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管
  • 3篇畸形
  • 2篇血管瘤
  • 2篇先天性
  • 2篇静脉畸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悬吊
  • 1篇悬吊牵引
  • 1篇血管畸形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瘤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肿瘤
  • 1篇乙醇
  • 1篇引法
  • 1篇原卟啉
  • 1篇原卟啉IX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浜松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周兆平
  • 7篇李伟
  • 5篇林晓曦
  • 5篇马刚
  • 5篇金云波
  • 4篇胡晓洁
  • 4篇陈辉
  • 4篇王维
  • 2篇王炜
  • 2篇范新东
  • 1篇林梅绥
  • 1篇林梅绥
  • 1篇田勇
  • 1篇范兴东
  • 1篇陈达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头面颈部毛细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头面部不同类型毛细血管畸形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适合手术的23例头面颈部患者,根据病灶的面积和手术前的条件分别采用了植皮,扩张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和游离皮瓣修复等方法,并进行术后评价和随访。结...
李伟林晓曦胡晓洁马刚金云波王维周兆平
关键词:毛细血管畸形头面颈部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伴Kasabaeh—Merritt现象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和丛状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伴Kasabach—Merritt现象(KMP)的卡波西形血管内皮瘤(KHE)和丛状血管瘤(TA)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7例伴KMP的KHE和TA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分析。结果诊断为KHE5例,TA2例,均伴有血小板降低。7例均在出生后1月内发病,病灶均位于躯干或四肢。2例快速增大,2例缓慢进展,3例稳定或逐渐消退。二者病灶外观多样,典型表现为暗红或紫红色肿块或斑片。组织学上,KHE和TA均由结节状梭形血管内皮细胞团构成。区别在于KHE内皮细胞团边界不清,红细胞淤滞,含铁血黄素沉积;TA内皮细胞团界限清晰,呈弹坑样分布。口服泼尼松治疗2例,切除植皮1例,效果满意;随访观察4例,病情无进展。结论KMP病理性质为KHE或TA,前者为中间性肿瘤,具局部侵袭性,后者为良性肿瘤,二者均可部分自行退化,需与其他类型血管性肿瘤鉴别。
陈辉林晓曦林梅绥李伟金云波马刚胡晓洁周兆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瘤血管瘤
海绵状静脉畸形栓塞引流静脉硬化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单纯应用无水乙醇的硬化治疗是目前静脉畸形治疗的主流选择,但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限制了其在临床推广。目的:评价联合无水乙醇和平阳霉素的栓塞引流静脉后的硬化治疗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随访病例均接受栓塞引流静脉后的...
金云波林晓曦李伟马刚王维范兴东胡晓洁陈辉陈达周兆平
关键词:静脉畸形栓塞治疗
文献传递
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11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术前MRI特征分为局限型和侵润型。其中局限型122例,侵润型89例。均经皮直接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栓塞病灶回流静脉,然后注入博来霉素A5。术后随访12~69个月。结果 211例中有效206例(97.63%),其中60例(28.43%)症状消失,48例(22.75%)接近正常,62例(29.38%)明显好转,36例(17.06%)轻微好转,5例(2.37%)无改善。本组患者总计治疗628次,6次出现组织坏死,5次出现周围神经麻痹,10次出现色素沉着,5次出现水疱,113次出现博来霉素所致的一过性发热或恶心、食欲不振。上述所有并发症均未给予特殊治疗,均自行愈合。本组未见严重并发症,如心肺衰竭或肺纤维化发生等。结论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可成为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
金云波林晓曦李伟胡晓洁马刚陈辉范新东王维周兆平王炜
关键词:无水乙醇博来霉素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被诊断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12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7例,年龄18个月-26岁)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病灶通常是单发性,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坦或高出皮面,平均大小约5cm×6cm。表面皮肤通常有较粗的毛细血管扩张,中央或边缘发白,皮温较高。MRI、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和普通婴幼儿血管瘤相似。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结节状聚集的小的薄壁的血管和较大的通常呈星状的中央静脉,小叶内血管壁衬以“钉头样”内皮细胞,有时可见小动脉和结节内血管或结节外静脉直接交通。病灶可轻易切除,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特殊的婴幼儿血管肿瘤,认识该类疾病将有利于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金云波林晓曦马刚陈辉李伟范新东林梅绥王维周兆平王炜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
双环埋线悬吊牵引法治疗Ⅰ、Ⅱ型先天性乳头内陷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Ⅰ、Ⅱ型乳头内陷的特点,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设计双环埋线矫正乳头内陷并于术后即刻起悬吊牵引持续至少2周。结果自2006年10月到2008年4月共治疗11例(19个)先天性乳头内陷和1例(2个)乳头平坦者。随访3~18个月,术后乳头、乳晕血运良好,乳头外形满意,感觉良好。仅1例复发,再次以同样方法矫正后,效果良好。结论该方法适合矫正Ⅰ、Ⅱ型先天性乳头内陷或乳头平坦、轮廓不明显的患者,手术操作简便,可靠有效。
田勇李伟周兆平
关键词:乳头内陷悬吊牵引
对“卡-梅现象”的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卡梅现象(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的概念是在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近两年逐渐被广大学者所接受,成为主流观点。
周兆平李伟
关键词:血管肿瘤
5-氨基乙酰丙酸代谢产物原卟啉IX在葡萄酒色斑动物模型鸡冠中的积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在不同给药途径下其代谢产物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IX)在葡萄酒色斑动物模型鸡冠中的聚集、分布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治疗葡萄酒色斑的可行性。方法:以鸡冠为模型,静脉或局部真皮内注射ALA后,应用多通道光量子分析仪监测代谢产物PpIX的动态变化,组织取材切片后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pIX的分布。结果:在鸡冠组织内,ALA给药后3hPpIX出现明显聚集,分别在给药5h(静脉给药组)和4h(局部给药组)后到达高峰,静脉给药组峰值(94±15)units略高于局部给药组(73±12)units。在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中,PpIX聚集规律相似,但局部给药组的峰值(38±14)units明显低于静脉组(109±14)units。组织切片荧光检测显示PpIX弥漫性分布于真皮层中。结论:ALA的局部真皮内注射比全身给药用药量小,但能达到同样程度PpIX的积聚,有望成为葡萄酒色斑光动力学治疗的新光敏剂。
李伟周兆平桥本贤二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葡萄酒色斑原卟啉I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