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文文

作品数:53 被引量:96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压裂
  • 10篇水溶
  • 10篇气藏
  • 9篇低渗
  • 9篇低渗透
  • 9篇气库
  • 9篇储气
  • 9篇储气库
  • 8篇渗流
  • 8篇数学模型
  • 6篇水力压裂
  • 6篇凝析
  • 5篇地下储气
  • 5篇地下储气库
  • 5篇盐穴
  • 5篇油藏
  • 5篇凝析气
  • 4篇岩盐
  • 4篇油田
  • 4篇渗透率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北京飞箭软件...

作者

  • 53篇单文文
  • 12篇朱维耀
  • 9篇高树生
  • 9篇班凡生
  • 6篇蒋廷学
  • 6篇杨正明
  • 5篇刘先贵
  • 4篇卢拥军
  • 4篇石志良
  • 4篇赵志成
  • 3篇刘学伟
  • 3篇王丽伟
  • 3篇胡永乐
  • 3篇蒋阗
  • 3篇熊伟
  • 3篇罗凯
  • 3篇李孟涛
  • 3篇张汝生
  • 2篇丁云宏
  • 2篇汪绪刚

传媒

  • 9篇石油学报
  • 5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第七届全国渗...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天然气技术
  • 1篇2008年中...
  • 1篇第六届全国流...
  • 1篇第七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渗透气藏水力压裂研究被引量:22
1999年
大量的天然气储存于低渗透、特低渗透地层中,水力压裂是实现其经济开发的必要手段。气藏的水力压裂面临着较油藏更多的不利因素,因此大量的水力压裂实践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这种现状,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气藏压裂效果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地层伤害的来源及机理;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压裂设计中容易出现的技术缺陷;气井压裂后的管理对支撑裂缝的影响。由上述分析出发,提出低渗透气藏水力压裂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降低压裂液的伤害,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为此,提出了低渗透气藏水力压裂设计实施的思想和方法,主要措施包括:优选压裂液配方,优化破胶剂加入程序,选用高性能的支撑剂;掌握关键的基础参数,选用拟三维软件,提高压裂设计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气藏的特性,及裂缝导流能力的保持水平,进行施工参数设计,提高压裂设计的针对性;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实施程序,使低渗透气藏的水力压裂技术得以完善提高。
王凤江单文文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压裂液压裂设计
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排量和管柱提升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排量和管柱提升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定浓度排卤开采溶腔体积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排量对溶腔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油垫、中间管及中心管位置不同时溶腔形态变化的研究,得出管柱组合对溶腔形态变化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工程参数优化研究,为岩盐储气库的溶腔设计与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手段。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朱维耀
关键词:排量管柱
含水火山岩气藏气体非线性渗流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火山岩气藏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在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及渤海湾盆地等都有所新发现,火山岩气藏资源量已超过3×1012m3,是当前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物理模拟和核磁共振实验技术,研究和分析了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气体渗流曲线的特征和可动气饱和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含水火山岩岩心气体渗流时,若以流量和压力梯度作为描述气体渗流曲线的坐标轴,其曲线特征为凹形曲线至直线,其克氏曲线大致以临界含水饱和度为界限分为2种渗流形态。对于同一块岩心来说,当含水饱和度低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气体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含水饱和度大于临界含水饱和度时,气体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含水饱和度越高,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可动气饱和度越低。此外,还分析了水在喉道中的赋存状况。
杨正明霍凌静张亚蒲王学武单文文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核磁共振含水饱和度渗流
