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军

作品数:88 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春晖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化学工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6篇复合材料
  • 56篇复合材
  • 44篇纳米
  • 32篇纳米复合材料
  • 31篇石墨
  • 28篇石墨烯
  • 25篇乙烯
  • 24篇共混
  • 17篇聚氨酯
  • 16篇熔融
  • 16篇熔融共混
  • 16篇热性能
  • 15篇树脂
  • 13篇热塑性
  • 13篇热塑性聚氨酯
  • 12篇氧化石墨
  • 12篇纳米管
  • 12篇丙烯
  • 11篇聚丙烯
  • 10篇氧化石墨烯

机构

  • 86篇西华大学
  • 14篇千叶大学
  • 13篇四川大学
  • 4篇东京理科大学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东京农工大学

作者

  • 86篇卞军
  • 68篇蔺海兰
  • 27篇王正君
  • 26篇肖文强
  • 25篇王刚
  • 24篇周醒
  • 18篇周强
  • 17篇何飞雄
  • 14篇鲁云
  • 13篇陈代强
  • 8篇杨峰
  • 5篇马素德
  • 5篇申亚军
  • 4篇赵新为
  • 4篇胡文梅
  • 3篇刘胜明
  • 3篇徐玉明
  • 3篇姜豪
  • 2篇陈林
  • 2篇丁士华

传媒

  • 13篇塑料工业
  • 12篇工程塑料应用
  • 9篇材料研究学报
  • 8篇弹性体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西华大学学报...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铸造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塑料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石墨烯及PB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再分别采用功能性单体KH-550型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对GO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了GO-g-KH550和GO-g-PVP杂化材料。分别以GO,GO-g-KH550和GO-g-PVP为填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填料含量的PBT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KH550与PVP成功地接枝到了GO的表面上;随着填料质量分数的增加,PB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冲击性能均呈现先增后降的现象,当GO,GO-g-KH550和GO-g-PVP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0%,0.50%,0.25%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当添加的填料质量分数小于0.50%时,填料能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材料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填料逐渐出现团聚现象;填料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但结晶度有所下降。
肖文强严磊蔺海兰卞军陈代强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PBT/TPU/氧化石墨烯三元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聚氨酯(TPU)二元共混物及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结果表明,TPU的加入使PBT/TPU二元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但拉伸强度降低;而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m(PBT)/m(TPU)=90/10]随着GO的加入其拉伸强度上升,但GO含量过多会导致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降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GO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剂作用,提高了PBT/TPU/GO三元体系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与结晶度。TPU的加入使得PBT/TPU共混物的熔融指数升高;随着GO的加入,PBT/TPU/GO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测试表明,GO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耐热变形性能。
肖文强夏元梦严磊黄欢陈林卞军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氧化石墨烯熔融共混
复合成核剂及包含该复合成核剂的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成核剂及包含该复合成核剂的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成核剂由氧化石墨烯和芳香族羧酸金属化合物组成,将该复合成核剂用于制备尼龙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成核剂为填料,占0.01~10重量份,尼龙树脂为基体...
卞军黄欢蔺海兰白涛陈林郭怡严磊
文献传递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塑料成型工艺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及生产发展实际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以教学理念更新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建设,初步实现了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卞军
关键词:教学模式
功能化氧化石墨/聚羟基丁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4年
采用溶液插层技术制备功能化氧化石墨/聚羟基丁酸酯纳米复合材料(MGO/PHB),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MGO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拉伸试验分别对MGO/PHB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MGO的加入加速了PHB基体的结晶并导致结晶度增大;氧化石墨经表面功能化处理后,改善了MGO片在PHB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以及其与PHB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先降低后增大,而与纯PHB相比,复合材料都表现出更高的断裂模量值,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与MGO添加量的阀值有一定关系。
蔺海兰卞军何飞雄杨海兵龙训利
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溶液插层
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孰为熊掌孰为鱼?被引量:5
2013年
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并互相促进,是高校良性发展和教师充分体现自身职能和价值的关键,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角度阐述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相关建议。
卞军
关键词:高校教师
共混型TPU/LDPE交联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TPU/LDPE形状记忆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增大、力学性能提高,并在DCP的质量分数为0.3%时,TPU/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表明,DCP的加入使TPU/LDPE共混物的形状回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DCP的质量分数为0.5%时形状回复率达到最大。TPU/LDPE共混物形状固定率的变化趋势与形状回复率基本相反。相比于纯TPU,DCP的加入使TPU/LDPE共混物的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定率均有所上升。而且,TPU/LDPE共混物的拉伸应变越低,形状回复率越高。
蔺海兰姜豪严磊肖文强刘胜明陈林卞军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低密度聚乙烯交联
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为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及制备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聚乙烯醇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以石墨烯‑聚乙烯醇杂化材料为填料,以聚氨酯树脂为基体,经...
卞军蔺海兰周醒王正君肖文强
文献传递
聚亚苯基砜/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论文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化学共价功能化改性石墨烯片(f GO)掺杂的聚亚苯基砜(PPSU)纳米复合材料(PPSU/f GO)以改善PPSU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所得材料分别通过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表征了化学共价功能化改性对石墨烯的影响,以及f GO的含量对PPSU/f GO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导电性能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已成功获得功能化改性,其在溶剂中能均匀分散和剥离,厚度约为70 nm左右;加入少量的f GO(如≤1%(wt)时,f GO的分散尺寸较小,在基体中分散较均匀,并与PPSU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可有效发挥f GO对PPSU的增强增韧作用。PPSU/f GO纳米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中以1%(wt)的f GO含量为最佳,其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为207 MPa和72 k J?m-2,比纯PPSU分别提高了约15%和14%。当f GO含量过高时,f GO分散尺寸增大,与PPSU基体界面作用减弱,导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下降。随着f GO含量的增加,PPSU复合材料耐热稳定性能提高。电性能测试表明,当加入1%(wt)的f GO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高了近8个数量级,其导电逾渗阀值小于1%(wt)。综合考虑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f GO的添加量低于1%(wt)为宜。
卞军何飞雄蔺海兰王刚周强李丝丝鲁云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PBT/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处理被引量:2
2019年
先用Hummer法合成氧化石墨烯(GO),然后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GO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纳米复合材料(PBT/GO)。随着GO含量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先提高后降低,GO的含量为0.5%的材料性能最佳。将GO含量为0.5%的PBT/GO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150、180和200℃)热处理不同时间(30、60和90 min),研究了热处理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PBT/GO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达63.2 MPa和11.6 kJ/m2,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36.1%和59.3%。而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分别为62.3 MPa和11.0 kJ/m2,分别提高了34.2%和51.9%。DSC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都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结晶度比热处理前最多分别提高了11.4%和8.6%,温度对结晶度的影响更甚。XRD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并不改变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只影响其结晶度。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料的结晶度越高则导热性能越好。提高热处理温度,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9 W/(m·K)和0.42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24.1%和18.6%;延长热处理时间,复合材料在50℃和100℃的热导率最高分别为0.46 W/(m·K)和0.37 W/(m·K),比热处理前分别提高了14.6%和5.9%,热处理温度对导热性能的影响更显著。
肖文强黄欢陈林严磊卞军鲁云
关键词: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导热性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