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秀娟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竹笋
  • 4篇麻竹
  • 4篇麻竹笋
  • 3篇色谱
  • 3篇腌制
  • 3篇相色谱
  • 2篇大叶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有机酸
  • 2篇色谱法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PCR-DG...
  • 1篇蛋清
  • 1篇蛋清蛋白
  • 1篇多酚
  • 1篇多酚类
  • 1篇多酚类化合物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作者

  • 8篇叶秀娟
  • 7篇郑炯
  • 4篇阚建全
  • 3篇夏雪娟
  • 1篇张甫生
  • 1篇李婷婷
  • 1篇索化夷
  • 1篇任旺
  • 1篇吴金松
  • 1篇郑优
  • 1篇李冠楠
  • 1篇汪学荣
  • 1篇陈厚荣
  • 1篇林茂
  • 1篇黄艳斌
  • 1篇陈超
  • 1篇卢婷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泡蒜中的有机酸被引量:5
2014年
建立了 HPLC 同时测定泡蒜中有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泡蒜中有机酸含量测定的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Aq(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 磷酸氢二铵(pH 2.5)和甲醇溶液,流速0.6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酒石酸等6种有机酸可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测定。该方法各种酸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0 m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精密度检测 RSD 为0.07%-0.36%(n=5),重复性检测 RSD 为0.43%-4.64%(n=5),回收率为96.25%-105.57%。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泡蒜成品中有机酸的同时测定。
叶秀娟郑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机酸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将多媒体与PBL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媒体与PBL教学法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多媒体与PBL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这是一条培养食品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张甫生叶秀娟郑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食品专业实践教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永川豆豉中的6种有机酸被引量:9
2014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永川豆豉中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柠檬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确定永川豆豉中6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Aq(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氢二铵(pH 2.5)和甲醇溶液,流速0.6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上述6种有机酸可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测定。该方法各种酸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0 m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07%~0.36%(n=5),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04%(n=5),回收率在94.89%~104.28%之间。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永川豆豉中6种有机酸的同时快速测定。
叶秀娟郑炯索化夷阚建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机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腌制麻竹笋中乳酸乳球菌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定量监测6 g/100 m L盐质量浓度腌制麻竹笋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动态变化。经乳酸乳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提取、标准阳性质粒制备、标准曲线绘制、各时期竹笋腌制发酵液中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和乳酸乳球菌qRTPCR特异性扩增,对腌制液中乳酸乳球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0-63 d),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乳球菌含量逐渐升高,在腌制14 d时达到最大值(4.63×10^8 copies/μL),与0 d(2.41×10^2 copies/μL)相比增加了6个数量级,而后浓度缓慢降低,在腌制63 d时浓度为5.02×10^6 copies/μL。qRT-PCR技术为定量监测腌制麻竹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条可靠、快速的有效途径。
夏雪娟郑炯叶秀娟吴金松阚建全
关键词:腌制实时荧光定量PCR乳酸乳球菌
麻竹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4种不同溶剂提取麻竹笋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多酚类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60%甲醇、50%乙醇、30%丙酮、乙酸乙酯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分别为4.94、4.85、4.47 mg/g和2.22 mg/g。4种溶剂提取的麻竹笋多酚类化合物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4-对羟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乙腈、乙酸、1,2,3,5-四羟基环己烷、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吡喃和丙酮醇等,而提取物中的挥发性酚类物质主要为邻苯二酚和3-甲基邻苯二酚。
任旺叶秀娟李婷婷郑炯
关键词:麻竹笋多酚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PCR-DGGE技术分析腌制麻竹笋中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对盐质量浓度5 g/100 m L和19 g/100 m L腌制麻竹笋的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DNA提取、巢式PCR、DGGE电泳和克隆测序后,从低盐质量浓度(5 g/100 m L)腌制笋中分离出4条明显的亮带,经鉴定分别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从高盐质量浓度(19 g/100 m L)腌制笋中分离出5条明显的亮带,经鉴定分别为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未得到培养的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低盐腌制笋的优势菌多为益生菌,而高盐腌制笋的优势菌则多为抗性较强的菌。基于16S r DNA的PCR-DGGE技术为分析腌制麻竹笋中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条可靠、快速的有效途径。
郑炯夏雪娟叶秀娟林茂阚建全
关键词: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纳米SiOx/蛋清蛋白复合膜的制膜工艺研究
2012年
以蛋清蛋白为原料,添加纳米SiOx、增塑剂、增强剂、交联剂,用流延法制备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级复合膜,研究了其制膜工艺及参数。结果表明,纳米SiOx/蛋清蛋白复合膜制膜的最佳工艺及参数为:8%蛋清蛋白加水溶解,加入0.1%纳米SiOx,超声分散均匀,加入0.3%增塑剂、0.55%增强剂和0.7%交联剂,水浴加热搅拌,同时加入0.06%的食用消泡剂对膜液进行消泡,在90W的功率下超声脱气30min,在涂有0.05mL/100cm2吐温80的塑料板上流延成膜,在60℃下热风干燥3.0h,揭膜,贮存。在最佳工艺下膜的性能为:拉伸强度(3.68±0.046)MPa,断裂伸长率57.2%±0.361%,水蒸气透过系数(4.84±0.436)g·mm/(m2·d·kPa)。
郑优黄艳斌陈超叶秀娟卢婷陈厚荣汪学荣
关键词:蛋清蛋白纳米SIOX可食性膜制膜工艺
麻竹笋腌制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麻竹笋腌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微生态演变情况,采用细菌16S r DNA的V3可变区的PCRDGGE技术监测6%Na Cl腌制麻竹笋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的动态变化。经发酵液中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巢式PCR、二次DGGE、切胶回收、测序及序列比对,共得到10条明显条带,分别鉴定为绿色气球菌、乳球菌属、食窦魏斯氏菌、魏斯氏菌属、噬甲基菌属、嗜盐嗜碱菌属、未培养细菌、乳球菌属、乳酸乳球菌、厌氧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其中,发酵前3 d优势菌为绿色气球菌,7 d后优势菌为食窦魏斯氏菌和乳酸乳球菌。
夏雪娟李冠楠叶秀娟阚建全郑炯
关键词:PCR-DGGE细菌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