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开云

作品数:78 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甜柿
  • 11篇栽培
  • 10篇山桐子
  • 10篇果实
  • 7篇板栗
  • 6篇性状
  • 6篇栽培技术
  • 6篇砧木
  • 6篇嫁接
  • 6篇表型
  • 5篇锥栗
  • 5篇基因
  • 4篇选育
  • 4篇脂肪酸
  • 4篇柿果
  • 4篇品种选育
  • 4篇亲和
  • 4篇亲和性
  • 4篇种质
  • 4篇种质资源

机构

  • 67篇中国林业科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中国林科院
  • 2篇山东省果树研...
  • 2篇保山市隆阳区...
  • 2篇浙江万寿康生...
  • 1篇福建省林业厅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保山市农业技...
  • 1篇杭州市富阳区...

作者

  • 77篇吴开云
  • 55篇龚榜初
  • 36篇江锡兵
  • 26篇徐阳
  • 12篇李纪元
  • 11篇范正琪
  • 10篇赵献民
  • 8篇李辛雷
  • 8篇田敏
  • 7篇汤丹
  • 7篇李大伟
  • 6篇陈东亮
  • 5篇翁月霞
  • 4篇费学谦
  • 3篇王劲风
  • 3篇杨旭
  • 3篇谭梓峰
  • 3篇耿青伟
  • 3篇刘明靖
  • 3篇熊春艳