低渗透难动用储量压裂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针对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难动用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有效开发的压裂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功能的数据库、区块经济评价的蒙特-卡洛风险性分析、不规则井网与裂缝系统的快速评价、基于遗传算法的压裂方案优化及压后排液和求产的优化等。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进行了现场新技术的试验,包括考虑地应力的井网优化、低粘度压裂液及多种支撑剂组合注入、分层压裂、大型压裂、水力压裂及超前注水等。在3个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吉林油田前48区块提高产量34%,降低成本37%;在克拉玛依油田3口井进行了低聚合物压裂和分层压裂试验,压裂后原油产量提高2倍以上;在董志油田的超前注水也见到了实际效果。
蒋廷学丁云宏汪永利单文文王欣
关键词:压裂经济评价专家系统数据库
岩盐储气库溶腔数学模型研究
对盐岩地层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溶腔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为了设计和形成稳定的溶腔形态,依据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及物质平衡原理,对水溶建腔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盐岩溶腔溶质传输-流体流动数学模型;根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对流扩散理...
赵志成朱维耀单文文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水溶采矿盐穴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5
2006年
地应力是影响储层物性参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地应力敏感的储层。实验研究表明,不管是干燥岩石还是含束缚水岩石,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应力敏感性对储层渗透率造成的伤害不可忽视。随着有效压力的升高,渗透率是逐渐降低的。低渗透气藏岩心的孔隙度随有效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关系递减。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与储层含水饱和度有关,束缚水饱和度越高,应力敏感性越强。低渗透气藏孔隙变形具有弹塑性变形的特征。
李孟涛姚尚林单文文
关键词:应力敏感性渗透率孔隙度低渗透气藏束缚水
凝析气藏微观渗流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认清近井地带凝析油形成、分布及流动规律,可以为凝析气藏的开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给出了一种通过微观渗流实验研究近井地带凝析油分布及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用具有与真实储层相似的孔隙结构微观仿真玻璃模型模拟地层孔隙介质,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观测凝析气液在模型中分布与流动规律。微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油容易聚集在小孔道、喉道、部分死孔隙以及孔壁表面,并逐渐演化形成段塞,而大孔道中凝析油不容易聚集。凝析油主要有携带、贴壁爬行、段塞流等3种流动方式。
石志良李相方朱维耀隋秀香单文文
关键词:凝析气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凝析气藏渗流
地层温度对注水井井壁开裂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注水井将大量温度较低的地面水注入高温油藏使地层的地温度场发生变化。据此,分析了这些变化导致的热应力引起的附近应力对注水井井壁开裂条件的影响,并建立了常注水量条件下注水井的井壁开裂准则。研究结果表明:热诱导应力必须加以考虑;在给定的一组数据下,由于热效应开裂应力可减少16%。
张彦山殷有泉蒋阗单文文
关键词:石油工程注水井
具有蜡沉积的凝析气藏气液固微尺度变相渗流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在深层高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当压力低于析蜡点和露点压力时,蜡和凝析油会在井筒附近聚集,堵塞凝析气的渗流通道,降低凝析气相有效渗透率;当压力低于析蜡点压力时,蜡的析出会堵塞孔隙喉道,使流动阻力增大而损耗能量、降低产能。从实验和微观动力学理论角度研究了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时的反凝析过程中气液固的流动特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仿真微观可视化模型模拟地层凝析气液固流动来直接观测凝析油、蜡流动特征。阐述了蜡沉积运移规律和凝析油气固变化特征和输运规律。揭示了凝析油充填孔隙角隅和孔道(小孔隙充满连续流动、大孔道为溪状流)、凝析液为贴壁流和溪流的规律和凝析气液固渗流过程中蜡沉积吸附在多孔介质表面、蜡沉积随气相悬浮流动和推移流动、蜡沉积在凝析液中随凝析液流动的规律。建立了变相微尺度动力学模型方程。
朱维耀刘学伟罗凯单文文胡永乐
关键词:蜡沉积凝析气渗流机理
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施工参数优化被引量:10
2005年
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常采用油垫法,其造腔主要施工参数包括油垫、中间管、中心管等。通过分析在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过程中,油垫位置、中间管位置、中心管位置不同时对溶腔的影响,得出了水溶建腔施工参数对溶腔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际盐矿资料给出了计算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溶腔形状的工艺参数中,油垫位置的控制对腔体形态变化的影响最大,改变油垫的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腔体形态;中间管位置在溶蚀过程中是决定溶腔最大半径的主要因素,溶腔的形态受中间管位置的影响很大;中心管位置的变化对溶腔形态的影响很小。掌握油垫、中间管、中心管等位置不同时对岩盐储气库造腔的影响规律,能够为岩盐储气库的溶腔设计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手段,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和生产。
班凡生朱维耀单文文高树生
关键词:岩盐储气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