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CT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预后
  • 1篇震颤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震颤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癌
  • 1篇丘脑
  • 1篇曲霉
  • 1篇曲霉菌
  • 1篇曲霉菌病
  • 1篇胃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螺旋CT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吴佩军
  • 5篇汤光宇
  • 4篇赵文荣
  • 3篇李伟
  • 2篇陈云燕
  • 2篇王骐
  • 1篇冷永新
  • 1篇梁军
  • 1篇华婷
  • 1篇彭屹峰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现代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特发性震颤患者双侧丘脑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方法研究特发性震颤(ET)患者双侧丘脑的代谢物变化情况。方法:对14名ET患者和8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的双侧丘脑进行1H-MRS检查,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比值,并对患者采用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ET患者症状较明显肢体的相关侧丘脑较非相关侧丘脑的NAA/Cr值升高(1.63±0.25vs1.56±0.26),ET患者双侧丘脑感兴趣区内NAA/Cr值较对照组双侧丘脑NAA/Cr均值升高(1.63±0.25vs1.49±0.3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患者双侧丘脑并未发现神经元损伤丢失现象,其在该病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佩军王骐李伟赵文荣彭屹峰汤光宇
关键词:特发性震颤丘脑磁共振波谱
动态增强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18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5例,肝总管加左(右)肝管7例,左(右)肝管6例;平扫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和8例(44.4%),T2WI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10例(55.6%)、6例(33.3%)、2例(11.1%);动态增强动脉期强化5例(27.8%),门脉期强化17例(94.4%),延迟期强化5例(27.8%)。远端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3例(72.2%)扩张的胆管近端呈“笔尖样”变细、僵硬。结论动态增强MR 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扩张的胆管近肿块处为“笔尖样”变细、僵硬有助于癌肿鉴别诊断。
赵文荣吴佩军刘勇汤光宇
关键词:胆管癌磁共振成像
肺曲霉菌病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的影像特征,增强对肺曲菌球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肺曲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经病理证实为PA的螺旋CT主要表现包括渗出性病变(7/12)、薄壁空洞形成(7/12)伴"球中球"征象(空洞内可移动肿块及半月形空气征)(4/12)、多发结节(蜂窝状改变中见小团块密影)(5/12)、肿块样浸润灶伴"晕轮征"(软组织肿块,边缘可见"晕轮征")(3/12)。结论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但认识其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相应某些特点的征象,有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陈云燕赵文荣吴佩军李伟汤光宇
关键词:CT
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 5 8例胃癌的CT表现 ,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 ,将CT表现与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比较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的病变全貌 ,同时能良好地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腹部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本组胃癌CT诊断准确率为 10 0 %。结论 完整的CT检查能准确诊断胃癌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同时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
梁军王骐李伟冷永新吴佩军汤光宇
关键词:CT胃癌预后
肾透明细胞癌CT表现与病理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点,将其术前CT影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T平扫显示病灶密度不均匀,呈等、低或高密度影。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交界期时的病灶轮廓最清晰,且与周围实质的对比度最佳。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含丰富血窦,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钙化、囊性变。9例肿瘤出现假包膜。结论螺旋CT是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手段,明确肿瘤的组织学亚型对于判断预后和测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吴佩军李伟华婷陈云燕赵文荣汤光宇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螺旋CT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