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飞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种植体
  • 4篇牙种植
  • 4篇牙种植体
  • 3篇缺损
  • 3篇细胞
  • 3篇骨缺损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珊瑚羟基磷灰...
  • 2篇龋齿
  • 2篇周骨缺损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羟基磷灰石类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磷酸钙
  • 2篇磷酸钙类
  • 2篇磷酸三钙
  • 2篇口腔
  • 2篇骨疾病
  • 2篇骨界面

机构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吕晓飞
  • 9篇彭诚
  • 3篇赖红昌
  • 2篇庄龙飞
  • 2篇顾汉卿
  • 2篇张志勇
  • 2篇万荣欣
  • 1篇乔士冲
  • 1篇李立军
  • 1篇崔江涛
  • 1篇蒋楠
  • 1篇邓澍
  • 1篇杨洁
  • 1篇马明
  • 1篇陈玉宁
  • 1篇姜焕焕
  • 1篇刘鑫
  • 1篇田俊清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探讨黄芩-厚朴治疗龋病的作用机制
2023年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厚朴治疗龋病的作用机制.从TCMSP中对黄芩-厚朴的药物成分及对应靶点进行研究,并通过Uniprot统一基因名称.使用Gene Cards、OMIM、Dis Genet获取龋病靶点,使用venny 2.1获取交叉靶点.使用STRING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metscape用于GO和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建立大鼠龋模型,用黄芩-厚朴汤局部治疗.检测核心靶蛋白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发现黄芩-厚朴中32种有效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作用于31个疾病靶点,其中黄芩素、β-谷甾醇、豆甾醇、金合花、木质素、桉叶油素是核心成分,IL-6、AKT1、TNF、MMP9、VEGFA是最重要的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与重叠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是炎症、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如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膜筏、进入管腔微区、细胞质膜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质二聚化、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黄芩-厚朴主要参与AGE-RAGE、TNF、IL-17、MAPK、JAK-STAT、HIF-1、VEGF、PI3K/AKT、凋亡等信号通路.黄芩-厚朴治疗后大鼠血清中IL6、AKT1、TNF、MMP9、VEGFA含量均升高.综上所述,黄芩-厚朴主要调控AGE-RAGE、TNF、IL-17、MAPK、JAK-STAT、HIF-1、VEGF、PI3K/AKT、凋亡等信号通路中的IL6、AKT1、TNF、MMP9、VEGFA等疾病靶点,干预酶活性、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从而治疗龋病.
吕晓飞蒋楠彭诚
关键词:龋齿网络药理学
纯钛表面TiN/Ag多层复合结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的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在钛种植体表面建立一种能促进细胞早期黏附增殖、分化且无细胞毒性抑菌效果明显的界面至关重要。目的:在纯钛种植体材料表面制备Ti N/Ag多层复合结构涂层,分析其抗菌性能及对MC3T3-E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酸蚀喷砂技术及多弧离子镀技术在光滑纯钛表面制备Ti N/Ag多层复合结构。取生长状态良好的MC3T3-E1细胞,分别接种于光滑钛片、酸蚀喷砂钛片及载Ti N/Ag多层复合结构钛片表面,接种后24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及细胞活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接种后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毒性分级。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滴加于光滑钛片、酸蚀喷砂钛片及载Ti N/Ag多层复合结构钛片表面,16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光滑组细胞呈两极或三极的纺锤状结构,F-肌动蛋白和丝状伪足表达量较少;酸蚀喷砂组与载银涂层组细胞分散附着排布,方向不同,并形成大量丝状伪足,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细胞铺展较充分,F-肌动蛋白明显高表达,肌动蛋白纤维较粗;(2)扫描电镜显示,光滑组细胞黏附与铺展不够充分;酸蚀喷砂组、载银涂层组细胞铺展黏附良好,铺展大,细胞状态较好;(3)CCK-8实验显示接种72 h后,载银涂层组细胞生长良好,增殖明显,细胞毒性为1级;(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光滑组和酸蚀喷砂组钛片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良好,载银涂层组钛片表面细菌出现大面积死亡;(5)结果表明,Ti N/Ag多层复合结构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及抗菌性能。
马明万荣欣吕晓飞褚珊珊李立军顾汉卿彭诚
关键词:牙种植体细胞生物学
