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岳平
- 作品数:26 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电散点图诊断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incessant atrial tachycardia,IA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回顾45例IAT确诊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的Lorenz-RR散点图特征,结合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并从中选取5例做具体分析。结果病例1中持续性IAT以不同比例下传心室(类似房扑),基础频率慢于房扑,散点集呈团块状;病例2至病例4中,反复性IAT的散点图因不同房室传导比例交替出现、形成不同RR间期而呈多分布图形,且形态多变;通过分析病例5的24 h、1 h t-RR散点图及逆向心电图,可准确得出房速的频率、发生时刻及持续时间,再结合Lorenz-RR散点图可诊断为房性并行心律。结论熟悉并掌握IAT心电散点图的分布图形特征,有利于全面确立房速发作时的心室率及房室传导的整体观,并正确评估血流动力学。
- 陈巳楣叶明才洪亚琼吴岳平曾爱萍黄卫斌
- 关键词:LORENZ散点图心内电生理检查
- 交界性心律伴1:1室房逆传3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在日常工作中P或P’波与ST段重叠常可见到,尤其是逆行性P’波常落于ST段上。落于ST段上的P’波有时容易辨认,有时必须通过分析对比才能确定。本文将通过3例P’波与ST段重叠的心电图病例进行讨论[1]。例1心电图示:PR间期1.18s,心率46bpm,RP间期0.09s。心电图诊断: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室房1:1逆传,ST-T改变。
- 马志艳吴岳平冯艳
- 关键词:交界性心律室房逆传
- 超声诊断胎儿的几种畸形
- 1998年
- 郭新华吴岳平杨兰翊林毅萍陈芳
- 关键词:胎儿畸形超声波诊断B超产前诊断
- 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分析并综合患者临床情况,研究Brugada综合征(Brs)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诊断的12例Brs住院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均行Holter检查分析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特征;根据ICD的随访资料,分析室颤发作的时间特征。结果 Holter显示,其中8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为0~80个/d,另外4例以夜间至清晨为主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并且夜间心率缓慢29次/min伴交界性逸搏心律)。9例患者置入ICD后随访6~50个月,70次室颤发作中92.8%集中在22:00~07:00。12例患者均有晕厥病史,9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速/室颤,2例有猝死家族史,随访期间2例猝死。结论 Brs患者的室速/室颤发作多集中在夜间和凌晨;伴有房性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的Brs患者室速/室颤发生率更高。确诊的Brs患者发生心悸等不适时,应全面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并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 陈巳楣吴岳平
-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事件
- 动态心电图的睡眠呼吸监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监测异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规律,从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有不同程度睡眠鼾症的136例患者同步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共筛查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97例(SAS组),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中、重度组;其余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DMS公司的第二代SAS初筛技术,分别对监测的睡眠呼吸波形,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频域指标(LF、HF)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SAS组中的24 h SDNN、rMSSD、PNN50、H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时,中、重度SAS组的L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SG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出的SAS患者病情越重,SDNN、rMSSD、PNN50、HF越低,迷走神经功能减退越明显,交感神经张力增大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 林苏华吴岳平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睡眠呼吸监测心率变异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方法对87例动态心电图(DCG)检出SMI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A组)。与66例健康对照组(B组)检测HRV中的SDNN、SDANN以及日夜间的QTV进行比较。结果SMI者HRV和QTV均显著降低,且QTV的昼夜节律性消失。结论HRV和QTV可作为冠心病SMI者判定预后的常规DCG检测指标。
- 吴岳平陈巳楣叶明才张惠媛陈永芳
-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
- 巨大J波者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巨大J波(又称Osborn波)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2年诊断的6例巨大J波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室速/室颤,6例均在住院后1周内死亡。结论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关系,死亡的风险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提高心电图J波的诊断水平格外重要。
- 林苏华吴岳平
- 关键词:心电图巨大J波
-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86例非冠心病老年人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心率震荡(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的DC值、HRV降低;HRT减弱;DC与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r=0.60)、差值均方根(rMssD)(r=0.51)、相邻RR间期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S0)(r=0.49)及TS(r=0.41)呈正相关(P〈O.05),DC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负相关(r=0.34,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DC值更为降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DC值降低,DC指标和HRV、TS指标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关。DC是老年冠心病猝死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陈巳楣吴岳平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心律失常窦性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率变异性变化的特点。方法63例行直接PTCA治疗的AMI患者,于术前、术后2h、12h、24h、48h作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术后3~6d查24h动态心电图的QT间期变异度(QTv)和心率变异性(SDNN),与36例用药物治疗组的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二组之间相对应时间段的QTd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TCA组的QTd最高值提前,QTv的昼夜节律性消失。结论QT离散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有效指标。
- 吴岳平黄波叶明才陈永芳陈巳楣
- 关键词:再灌注QT间期离散度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分析PTCAAMI昼夜节律性
-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总结其预测异位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算法。方法选取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进行多项指标分析,并统计流出道各不同部位的多项心电图指标,分析其中差异,且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部位的各种特征性指标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束支阻滞图形为区分右室流出道及与其解剖位置接近的主动脉瓣区和其他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点的最佳评判指标;右室流出道V2导联移行指数明显小于主动脉瓣区V2导联移行指数;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S幅度指数≥3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和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二尖瓣交界区;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5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结论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起源点部位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对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 薛妮娜吴岳平黄卫斌杨利娟
- 关键词:心电图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