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家胜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纤维化
  • 7篇抗肝纤维化
  • 7篇肝纤维化
  • 6篇药理
  • 5篇炎性
  • 5篇药理学
  • 5篇泻心汤
  • 4篇肾病
  • 4篇水煎
  • 4篇水煎煮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转氨酶
  • 4篇煎煮
  • 4篇教学
  • 3篇胆汁
  • 3篇胆汁酸
  • 3篇中药
  • 3篇小鼠

机构

  • 2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9篇吴家胜
  • 22篇马越鸣
  • 8篇马秉亮
  • 6篇王天明
  • 6篇崔红燕
  • 4篇沈旭华
  • 3篇王峥涛
  • 3篇顾伟梁
  • 2篇张宁
  • 2篇严东明
  • 2篇陶艳艳
  • 2篇刘平
  • 2篇石荣
  • 2篇刘成海
  • 2篇朱邦贤
  • 2篇沈云辉
  • 2篇李园园
  • 1篇张丹
  • 1篇朱恩圆
  • 1篇郭忻

传媒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成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中药材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按质量比3∶6∶1.5∶1.5∶1的比例制备而成。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中药材茵陈、白术、附子、干...
马越鸣崔红燕吴家胜马秉亮顾伟梁刘平刘成海朱邦贤王峥涛陶艳艳
槲皮素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甲基化代谢的研究
2011年
目的:考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研究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特征及酶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比较观察糖尿病状态下甲基化代谢的差异。结果:槲皮素(浓度2.6~165.5μM)在大鼠肝匀浆中甲基化代谢酶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槲皮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的甲基化代谢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4±2.6、12.0±0.7μ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440.4±27.5、307.9±5.1pmol/min/mg,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分别为35.4、25.7 ml/min/mg。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肝匀浆中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物的Vmax和CLint降低。结论:糖尿病状态降低了槲皮素甲基化代谢,可能会减慢槲皮素在体内的消除过程。
石荣马越鸣方圆圆吴家胜钟杰
关键词:槲皮素糖尿病大鼠肝匀浆
一种栀子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栀子多糖及其提取方法。所述栀子多糖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总糖含量为41‑56%,糖醛酸34‑45%,蛋白含量为7‑10%。所述栀子多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栀子药材粉碎、除脂后,加水浸提提取,乙醇沉淀,...
马越鸣吴家胜王天明方溯
文献传递
多维互动式双语药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年
双语教学是培养外向型中医药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习、学习效果几个环节入手,切实改善教学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在双语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整合第一、第二课堂,开展了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包括课堂上的互动、自学内容的互动、坐班答疑时间的互动、知识与技能的互动、线上结合线下的互动等多种形式。此外,优化了教学评价模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马秉亮马越鸣沈云辉吴家胜吴琦崔红燕顾伟梁沈旭华
关键词:双语教学药理学互动教学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由中药材大黄、黄芩、黄连按质量比2∶1∶1的比例制备而成。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中药材大黄、黄芩、黄连经过水煎煮提取,浓缩制备而成。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降低肝纤维...
马越鸣马秉亮吴家胜崔红燕
恩替卡韦对大鼠体内黄芪汤药动学的影响
2018年
目的:阐明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对黄芪汤(Huangqi Decoction,HQD)中多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汤(HQD)组,恩替卡韦与黄芪汤同时给药(ETV-HQD)组,恩替卡韦与黄芪汤间隔2 h先后给药(ETV-2h-HQD)组,每组8只。各组予以相应药物处理,给药剂量为恩替卡韦60μg/kg,黄芪汤1.2 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1周。末次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14种成分的浓度动态变化,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HQD组相比,ETV-HQD组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C_(max)和AUC降低(P<0.05);而ETV-2h-HQD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C_(max)和AUC与HQD组接近,且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的C_(max)、毛蕊异黄酮苷和甘草苷的C_(max)及AUC和芒柄花苷的AUC高于HQD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黄芪汤同时服用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暴露,但恩替卡韦药与黄芪汤间隔2h先后给药能增加部分有效成分的暴露,呈现有利的相互作用。
曾佳凯李园园吴家胜张华刘平马越鸣
关键词:黄芪汤恩替卡韦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中药材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按质量比3∶6∶1.5∶1.5∶1的比例制备而成。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中药材茵陈、白术、附子、干...
马越鸣崔红燕吴家胜马秉亮顾伟梁刘平刘成海朱邦贤王峥涛陶艳艳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术附汤抗石胆酸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2023年
茵陈术附汤(Yinchenzhufu decoction,YCZFD)是治疗阴黄证的经典方剂,可改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但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YCZFD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机制。采用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诱导的急性胆汁淤积小鼠模型,考察YCZFD给药2周对小鼠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动物实验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为:PZSHUTCM190823002。结果显示,YCZFD可降低模型小鼠血生化指标水平,改善肝细胞损伤;运用多个数据库预测YCZFD活性成分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对应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显示YCZFD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能核心靶点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白介素-6等有关,基于Metascape平台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发现YCZFD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能与其调节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胆汁分泌等相关,并运用了AutoDockTools软件对YCZFD影响的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为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采用UPLC-MS/MS方法测定小鼠肝脏中胆汁酸谱水平,显示YCZFD使模型小鼠肝脏中游离胆汁酸、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和总胆汁酸水平明显下降;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发现YCZFD干预可上调胆汁淤积小鼠肝脏法尼醇X受体及代谢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外排转运体(胆盐外排泵、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等)表达,促进胆汁酸代谢和外排,改善胆汁酸稳态,抑制NOD样受体家族3活化介导的细胞焦亡及炎症反应,改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章林聪吴家胜田甜李园园王天明马越鸣
关键词:茵陈术附汤网络药理学
消脂益肝汤用于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消脂益肝汤用于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益肝灵片,观察组患者给予消脂益肝汤,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G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BMI、ALT及GG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TC及FF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94%(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脂益肝汤用于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琚婉君吴家胜米秀华岳艳利王高强倪家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证
泻心汤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泻心汤对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并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泻心汤组及二甲双胍组,并设对照组;连续给药13周后,检测各组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G和TC)、血清胰岛素(INS)、肾功能、肾脏指数及尿蛋白,光镜、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泻心汤给药13周明显缓解大鼠多食、多饮、多尿症状,降低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尿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脂水平,改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足突融合变化。结论泻心汤有抗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和HbAlc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相关。
吴家胜陆雄马越鸣张宁
关键词:泻心汤糖尿病肾病链脲佐菌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