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麒麟

作品数:2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下颌
  • 11篇颌骨
  • 11篇下颌骨
  • 6篇愈合
  • 6篇缺损
  • 5篇颌骨骨折
  • 5篇下颌骨骨折
  • 5篇骨折
  • 4篇颌面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外科
  • 3篇下颌骨骨折愈...
  • 3篇口腔
  • 3篇口腔颌
  • 3篇口腔颌面
  • 3篇骨折愈合
  • 2篇岛状瓣
  • 2篇低强度脉冲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口腔...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28篇刘麒麟
  • 14篇张伟
  • 8篇于子莹
  • 7篇孙宾
  • 5篇孙宏晨
  • 5篇安继平
  • 3篇吴亚东
  • 3篇卢浩
  • 3篇崔智
  • 2篇任涛涛
  • 2篇刘士维
  • 2篇布文奂
  • 2篇于立明
  • 2篇张赐童
  • 2篇黄训
  • 2篇柳康
  • 1篇李成库
  • 1篇孙宾
  • 1篇李道伟
  • 1篇史册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 1篇2018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artery island flap,SIF)在修复口腔及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科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同期行颏下岛状瓣修复的患者资料,并以同期行血管化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共30例。使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共11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大小在3 cm×4 cm~4 cm×10 cm。无论是T2期肿瘤还是T3期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颏下岛状瓣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血管化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P<0.05)。结论:颏下岛状瓣小巧灵活,制作简便,无须血管吻合及开辟远位供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瘢痕隐蔽。适用于修复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面中下2/3的中小型缺损,但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
石海波项丹威叶佳朋吴春月宋丽娜刘麒麟
关键词:颏下岛状瓣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缺损
兔下牙槽神经游离模型的建立
2008年
目的建立兔下牙槽神经游离模型,为制作保留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骨骨折或骨缺损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大耳白兔15只,3只设为空白对照,12只为实验组,游离双侧下牙槽神经后,右侧保留,左侧切断,并于角前切迹前5mm处制作2mm×5mm骨折模型。术后3d、5d、7d、14d、21d、28d行针刺试验,术后1w、2w、3w、4w各取3只制取骨标本行HE染色,取术后4周组及对照组双侧下牙槽神经行变色酸2R-亮绿染色。结果下牙槽神经游离后功能保存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神经游离侧骨愈合顺利,而神经切断侧骨折愈合延迟,外骨痂明显。变色酸2R-亮绿染色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显示神经游离后四周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神经离断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建立了兔下牙槽神经游离模型,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保留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骨骨折或骨缺损的模型。
刘麒麟张伟车延海于子莹李成库
关键词:动物模型
聚乙烯亚胺递送miR-218及miR-26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多向分化潜能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miRNA对于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miR-218和miR-26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前期依据和选材参考。方法:提取Wistar大鼠双下肢股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备用。miR-218、miR-26a和聚乙烯亚胺(PEI)以特定比例混合孵育形成miRNA/PEI复合物,设立阴性对照组。结果与结论:(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2)MTT法筛选miRNA mimics转染适宜浓度为50 nmol/L;(3)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的mR NA表达水平增高(P<0.05);(4)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染色后胞质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着色;(5)茜素红染色出现较多矿化结节。结果显示,以PEI为载体构建的miR-218/PEI复合物、miR-26a/PEI复合物及miR-218+miR-26a/PEI共转染复合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同条件下miR-26a成骨能力稍优于miR-218。
孙璇魏泽全布文奂方滕姣子西洛片多刘麒麟孙宏晨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聚乙烯亚胺MIR-21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RNA干扰
