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若涵

作品数:3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散文
  • 12篇文学
  • 6篇论语派
  • 4篇随笔
  • 4篇文类
  • 3篇代文
  • 3篇学史
  • 3篇杂文
  • 3篇女性
  • 3篇文化
  • 3篇文人
  • 3篇文学史
  • 3篇文学研究
  • 3篇现代文
  • 2篇学术
  • 2篇学术随笔
  • 2篇隐逸
  • 2篇杂文学
  • 2篇战时
  • 2篇中国散文

机构

  • 35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6篇吕若涵
  • 2篇高鸿
  • 1篇吕若淮

传媒

  • 9篇福州大学学报...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东南学术
  • 2篇东吴学术
  • 1篇文学评论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华文文学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三峡论坛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三十年代论语派小品文的文化理念被引量:3
2001年
30年代论语派作家的小品文创作表现出现代性的文化理念:一,以个人的言志对抗集团的载道,赋予小品文消解中心话语的现代内涵;二,小品文主体意识从英雄和布道者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庸常人生和人情物理;三,以“谈话风”文体体现对某种话语霸权的疏离与反拔。论语派小品又创作的文化理念涵容了现代自由主义者深刻的文化隐喻。
吕若涵
关键词:论语派小品文文化理念
中西现代文类理论中的“散文”界说
2015年
回顾梳理西方现代散文文类的理论流变、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对散文文类所进行的古今融合、当代学界对散文文类的理论自觉与探索等,可以发现散文文类的发生与发展,由于文学传统不同,中西方有相近也有相异之处。因此在讨论究竟什么是"散文文类"时,既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文类概念,也不可能全盘复归中国"文章学"体系。
吕若涵
关键词:散文文类界说
文类研究:百年散文研究的新思路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对近年来欧美随笔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加以述评。本文认为,中国百年来的"现代散文"如何定义自己,能否代表文学的"现代本质",是文类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借鉴西方文类研究理论,将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理论研究走向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吕若涵吕若淮
关键词:随笔文类中国现代散文
论文题目:“论语派”论
2001年
吕若涵
关键词:论语派文学流派中国现代文学史左翼文学文学派别题目
学术随笔:在学术与文学之间——以闻一多《唐诗杂论》为中心的考察
一现代学术转型期的论学文章清末民初新学迭兴,在变法、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中,学术变革同时展开。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等作为新一代学人,既深悉"古董式之学术",也受现代学术洗礼,代表着晚清新学的成就。五四...
吕若涵
文献传递
反讽、渴望与思想——近十年散文创作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论辩性的"闲话"、文学批评与思想随笔,在最近十年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和传播途径;20世纪西方文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对于作家革新散文形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散文的变革以及文类空间的拓展,则仍需要更有力的理论与批评的介入。
吕若涵
关键词:散文思想随笔文类
论语派散文的精神意象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20世纪 30年代论语派作家主体心境的改变 ,使其散文内容呈现两种取向 :其一 ,以旁观者的隐逸与超脱达到对人情物理的体味与观照。其二 ,以适世者的世俗情怀 ,探取日常的人生经验。前者接续了传统文化中的隐士与名士趣味 ,后者散发浓厚的现代都市感兴。论语人的适世情怀 ,终其极是面对人的内心困境所寻找的规避方式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家对自我人格力量的深度抉发。
吕若涵
关键词:散文论语派
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从林语堂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被引量:10
2002年
九十年代中期大众文化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闲适文学的热情 ,文化交流的日益颇繁、林语堂的文化身份更加惹人注目。人们对文化碰撞中产生的困惑司空见惯 ,对文化身份的探讨也在蔓延展开。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追溯林语堂的文化身份 ,有助于我们直面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等问题。
高鸿吕若涵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文化差异
“论语派”研究论纲被引量:1
2001年
思维方式的单一 ,理论资源的匮乏 ,以及不愿或不能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全部资料 ,导致“论语派”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情形。现提出以现代性的反思者为“论语派”定位 ,以文化批判视角讨论“论语派”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生态的互动关系 ,以文学审美立场揭示“论语派”的价值系统、符号系统。
吕若涵
关键词:论语派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价值体系社会批评感情
现代性个人主体的坚执——论1930年代周作人及论语派的政治思想理念被引量:4
2002年
吕若涵
关键词:论语派隐逸复古文人国民党妥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