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国扬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8篇俯冲
  • 8篇俯冲带
  • 4篇地震波
  • 4篇震波
  • 3篇深源
  • 3篇深源地震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地幔
  • 2篇地幔间断面
  • 2篇有限元
  • 2篇伪谱法
  • 2篇间断面
  • 2篇波速
  • 2篇波速异常
  • 1篇地震学
  • 1篇有限元数值模...
  • 1篇粘弹性
  • 1篇震相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作者

  • 9篇叶国扬
  • 8篇宁杰远
  • 6篇楼小挺
  • 2篇毛兴华
  • 2篇景志成
  • 2篇王曙光
  • 2篇刘平江
  • 2篇刘亚静
  • 1篇刁桂苓
  • 1篇王彦宾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橄榄石相变形核率的估算被引量:5
2007年
地幔主要矿物橄榄石[(Mg0.89Fe0.11)2SiO4]的相变与深源地震的解释以及俯冲带和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相关.其中,形核率和长大率是刻画其相变动力学的两个重要参数.因为实验技术的原因,目前人们还没有基于实验数据给出橄榄石的形核率.本文首先通过对挤碰物理图像的分析,对边界形核情形的相变动力学理论中表征挤碰程度的无量纲参数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实验资料,首次对橄榄石相变的形核率进行了估计.通过对形核率数据的拟合,可以得到形核率参数K0和γ1/3.得到两个形核率参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K0=5.5×1021-8.7×1027s-1.m-2.K-1,γ1/3=0-0.20 J.m-2,最佳拟合值为:K0=6.9×1024s-1.m-2.K-1,γ1/3=0.16 J.m-2.
王曙光宁杰远叶国扬楼小挺刘平江
关键词:俯冲带地幔间断面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特征被引量:16
2007年
利用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1964至2003年的高精度地震资料,给出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中源地震带更完整、更明确的几何形态.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带(H带)和帕米尔中源地震带(P带)的倾向和最大深度沿走向有变化,可以进一步划分为HW段(H带西段)、HE段(H带东段)、PSW段(P带西南段)、PM段(P带中段)和PNE段(P带东北段).H带在170-190 km深度附近存在地震空区,其下方地震带的倾角明显大于上方,接近垂直.同时,空区下方的地震带沿东西方向成连续的倒“V”字形,两个分支的交角接近垂直.西段分支属于HW段,较浅,没有双层结构;东段分支属于HE段,较深,有双层结构.中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规律明显.兴都库什地区主要以近垂直的T轴和近水平的垂直于地震带走向的P轴为特征.帕米尔地区的震源机制解由西南到东北逐渐由P轴近水平并沿地震带走向,转变为B轴近水平并沿走向,直至T轴近水平并沿走向.同时,P轴方向由西向东逐渐转为恒定地与地震带的走向相垂直.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可能的动力学成因.
楼小挺刁桂苓叶国扬宁杰远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对一类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的修正被引量:4
2007年
考虑了相变过程中生成相晶核的真实形状,对1956年Cahn给出的颗粒边界成核情况下成核长大型相变的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当初始实验数据是成核率、长大率时,两种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差别很大.当初始实验数据是相变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实验点时,两种相变体积分数计算公式所给出的计算结果的差别主要由拟合误差所致.无论从哪种实验数据开始计算,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给出的生成相的颗粒大小都存在很大区别,这将影响对俯冲带流变结构的认识.
王曙光叶国扬宁杰远楼小挺刘平江
关键词:相变动力学俯冲带流变性地幔间断面深源地震
一组可用于探测亚稳态橄榄石存在情况的震相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简化的波速结构,利用二维伪谱法研究了俯冲带不同位置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发现当俯冲板块中存在6%的低速异常时,直达P波和直达S波之间存在波阵面近平面的易于识别的P-S转换震相.其传播方向不因震源位置偏离低速层的中心而改变.对于低速层的边界存在±2 km的随机起伏、低速层为楔形、周围介质为水平分层模型这三种情况,这组震相仍然清晰可辨.对于150 km长度的橄榄石楔,模拟结果显示仍然能在一定震中距范围内接收到这一震相.因此,可以尝试用这组震相来探测俯冲带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状态.
叶国扬楼小挺王彦宾宁杰远
关键词:俯冲带地震波数值模拟伪谱法
俯冲带深部应力场的二维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2年
基于一些简化的数值模型 ,根据弹性本构关系 ,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板块内部温度差、密度异常及边界力产生的应力场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热应力能够解释俯冲带深源地震的应力场方向特征 ,但解释不了深源地震的深度分布特征 ;有亚稳态橄榄石存在时密度异常所产生的应力场特征与地震观测结果所显示的应力场特征有所偏离 ;虽然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在橄榄石—尖晶石相变过渡区附近有最大值 ,其数值远远超过温度差和密度异常产生的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数值 ,但在相变界面附近的区域 ,主压应力方向垂直于相变界面的方向 ,与地震观测结果所显示的主压应力的方向不一致 .所以 ,不能用弹性模拟得出的俯冲带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应力、俯冲带密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
毛兴华刘亚静叶国扬宁杰远
关键词:有限元俯冲带数值模拟深源地震
俯冲带深部应力场的二维粘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02年
基于粘弹性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俯冲带深部的应力场特征 .当根据Karato等的研究结果给出俯冲板块的粘度结构时 ,橄榄石—尖晶石相变界面以下中心低粘区两侧出现应力集中区 ,而且其主压应力方向沿俯冲方向走向 .其特征与已有的深源地震主压应力方向沿俯冲方向及深源地震有两个条带的地震观测结果相吻合 .相变过渡区因矿物更小的颗粒粒度而导致的更小的等效粘度对俯冲带深部应力场的影响不大 ;存在和不存在亚稳态橄榄石楔的情况下 ,橄榄石—尖晶石相变过渡区附近都有最大剪应力的最大值出现 ,而其主压应力方向有垂直于橄榄石—尖晶石相变过渡区走向的趋势 。
刘亚静叶国扬毛兴华宁杰远
关键词:有限元俯冲带数值模拟粘弹性深源地震
俯冲带波速异常对地震波波形影响的初步研究
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与否会影响俯冲带的物质组成和物质性质,影响俯冲带的波速结构,影响俯冲带的流变性和应力场,对俯冲带内部深源地震的发生机制,俯冲带与地幔过渡带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叶国扬楼小挺景志成宁杰远
关键词:俯冲带波速异常地震波
文献传递
关于俯冲带内部410-km间断面起伏的地震学探测
俯冲带是由海洋岩石层在海沟处俯冲到地幔深部而形成的,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对于地幔中的稳态情形,橄榄石在410 km深度附近变为β相尖晶石。对于快速俯冲的俯冲板块,其内部的温度可能很低,相变便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考虑...
叶国扬
关键词:俯冲带地震波伪谱法接收函数地震学
俯冲带波速异常对地震波波形影响的初步研究
<正>俯冲带是由海洋岩石层在海沟处俯冲到地幔深部而形成的,对其主要矿物橄榄石相变过程的研究是俯冲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地幔中的稳态情形,橄榄石在410km深度附近变为β相尖晶石,在520km深度左右变为γ相尖晶石,...
叶国扬楼小挺景志成宁杰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