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克兵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蝮蛇
  • 8篇细胞
  • 7篇咬伤
  • 7篇蛇伤
  • 7篇蛇咬伤
  • 7篇蝮蛇伤
  • 6篇血清
  • 6篇中毒
  • 6篇蝮蛇咬伤
  • 6篇急诊
  • 5篇伤患者
  • 3篇炎症
  • 3篇重症
  • 3篇注射液
  • 3篇救治
  • 3篇肺损伤
  • 3篇百草枯
  • 2篇带教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机构

  • 32篇南华大学

作者

  • 32篇周克兵
  • 21篇邓立普
  • 16篇曹昕
  • 10篇宾文凯
  • 7篇陈莉
  • 5篇符秋红
  • 5篇段珊
  • 5篇刘成
  • 4篇姚泓屹
  • 4篇何香华
  • 4篇贺承健
  • 3篇阳学风
  • 3篇陈坤
  • 2篇曹婷
  • 2篇易世杰
  • 2篇李湘云
  • 2篇任忠强
  • 2篇田中秋
  • 2篇任中强
  • 2篇谷刚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蛇志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系统医学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蝮蛇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测定蝮蛇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凶子-κB(NF-κB)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蝮蛇伤患者根据入院时中毒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绀;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分为于预前组、干预6h组、干预24h组。所有患者均于人院后未作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m清后6h、24h三个时相点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比较各组NF-κB的活性。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轻型、重型、危重型患者NF—KB活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与非SIRS组NF-κB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O.05);MODS组与非MODS组NF-κB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P〈0.05)。干预前组、干预后6h及24h组NF-κB活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蝮蛇毒素可使NF-κB被激活,NF-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蝮蛇伤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蝮蛇伤患者SIRS、MODS的发生与NF-κB的过度活化密切相关。。
邓立普李桂花田中秋周克兵贺承健任中强何香华陈莉
关键词:蝮蛇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综合治疗联合硫酸镁湿敷救治儿童蝮蛇咬伤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联合早期50%硫酸镁湿敷,对儿童蝮蛇咬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随机数字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急诊科儿童蝮蛇咬伤患者61例,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肿胀部位,外用绷带包扎,1次/d,纱布干燥后再用生理盐水喷湿一次;对照组仅只进行综合治疗。两组于入院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天,记录两组心肌酶学及患肢标记肿胀部位周长测量差值变化并进行成组t检验,一周治愈率的比较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两组儿童蝮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基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心肌酶学和肿胀肢体周长下降值比较(P〈0.05),两组一周治愈率分别为80.5%和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蝮蛇咬伤患者综合治疗联合50%硫酸镁湿敷,可有效减轻患肢因中毒肿胀引起的组织损伤,促使患肢肿胀消退及功能恢复,缩短治愈时间和防止并发症。
宾文凯曹昕周克兵段珊邓立普
关键词:50%硫酸镁湿敷疗法儿童蝮蛇咬伤
重危型蝮蛇咬伤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入院时测定的血清钾和心电图变化。结果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有78.09%血钾异常和82.30%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关系密切,并影响病情变化。心电图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等,部分心肌损害严重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重危型蝮蛇咬伤易引起血清钾与心电图改变,病程越长中毒越重,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也越明显,在治疗期间注意及时防治血钾异常和心肌损害等,可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患者血清钾、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宾文凯周克兵曹昕邓立普
关键词:血清钾心电图抗蝮蛇毒血清
TyG指数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在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之间基线数据和临床生化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利用入院24h内空腹血糖(FBG)和甘油三酯(TG)结果计算TyG指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yG指数与脓毒症患者炎症指标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相关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性。结果死亡组患者心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FBG及TyG指数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而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存活组(P<0.05)。TyG指数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MAP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SOFA评分及TyG指数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yG指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10,敏感度43.8%,特异度83.7%。结论TyG指数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一个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刘成周克兵阳学风魏红江邓立普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为护生)急救护理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按抛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跟班带教,讲解科室常见仪器的使且及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抢救结束后带教老师给予总结。实验组采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我院急诊科与下属卫校护理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并于急诊科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以及医生满意度及远期效果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出科时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远期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使护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仇秋菊周克兵陈莉刘莉华
关键词: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带教
重症蝮蛇伤患者血清硫化氢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蝮蛇伤患者血清硫化氢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蝮蛇伤患者为实验组,并按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组,再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1天内及治疗第1周分别抽血2ml,肝素抗凝,分离血清后-80℃冰箱保存,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计法测血清H2S含量。选择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H2S水平及MODS情况。结果血清H2S水平为危重型患者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在对照组、轻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H2S水平越高;蝮蛇伤患者并发MODS与血清H2S水平密切相关。
周克兵邓立普
关键词:H2SMODS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5只,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所有SD大鼠喂养到第12周处死。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评价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回肠Acsl家族各基因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NAFLD模型组血清TC、TG值均明显增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P值均<0.05);尼美舒利组与NAFLD模型组比较,血清TC、TG值均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NAFLD模型组大鼠相比,尼美舒利组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回肠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NAFLD大鼠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有调控作用,提示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Acsl基因抑制NAFLD的进展。
郭珊易世杰阳学风曹婷傅念周克兵龙建武
关键词:环氧化酶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实施对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 00%高于对照组的78.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 32±1. 25) d短于对照组的(21. 35±1. 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489,P <0. 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应用。
周克兵邓立普刘成姚泓屹曹昕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
蝮蛇伤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检测蝮蛇伤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蝮蛇伤患者按照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分为干预前组、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所有患者均于人院后未做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后6、24h三个时相点采血收集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TNF-α和IL-6并分析。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蝮蛇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为危重型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对照组、轻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组、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TNF-α、IL-6水平越高;蝮蛇伤患者并发MODS与TNF-α和IL-6密切相关;抗蝮蛇毒血清可以通过中和游离毒素,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
邓立普田中秋李桂花陈坤贺承健任忠强符秋红周克兵何香华陈莉
关键词:蝮蛇伤抗蝮蛇毒血清白细胞介素-6
Bax抑制因子1对紫外线B诱导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紫外线B(UVB)诱导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系SRA01/04细胞,将BI-1过表达质粒及其空载质粒转染至SRA01/04细胞中,分别记为BI-1组、Vector组,另取不做任何处理的SRA01/04细胞作为blank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后再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分为6组(1)Control组,SRA01/04细胞不经任何处理;(2)UVB组,采用紫外线(2.0 W·cm^(-2))处理SRA01/04细胞60 min;(3)Vector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4)BI-1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5)Vector+UVB组,转染BI-1空载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6)BI-1+UVB组,转染BI-1过表达质粒的SRA01/04细胞,再经紫外线(2.0 W·cm^(-2))照射60 min。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VB照射后各组细胞中BI-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中所培养的SRA01/04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αA-晶状体蛋白呈红色荧光。随着UVB照射强度增加,SRA01/04细胞内BI-1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本研究选择UVB照射强度为2.0 W·cm^(-2)进行后续的实验。与blank组或Vector组相比,BI-1组细胞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ontrol组比较,UVB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内质网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内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细胞内GRP78、p-IRE1、p-JNK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为P<0.05)。BI-1+UVB组细胞增殖活
李湘波刘艳婷张永红蒋殊周克兵
关键词:紫外线B内质网应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