传媒

  • 19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中国果树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果树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林学会经...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柿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龚榜初孙雪忠阮逸吴发荣余朝霞谭梓峰赖俊声吴开云彭佳龙
筛选出JP26、JP35号2个优质甜柿新品种,早1、早3、早103等早熟优株3株。新品种具果实大,风味好,种子少,适应性强等优点。初选出511、513、516号等3个新的优良砧木种源,表现出早期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高,苗...
关键词:
关键词: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锥栗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锥栗是我国特色果树资源,果实甜香可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本文结合锥栗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遗传多样性、栽培技术、病虫害、贮藏加工等研究对我国锥栗科研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锥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
江锡兵龚榜初吴开云赵献民
关键词:锥栗种质资源栽培病虫害贮藏
文献传递
长瓣短柱茶种子油等在2BS细胞培养中的延缓衰老效应
1998年
将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及其它木本食油经酶解处理后,以适当比例加入MEM培养液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测定各油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细胞培养传代数、细胞生长速度变化、细胞贴壁能力和细胞外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具有与橄榄油相当的延缓细胞衰老效果,其第46代细胞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的积累显著低于普通油茶油、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三油酸甘油脂组。在加入橄榄油或长瓣短柱茶种子油酶解产物组中培养的2BS细胞比加入普通茶油酶解产物组的细胞多传2代寿命。初步认为在以油酸为主要构成的食用油中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以适当比例存在对延长细胞活力有重要意义;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组在各项测试中仅次于长瓣短柱茶油与橄榄油组而依次优于普通茶油、三油酸甘油脂加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和三油酸甘油脂组,提示该部分中含有一定的延缓衰老活性成分。
吴开云翁月霞翁月霞杨婉琴费学谦
关键词:长瓣短柱茶种子油
油桐DNA快速提取以及RAPD扩增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吴开云费学谦姚小华
关键词:油桐DNA提取RAPD扩增
不同甜柿砧穗组合根系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性状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7种1年生甜柿嫁接组合,3种2年生嫁接组合和3种2年生中间砧嫁接组合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组合间存在差异性;同种砧木下(老鸦柿除外),嫁接‘次郎’或‘阳丰’的嫁接苗根系鲜质量、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优于嫁接‘太秋’或‘富有’的嫁接苗,表型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也如此;除含水率外,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地上部分鲜质量与地上部分干质量是影响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的主导因子,株高和接穗直径则是影响这些根系表型性状的重要因子;山东产君迁子和浙江柿嫁接‘富有’的2年生嫁接苗根系有衰退迹象,利用‘次郎’作中间砧可明显改善其早期生根状况。[结论]研究结果初步反应了甜柿嫁接苗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且影响或与嫁接亲和性相关。砧木根系和接穗生长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利用‘次郎’作中间砧,或可改善浙江柿、山东产君迁子嫁接‘富有’不亲和。
汤丹龚榜初江锡兵吴开云徐阳
关键词:甜柿嫁接根系中间砧
不同甜柿砧穗组合根系差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稳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甜柿27种1年生嫁接组合,3种...
汤丹龚榜初江锡兵吴开云徐阳
关键词:甜柿嫁接根系中间砧
文献传递
不同栗药模式中板栗产量与品质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为筛选高效栗药种植模式,构建板栗-覆盆子、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板栗-白芨4种栗药种植模式,并进行板栗产量与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栗药模式单株板栗及栗仁产量分别比板栗纯林显著提高10%~40%与24.31%~71.10%。板栗-铁皮石斛、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质量比板栗纯林分别显著提高19.24%、10.79%,但板栗-覆盆子模式单栗质量只相当于板栗纯林的86.10%。去除栗壳影响,各栗药模式单栗仁质量增幅加大,其中板栗-三叶青模式单栗仁显著提高42.91%。栗仁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提升,栗仁磷、钾含量分别提高34.78%~81.62%、64.37%~82.30%;栗仁钙、镁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35.64%~238.14%、36.54%~54.45%。而营养成分指标存在较大分化,栗仁可溶性总糖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反而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板栗-三叶青模式中栗仁淀粉含量比纯林提高3.51%。依据品质性状模糊分析,板栗-三叶青栗仁综合品质最佳,板栗-铁皮石斛模式栗仁综合品质反而低于板栗纯林。表明板栗-三叶青种植模式中板栗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
徐阳龚榜初江锡兵胡卫滨陈喜良吴开云孙维敏
关键词:板栗产量板栗品质
木本花卉抗逆基因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平台及应用技术研究
吴开云李纪元范正琪田敏倪穗李辛雷
针对中国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绿化等方面对优质抗寒、抗虫木本花卉的需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展山茶花和马褂木等木本花卉抗逆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平台研究,建立了山茶、马褂木等花卉的再生实验体系,根据实验推算,山茶、马褂木愈伤组...
关键词:
关键词:木本花卉遗传转化系统
甜柿幼胚抢救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柿杂种败育现象严重阻碍了甜柿杂交育种进展,幼胚抢救技术可有效地克服这个障碍。以甜柿富有、晚御所、太秋的幼胚为材料,开展培养基、柿品种、取胚时间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以太秋幼胚为材料,开展了取胚时间、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影响柿幼胚抢救的因素影响依次为培养基、取胚时间、柿品种、培养条件;2)花后45~55 d取胚抢救,胚苗成苗率极低,此后,随着胚龄增大,胚培苗成活率逐渐提高,但花后77 d取胚时,胚苗成苗率略有回落,因此长三角地区柿幼胚抢救的最适取胚时间为:花后62~69 d;3)胚苗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发育状态、成苗率、苗高、生根数上均出现差异,1/2MS+ZT(0.4 mg/L)+IBA(0.2 mg/L)+活性炭(3 g/L)+蔗糖(70 g/L)培养基中培苗发育良好,培养45 d后,成苗率为0.88,平均苗高为3.52 cm,平均生根数为2.52。
徐阳龚榜初吴开云江锡兵刘同祥汤丹孙维敏马攀滕国新
关键词:甜柿培养基
柿果生理性病害顶腐病发病规律调查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以广西、山西、陕西、云南不同树龄的涩柿品种‘恭城水柿’、甜柿品种‘阳丰’和‘次郎’为材料,调查柿果顶腐病发生时期、病害症状及落果时间,柿果顶腐病与果园立地、树龄、树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柿果顶腐病发生在柿果膨大、转色期;发病部位在果实中上部;‘恭城水柿’和‘阳丰’柿果的病害始发部位是顶部果皮或少许皮下果肉,由外而内发病,而‘次郎’是内部果肉先发病,病害由内而外扩展。‘恭城水柿’、‘次郎’病果软化速度较快,‘阳丰’软化较慢,病果集中落果时间分别为症状初现后的15、20、35 d左右;树势弱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平地柿园较山地柿园发病重;‘次郎’、‘阳丰’病果率和树体结果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895;‘阳丰’、‘次郎’病果比一般健果大,树冠上层发病较下层重,外侧发病较内部重。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柿果顶腐病病因及制定防治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邓全恩龚榜初吴开云丁榆杨勇陈学初江锡兵邱有尚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顶腐病发病规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