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特大地震是过去50年间在俯冲带发生的第三大地震。其破裂开始于锡默卢岛西北部30~40km深处(Lay et al,2005),传播1300km至安达曼群岛北部(Ammon et al,2005)。这次大地震是由俯冲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上部的巽他板块之间界面的突然滑动引起的(Rhie et al,2007;Vigny et al,2005)。尽管俯冲界面结构的详细认识对于确定大型逆冲地震潜在源非常重要,但是,目前为止可用的数据(Henstock et al,2006;Sibuet et al,2007;Dewey et al,2007;Engdahlet al,2007)还无法提供这样的信息。本文展示了震源区一条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其展布从深海平原向下延伸到弧前下面40km。地震数据显示,俯冲地壳和大洋莫霍面(地壳-地幔边界)被陆向倾斜的逆冲断层损坏并移位,意味着此大型逆冲断层目前位于大洋地幔内。我们对增生楔前缘的活动逆冲断层成像,其特点与陡峭倾斜面上的逆冲型余震一致。我们的观测结果表明,是壳幔间的强耦合导致地幔岩石脆性破裂,从而引发此次异常大的地震。
S. SinghH. CartonP. TapponnierN. D. HanantoA. P. S. ChauhanD. HartoyoM. BaylyS. MoeljopranotoT. BuntingP. ChristieH. LubisJ. Martin王新洋阮爱国(校)吕春来
洋中脊轴上的热液循环影响岩石层及上覆海水的化学性质,供养着化合生物群,也是岩石层向海水传递热量的媒介(Slater et al,1980;Stein and Stein,1994;Elderfield and Schultz,1996)。通常认为这个系统中的热液流起源于洋中脊扩张轴处,并由一些离扩张轴较远的断层补给(Lowelletal,1995;Kelley et al,2002;Fisher,2003),但热液系统的结构和规模通常不能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由地球物理条件约束的热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推断得到的(Johnson et al,1993;Dunn et al,2000;Lowell and Yao,2002)。使用发生的微震也许能通过揭示热裂缝区说明热液的流动路径,在这些裂缝区域冷水从地壳热岩石中获得热量,另外,一些由岩浆及构造应力作用造成的裂隙增大了这些区域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本文指出,东太平洋海隆上得到很好研究的热液喷口场之下的震源群集于一小尺度轴向不连续面附近的垂向管状区域和轴向岩浆房正上方的带内。该浅层管状群集相对于这一段洋脊上热液喷口的分布和温度的位置表明,热液补充量集中在那里是构造破裂引起渗透的结果。另外,我们把位于岩浆房上方的地震带解释为热液破碎区,这表明热液循环可能强烈地沿洋脊轴分布。我们认为,说明热液单元横跨轴走向分布和补给带离轴发散分布的模型可能不适用于快速扩张的东太平洋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