后牙区倾斜种植修复后不同设定受力下骨界面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背景:因下颌后牙单颗牙缺失受条件所限,常规轴向种植难以实现。针对此问题,有学者采用倾斜种植技术结合角度基台进行修复,但对于倾斜种植用于后牙区及倾斜种植角度设计的安全性目前相关研究有限。目的:对下颌后牙区进行不同角度的偏舌侧倾斜种植修复,分析在相同动态载荷下种植修复后的骨界面生物力学。方法:借助于锥形束CT、DICOM等多种软件联合应用,建立下颌后牙区舌向不同倾斜角度的种植体冠修复模型,冠优化设计,对冠模拟磨牙咀嚼周期施加动态载荷,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对各界面的应变、应力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在轴向种植和种植体偏舌侧倾斜5°、10°时,在咀嚼周期的垂直向、颊偏舌与轴呈45°、舌偏颊与轴成45°3种受力状态下,骨界面应力最大值为53.8 MPa,应变最大值为2 671微应变;(2)当种植体偏舌侧倾斜15°时,此模型种植体尾部边缘接近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骨界面在各个受力状态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均明显大于其余种植角度;(3)当种植体偏舌侧倾斜20°时,种植体尾部边缘已越过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与皮质骨发生接触,由皮质骨对种植体尾部形成支撑,骨界面应变、应力较小。并且,此研究应力集中的部位均在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皮质内,而松质骨内的应力值较小,应变最大值可出现在骨界面与种植体颈部或尾部接触部位;(4)通过此模型分析研究,可以在下颌后牙区行10°以内的偏舌侧倾斜种植,并且倾斜种植应避免使种植体尾部边缘位于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
刘丽萍吕晓飞邓澍彭诚
关键词:牙种植体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种植体表面活化修饰对其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种植体表面化学活化处理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成年Beagle犬,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术,在下颌第三前磨牙(P3)和第一磨牙(M1)部位常规制备直径2.8mm、深10mm的孔洞,其冠方5mm区域进一步扩孔制备成直径5.3mm的种植窝。每侧下颌骨植入直径3.3mm、长10mm的modSLA(化学活化大颗粒喷砂酸蚀)和SLA(大颗粒喷砂酸蚀)种植体各1颗,形成种植体冠方深5mm、宽1mm的环形骨缺损。双侧共植入4颗种植体,采用非埋入式愈合方式。术后2周、4周和8周时收获含种植体的骨组织标本,制成切片后,经苦味酸品红染色,检测骨结合率(BIC%)、新骨填充率(NBF%)以及新骨与种植体接触的最冠方水平至缺损底部的距离(B-D)。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3个时间段内,2组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域皆有新骨生成,新骨形成始于缺损区的根方和侧方骨壁。2周和4周时,modSLA种植体的BIC%、NBF%和B-D值显著高于SLA种植体的相应指标值(P<0.05);8周时,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学活化表面处理方式有利于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早期骨愈合。
吕晓飞庄龙飞刘鑫张志勇赖红昌
关键词:牙种植体骨缺损组织学分析
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感受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骨结合牙种植体周围骨内神经末梢的分布特点,研究种植体潜在本体感觉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非负载种植体外周神经反馈通路重建的程度及时效过程。方法:雄性Beagle犬3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一磨牙,拔牙窝愈合3个月。设计植入12颗骨内种植体,每只犬4颗作为一组,分为种植后1周组、种植后6周组和种植后12周组。采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对种植体施加电脉冲刺激,并利用Chart5 For Windows软件同步记录刺激种植体诱发的下牙槽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曲线图。同期处死动物,收集种植体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期内种植体留存率为100%。不同时间组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比较显示,在不同刺激强度下,植入6周和12周的种植体诱发的神经动作电位幅值无显著差异,而植入1周的种植体诱发的神经动作电位幅值明显小于前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组织学观察证实,各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均存在少量神经末梢结构。结论: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存在少量神经末梢结构,这些神经元能够对施加在种植体的刺激信号产生应答,进而诱发动作电位沿下牙槽神经传导至中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种植体的本体感受功能。非负载生理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神经纤维的改建具有明显时效性。
乔士冲吕晓飞庄龙飞姜焕焕张志勇赖红昌
关键词:牙种植体动作电位动物模型
调控种植体骨整合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22年
目前种植修复已成为临床中治疗牙齿缺失的首选方案,种植义齿行使功能的基础是良好的种植体骨整合。骨整合是一个精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一系列变化,对其深入研究有利于新型种植体的研发,提高种植成功率。综述了种植体骨整合的生物学过程及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s)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等骨整合相关信号通路,为种植体性能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吕晓飞杨洁
