CK;UE、SC、ACP活性在4个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CAT活性在不同甘蔗品种的根际土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细菌优势菌门相似,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黏球菌门(Myxococc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各处理间优势菌门的丰度存在差异,其中占比最高的变形菌门表现为处理1(43.17%)>处理3(40.66%)>处理2(37.28%)>CK(35.44%);4个处理的真菌优势菌门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此外,丰度排名前10位的其余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占比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处理1根际土壤的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占比高于其他品种,而蛙粪霉门(Basidiobolomycota)占比低于其他品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综上表明,种植甘蔗改变了原土壤的生态环境,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初步推测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在分蘖期其根际化学反应相对较强,且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较理想。本研究结果可为“甘蔗―根际微生物”的互作在甘蔗宿根性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农泽梅欧克纬卢业飞周全光吕平庞新华朱鹏锦宋奇琦李佳慧谭秦亮程琴
关键词:甘蔗宿根性根际土壤微生物
广西野生山竹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4年
对广西8个地区的山竹资源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了岭南山竹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广西分布的野生山竹主要为多花山竹和岭南山竹,多为连片分布;多花山竹单果重高,单株产量低,岭南山竹单果重较小,但单株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较高,不同地区的果实品质差异不大;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山竹的成活率有影响,应选择地苗种植;种植不同茎粗植株对山竹后天生长影响不大。
周全光甘卫堂杨祥燕陈豪军
关键词:野生山竹资源调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