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健康
  • 4篇代谢
  • 4篇腰臀
  • 4篇腰臀比
  • 4篇腰臀比值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糖耐量
  • 3篇体检
  • 3篇综合征
  • 3篇健康促进生活...
  • 2篇血症
  • 2篇抑郁
  • 2篇抑郁障碍
  • 2篇脂血症
  • 2篇中老年
  • 2篇糖耐量异常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体检人群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叶敏
  • 8篇卞苏环
  • 6篇蓝薇
  • 6篇李粉玲
  • 5篇王英蓉
  • 4篇王小花
  • 4篇刘颜
  • 4篇吴远
  • 4篇张献共
  • 4篇朱翠凤
  • 3篇戴亚丽
  • 3篇陈霞
  • 3篇黄皿
  • 3篇杨林
  • 3篇宁洁
  • 2篇张帆
  • 2篇陈说
  • 2篇陈恒娇
  • 2篇吴佩娴
  • 1篇郑绮雯

传媒

  • 6篇国际护理学杂...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内科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nder健康促进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及糖脂代谢等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体检发现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干预组患者以Pender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改变生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血压、体质指数(BMI)、糖脂代谢的改变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DBP、SBP、TG、TC、FPG水平均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的BMI、LDL-C水平降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DBP、SBP、BMI、TG、TC、HDL-C、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组患者生活方式量表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能有效改善或者延缓MS患者的病情发展,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值得推广应用。
李粉玲谢蓉芝叶敏蓝薇黄皿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及4周、12周给予汉密尔顿(HAMD)评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干预后第4周、12周,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王小花宁洁叶敏黄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障碍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及治疗3个月后给予汉密尔顿( HAMD)评分,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第4周起,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王小花宁洁叶敏黄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障碍护理
中老年人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内脏脂肪面积(VFA)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特诊门诊所有中老年体检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完善问卷调查,并完成体格检查,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应用彩超测定IMT,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VFA异常组,男50例(68.49%),多于女23例(31.51%);VFA异常组和正常组比较,性别、年龄、收缩压、HbA1C、FINS、HOMA-IR、Lp-PLA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VFA与年龄、FINS、HOMA-IR、TC、TG、LDL-C、Lp-PLA2、BMI、WHR、IMT(r=0.166、0.290、0.389、0.259、0.344、0.698、0.505、0.858、0.714、0.693,均P<0.05)呈正相关;将VFA、BMI、WHR分别与IMT比较,均呈正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相关系数比较,VFA=0.693>BMI=0.558>WHR=0.5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FA、HOMA-IR、TG、LDL-C、Lp-PLA2是影响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内脏脂肪堆积,VFA较常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IMT的增加关系更紧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以炎症反应为基础,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机制。
蓝薇谢帆慈戴亚丽陈霞张季声叶敏刘佳
关键词:中老年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细菌培养及套管消毒方法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消毒前后主要细菌及致病菌菌株分类,比较气管套管消毒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10例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管内套管消毒前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分别采用煮沸消毒20min、30min,75%乙醇、2%戊二醛、3%过氧化氢(H2O2)分别浸泡消毒20min、30min。四种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两组消毒时间段进行消毒效果对比。结果消毒前采样62例次做细菌培养,培养出18个菌种89例菌株,无培养出细菌6例。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占80%,P〈0.05。经煮沸消毒、75%乙醇、2%戊二醛、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四种消毒方法比较,经20min煮沸消毒和浸泡消毒后,75%乙醇浸泡消毒分别与煮沸消毒、3%H2O2、2%戊二醛浸泡消毒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0min消毒后,四种消毒方法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内套管消毒前细菌培养致病菌大大高于非致病菌,采用煮沸消毒20min、3%过氧化氢、2%戊二醛浸泡消毒20min、75%乙醇浸泡消毒30min均可达到良好消毒效果。从高效、安全、低成本角度首推3%过氧化氢。
蓬勃卞苏环杨冬艳张杰叶敏
关键词:气管切开细菌培养内套管消毒
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重指数与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腹部B超、血脂等检测,并按腰臀比值、体重分层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27.9%,超重者患病率为21.6%,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24.8%。高脂血症患病率为55.25%(男性:63.89%,女性:39.78%),脂肪肝患病率为21.19%(男性:28.09%,女性:8.84%)。中心性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P〈0.01)。中心性肥胖的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外周肥胖(P〈0.01)。中心性肥胖与外周肥胖都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肥胖、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重指数都可作为脂肪肝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重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进行可明显提高脂肪肝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卞苏环朱翠凤刘颜叶敏吴远张献共
关键词:腰臀比值体重指数高脂血症脂肪肝
深圳医院中老年体检人群糖代谢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中老年人群糖代谢、糖尿病患病及控制状况,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中老年人员2 206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患病及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体检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4.80%,所有体检者的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分别为69.08%、16.00%、78.60%,男性及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患者糖尿病患者患病及控制情况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BMI指数、饮酒等;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率更高;BMI≥24 kg/m^2体检人员的患病率较高;BMI≥24 kg/m^2及饮酒的体检者的治疗率、知晓率较低。结论我院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较高,控制状况较差,文化程度、家族史、BMI、饮酒等为影响患病及控制情况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重对糖尿病的预防,注重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蓝薇陈霞叶敏李伏娥王英蓉谢帆慈
关键词:中老年糖代谢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体检
43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糖耐量异常(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以下简称“IGT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为临床进一步预防糖耐量异常的发生及控制其发展,探讨其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lifestyleprofile,HPLP)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本院430例IGT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总体得分为(133.06±19.89)分,良好以上占62.32%,良好以下占37.68%。条目平均总得分为(2.56±0.38)分;各维度平均得分依次为:人际关系(25.44±4.51)分、自我实现(25.42±4.60)分、营养(24.84±4.13)分、健康责任(20.61±4.17)分、压力管理(19.85±3.83)分、运动锻炼(16.90±4.88)分。结论医务工作者应指导IGT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积极应对压力的技巧,使其身心健康保持最佳水平,预防糖耐量异常的发生及控制发展,防止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从而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卞苏环王英蓉叶敏李粉玲杨林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对初诊甲亢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标记物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初诊甲亢患者药物抗甲亢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例共32例为研究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检者30名作正常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以及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组患者血清ALP、钙、β-CTX、N-MID、PIN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血清ALP、钙、β-CTX、N-MID及PI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组相比,N-MID和PINP仍升高(P<0.05)。甲亢组较正常对照组股骨颈BMD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MD明显升高(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组治疗后的BMD仍显著降低(P<0.05)。PINP、β-CTX与FT3、N-MID与FT4均呈正相关,与TSH均呈负相关(P<0.05);N-MID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积极抗甲亢治疗可有效降低骨形成和骨吸收标记物水平,预防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吴佩娴张帆蓝薇戴亚丽陈说郇婕叶敏
关键词:甲亢骨质疏松骨密度
腰臀比值和体质指数在风险预测代谢综合征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7,9%、21.6%、24.8%、55.2%、10.7%、7,9%、13,1%。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朱翠凤卞苏环刘颜叶敏陈恒娇韩巍吴远张献共
关键词: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代谢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