关键词:种植体骨整合信号通路
种植体结构改变对种植体-骨界面皮质骨区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效应是骨吸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模仿天然牙周膜的新结构种植体或可改善其界面应力的分布情况。目的:探讨不同的咬合负载条件下,改变传统种植体内部结构对种植体-骨界面皮质骨区应力分布、峰值的影响,为新结构种植体的优化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新结构的种植体(模型A)与无螺纹的传统柱状种植体(模型B)的数字模型,采用Ansys软件分析在相同骨质及相同受力环境下种植体-骨界面皮质骨区应力峰值、应力带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垂直加载时,模型A在不同受力大小时应力峰值均较模型B降低17.54%;45°加载时,模型A应力峰值较模型B降低(2.59%),模型B的高应力区向颊侧集中趋势明显。咀嚼模拟加载时,模型A的应力峰值均较模型B低,其差值在施力方向与种植体轴向夹角(β)等于12°时最大(0.353 2 MPa),在β>12°后逐渐减小;并且模型A在促进骨组织生长最适应力峰值、维持骨组织健康应力峰值两个量化指标中,均比模型B适用角度范围大(A:0°-28°,0°-58°;B:0°-24°,0°-56°)。提示优化设计种植体结构的改变可改善种植体-骨界面皮质骨区的应力分布,降低应力峰值,可在更大范围内降低骨皮质吸收的风险。
童乘皓吕晓飞彭诚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种植体骨皮质
口腔种植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种植牙以其舒适美观,咀嚼功能好,保护天然牙等优点,逐渐被广大的缺牙患者所认可。但患者往往对种植手术过程存在心理恐惧,对种植修复疗效期望值较高,对将来种植义齿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将我科72例行牙种植修复手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田俊清陈玉宁彭诚吕晓飞
关键词:种植牙手术护理
TiN涂覆的 Ti-6Al-4V注入Cu^(2+)后的抑菌性与细胞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在TiN涂覆的Ti-6Al-4V表面分别注入一定剂量的Cu^(2+)或Ag^+,研究并对比所注入表面的抑菌性和细胞相容性。将L929细胞分别接种于4种材料上:空白对照组——Ti-6Al-4V(钛合金组),阴性对照组——TiN涂覆的Ti-6Al-4V(TiN组),阳性对照组——TiN涂覆的Ti-6Al-4V表面注Ag(注Ag组),实验组——TiN涂覆的Ti-6Al-4V表面注Cu(注Cu组)。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的骨架形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铺展黏附,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滴到各组样品表面,24 h后通过活菌铺板计数法观察材料表面活菌的菌落数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细菌黏附、形态。接触角检测材料亲水性,XPS检测材料表面元素组成,ICP-MS检测材料目标元素离子析出量。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注Ag组和注Cu组细胞较为密集,黏附、铺展充分,可见板状伪足与丝状伪足。CCK-8:接种1、3、5天后,注Ag组和注Cu组细胞与钛合金组以及TiN组相比增殖明显,证明这两组材料没有明显毒性。活菌铺板计数:注Cu组和注Ag组菌落少,抑菌率分别为91%±2%和87%±2%。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注Cu组和注Ag组的细菌比钛合金组和TiN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少。细胞壁完整性被破坏,部分细菌破碎。研究表明,TiN涂覆Ti-6Al-4V表面注Cu和注Ag均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抑菌性。
褚珊珊万荣欣吕晓飞顾汉卿彭诚
关键词:TI-6AI-4V细胞相容性
珊瑚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用于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与β-磷酸三钙(β-TCP)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3个月愈合期后,在每侧下颌骨选择4个拔牙位点常规制备种植窝,然后于其冠方制备宽1~1.25mm、深5mm的环形骨缺损,每侧各植入4颗种植体,冠方骨缺损区分别按血凝块充填、植入CHA和β-TCP材料3种方式处理,非埋入式愈合。分别于术后4、12和16周处死动物,收获含种植体的骨组织标本制成硬组织切片,测算新骨与种植体接触的最冠方水平至缺损底部的距离(B-D),缺损区种植体骨结合率(BIC%),缺损区内新生骨面积百分比(NFB%)及未降解骨替代材料的面积百分比(RBS%)。结果:术后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炎症。植入4、12周时,3组种植体B-D、B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β-TCP组种植体B-D、BIC%值高于CHA组(P<0.01)。在12、16周时,CHA组的RBS%值高于β-TCP组(P<0.01);16周时,β-TCP组的NFB%值高于CHA组(P<0.01)。结论:β-TCP较CHA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β-TCP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更具优势。
吕晓飞彭诚赖红昌崔江涛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磷酸钙类骨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