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泉

作品数:42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颈椎
  • 9篇手术
  • 8篇腰椎
  • 7篇椎间盘
  • 7篇干细胞
  • 6篇术后
  • 6篇骨折
  • 5篇血管
  • 5篇神经根
  • 5篇基因
  • 5篇脊髓
  • 5篇关节
  • 4篇腰椎间盘
  • 4篇置换术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后路
  • 4篇关节置换
  • 4篇分化

机构

  • 42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市红十字...
  • 2篇沈阳市骨科医...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42篇原泉
  • 16篇安春厚
  • 9篇王欢
  • 8篇王海义
  • 7篇李建军
  • 6篇郭金明
  • 5篇付勤
  • 5篇孙立
  • 4篇许晓军
  • 4篇程扬
  • 4篇杨礼庆
  • 3篇崔少千
  • 3篇杨军
  • 2篇姚丽
  • 2篇徐丽美
  • 2篇徐天华
  • 2篇冯江敏
  • 2篇田野
  • 2篇马健飞
  • 2篇王力宁

传媒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与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PTED)与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PTED组(n=45)与MED组(n=53),比较两组手术、术后恢复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量表(JOA)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腰椎曲度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1)PTED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MED组,但MED组手术时间短于PTED组,透视次数少于PTED组(P<0.05)。(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6个月,两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障碍指数均降低、JOA评分上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ED组术后6个月Cobb角缩小,与PTE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但前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更小。
宇洪浩原泉王欢安春厚林新鸿
关键词:神经根损伤
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对照组33例,实施静脉自控镇痛,术后均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伸膝角度、屈膝角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7 d伸膝角度低于对照组,屈膝角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术后14 d、术后2个月的伸膝角度及屈膝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伸膝角度、屈膝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静脉阻滞可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镇痛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萍萍徐丽美原泉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股神经阻滞康复
按摩治疗后的颈间盘破裂三例
2007年
颈椎按摩常用于治疗颈肩部疼痛不适,文献报道效果可靠,颈间盘破裂较少发生。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我院收治3例按摩治疗后颈间盘破裂患者,报道如下。
安春厚原泉郭金明
关键词:按摩治疗颈间盘疼痛不适颈肩部颈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兔脂肪间质干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基因工程是目前软骨修复的主要方法,脂肪间质干细胞以其来源丰富、取材容易、免疫相容性良好、体外培养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分化表型、有较强的向软骨细胞转化的能力而成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兔脂肪间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基因转染体外观察,于2006-03/2007-03在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含有全长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cDNA片段的质粒pcDNA3.1.hlGF-1由吉林大学徐莘香教授惠赠。方法:取兔颈后皮下脂肪,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兔脂肪间质干细胞。取传至第2代细胞,以.0.5×10^6/孔密度接种于6孔板,细胞融合至90%-95%时随机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pcONA3.1组、转染质粒pcDNA3.1-hlGF-1组,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进行质粒pcDNA3.1-IGF-1转染,经G418筛选后培养4周。主要观察指标: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情况,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转染pcDNA3.1-hlGF-1组的脂肪间质干细胞内有大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及蛋白表达,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pcDNA3.1组无表达。细胞增殖曲线显示,转染质粒pcDNA31-hlGF-1组的脂肪间质干细胞增殖速度较其他2组细胞明显加快。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质粒pcDNA3.1-hlGF.1组的脂肪间质干细胞较其他2组细胞的S期比例显著增加(户〈0.05),G1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结论:质粒pcDNA3.1-IGF-1转染兔脂肪间质干细胞后,可以获得稳定表达,并能明显促进脂肪间质干细胞的增殖。
安春厚程扬原泉李建军
关键词:脂肪间质干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细胞周期
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45例患者及未行康复治疗的34例患者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Harris评分、关节脱位发生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术后2周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术后关节脱位有明显作用。
杨礼庆原泉付勤许晓军田野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脱位
椎间隙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炎临床观察
2007年
郭金明原泉安春厚王欢
关键词:原发性腰椎间盘炎椎间隙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持针器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持针器,包括采血管插入筒和橡胶垫,其特征在于:采血管插入筒竖直设置,在采血管插入筒的顶面中心处开设上针孔,在采血管插入筒的下端筒口处设置持针器入口沿,持针器入口沿为环形,采血管插入筒和持针器入口沿为一次...
原泉孙立宫月华曲薇宇洪浩安春厚
文献传递
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增殖的机制
2015年
目的 探讨共培养条件下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对背根神经节细胞(DRGC)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DRGC,采用Transwell半透膜建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设DRGC单独培养组、DRGC与HMVEC共培养组、SU5416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SU5416组预先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抑制剂SU5416处理HMVEC 6 h后再与DRGC共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DRGC生长情况;噻唑蓝(MTT)检测DRGC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Flk-1(p-Flk-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结果 与DRGC单独培养组比较,HMVEC共培养组DRGC增殖率显著增加,在培养12h后最为明显,增加39.07% (P <0.01),VEGF、NGF、PCNA、Cyclin D1、p-Flk-1、p-ERK1/2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DMSO组与共培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SO组比较,SU5416组DRGC增殖率显著降低,于培养12 h后下降最明显,降低23.93%(P<0.01).VEGF、NGF、PCNA、Cyclin D1表达量减少,Flk-1与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p-Flk-1和p-ERK1/2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50.69%和23.12% (P <0.01).结论 Flk-1抑制剂可阻断HMVEC共培养对DRGC增殖促进作用,HMVEC共培养可能通过VEGF/Flk-1途径激活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DRGC增殖.
原泉程扬杨亚帆孙立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细胞共培养增殖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 ,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治疗原则。 9例全部采用颈前路椎体复位术。结果 完全复位 8例 ,部分复位 1例。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1~ 3年 ,症状明显好转 2例 ,完全恢复 7例。未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 ,均可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发病机制特殊 ,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固定稳定、脊髓致压因素去除彻底 。
安春厚傅永慧原泉王海义皇静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
老年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谵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CSCIWFD)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5岁以上CSCIWFD患者304例,利用患者人口学、实验室和手术相关信息,计算CSCIWFD后路术后谵妄发病率。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CSCIWFD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4例患者中有48例(15.79%)发生术后谵妄,年龄65~88岁,平均74.5岁。发生时间为手术当天至手术后3d之间,平均为1.2d。谵妄的持续时间为1~8d,平均为3.1d。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酗酒史、糖尿病、术后低血红蛋白和脑脊液漏是老年CSCIWFD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酗酒史、糖尿病、术后低血红蛋白和脑脊液漏是老年CSCIWFD后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宇洪浩原泉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谵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