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损伤诱导腺体萎缩的组织学变化
2015年
目的:研究大鼠腮腺主导管结扎损伤诱导腺体萎缩的组织学变化规律。方法:建立54只Wistar大鼠右侧腮腺主导管结扎损伤诱导腺体萎缩的动物模型,分别于结扎术后0、1、3、7、14和30天获取各组腮腺组织,阿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特染检测腺小叶内酶原颗粒变化,马松三色(Masson)特染检测腺小叶内纤维结缔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腺体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一67)的表达。结果:主导管结扎后,AB-PAS/Masson观察见导管结扎后腺泡细胞萎缩、消失,酶原颗粒减少,腺小叶内纤维结缔组织逐渐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aspase3在主导管结扎7d组达峰值;Ki一67在主导管结扎3d组达峰值。各实验组间Caspase3及Ki-67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主导管结扎后可促使腺泡细胞萎缩、凋亡,分泌功能丧失,腺体逐渐纤维化,从而可避免腮腺区域切除术后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卢浩张赐童柳康孙宾刘麒麟张伟
关键词:CASPASE3KI-67腮腺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进展
2021年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部缺损的修复,包括软腭、颧部、颞区等远处部位。颏下岛状瓣的广泛应用主要依赖于其血供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和血管蒂延长方法。文章就颏下岛状瓣的血供特点、皮瓣类型及改良、血管蒂延长方法以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创新性应用等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提供全面的应用策略。
项丹威石海波宋丽娜吴春月刘麒麟
关键词:颏下岛状瓣口腔颌面部缺损颏下动脉血管蒂
不同类型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化游离腓骨瓣(free fibular flap, FFF)重建面下1/3软硬组织缺损的方法,评价利用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方法:收集因良、恶性肿瘤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同期行腓骨瓣修复的患者35例,统计患者下颌骨缺损类型、术前设计、腓骨瓣修复方法及携带皮岛的情况。结果:根据COM分类法进行分类,Ⅰ类6例、Ⅱ类26例、Ⅲ类3例,缺损长度为4.85~17.00 cm,平均(8.29±2.69)cm。单层腓骨瓣修复28例,其中1例单层腓骨宽达2.16 cm;折叠腓骨瓣修复6例;单层腓骨瓣+游离植骨1例,共8例患者下颌骨高度得到完美恢复。皮岛方面,因穿支缺如无皮岛者1例,30例携带1个皮岛,4例携带双皮岛,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血管化FFF应用灵活,除能恢复下颌骨连续性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恢复下颌骨高度,并携带双皮岛修复复杂的软组织缺损。
宋丽娜吴春月秦清岩楚天舒刘麒麟
关键词:血管化腓骨瓣下颌骨缺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腮腺萎缩和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头颈部的放射治疗、炎症等常会引起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涎腺萎缩,促进腺体功能恢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是目前公认的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创伤修复因子之一[1],已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bFGF在大鼠下颌下腺中有表达并可以促进下颌下腺组织修复[2]。
刘士维卢浩柳康张赐童刘麒麟孙宾张伟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再生过程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促血管生成因子腮腺下颌下腺
下牙槽神经调节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随着人们对骨折愈合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神经对骨折愈合过程的调节作用逐渐成为创伤修复学研究的热点。下牙槽神经走行于下颌骨体内,在下颌骨骨折的过程中常伴有下牙槽神经损伤,不仅会导致支配区感觉异常,也可能影响骨折愈合。本实验通...
刘麒麟
关键词: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骨折愈合
文献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TNF-α及Bax表达的作用
张伟吕晟宇于子莹安继平刘麒麟
抗坏血酸碳点通过促进自噬杀伤舌鳞癌细胞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碳点(ascorbic acid carbon dots,AACDs)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为碳点在舌鳞癌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Cal27为空白对照组,AACDs组、3-甲基腺苷(3-MA)组及AACDs+3-MA组为实验组,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吖啶橙(AO)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AACDs能够抑制Cal27的增殖活性,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AO染色结果显示,AACDs可以促进Cal27发生自噬,其中100 mg/L AACDs引发的自噬水平最高;加入3-MA降低AACDs引发的自噬水平后,细胞增殖活性水平升高,同时细胞凋亡水平降低。结论:AACDs通过促进自噬对Cal27发挥杀伤作用。
刘玉兰孟琳唐琪布文奂黄国帅戴义宾刘麒麟孙宏晨
关键词:舌鳞癌自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