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松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球
  • 5篇地球磁场
  • 3篇地磁
  • 2篇磁场
  • 1篇倒转
  • 1篇地磁变化
  • 1篇地磁场
  • 1篇地磁极
  • 1篇地磁极性倒转
  • 1篇地核
  • 1篇地球内部
  • 1篇地球内部物理
  • 1篇地幔
  • 1篇动力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磁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日长
  • 1篇铁矿
  • 1篇统计模型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朱日祥
  • 9篇刘青松
  • 9篇潘永信
  • 6篇郭斌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

  • 5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磁极性倒转与全球性地质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23
1999年
在分析地球磁场时空变化规律、特别是地磁极性倒转以及极性倒转频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球磁场变化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之间的可能相关性 ,进而探讨了地球磁场异常变化与某些全球性地质事件以及中国东部从挤压向伸展构造转折的关联性 .力图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朱日祥刘青松潘永信
关键词:地磁极性倒转
热处理中菱铁矿的磁化率变化与其各向异性交换特征被引量:11
1998年
弱磁性矿物菱铁矿广泛存在于各地质时代岩石中 ,而它的基本磁学特征常常被人们忽视 .实验室岩石磁学和矿物学手段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变化菱铁矿样品磁化率规律性增减 ,出现AMS椭球最大主轴(K1)与最小主轴 (K3)的交换现象 ,这是菱铁矿受热氧化分解转变为磁铁矿 (4 10~ 530℃ )和磁赤铁矿到稳定赤铁矿的系列变化所引起的 .
潘永信朱日祥刘青松郭斌
关键词:菱铁矿磁化率岩石磁学
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快速倒转的统计模型被引量:6
1999年
结合现今地球磁场及古地磁场的演化特征 ,提出模拟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快速倒转过程的统计模型 .磁场强度的降低是地球磁场极性倒转发生的先决条件 ;
刘青松朱日祥潘永信郭斌
关键词:地球磁场统计模型
海陆气候变化记录相滞后:松山-布容极性转换约束被引量:14
1998年
松山 布容极性转换位于中国黄土沉积层L8,即对应于冰期 .该沉积层具有记录地球磁场长期变化以及剩磁的Lock in深度小于深海沉积物的Lock in深度等特点 .结合大洋钻探研究成果 ,提出第四纪以来海洋与陆地气候记录一直存在着相滞后的观点 .
朱日祥潘永信郭斌刘青松
关键词:古气候黄土
中生代地球磁场变化特征的动力学含义
本文应用改进的Thellier方法,对山东蒙阴白垩纪(95±5Ma)10个采点的115块火成岩样品进行地球磁场古强度测定。结果表明,该时期地球磁场偶极矩为(4.2±0.38)×10Am,约为现今地球磁场偶极矩的50%。结...
朱日祥潘永信刘青松
关键词:中生代
文献传递
地球磁场时空变化与地球内部物理过程
1997年
通过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的变化与地幔对流、地幔柱的活动、全球热流变化、真极移、气候演化、火山链、大陆玄武岩、海洋磁异常以及生物灭绝等现象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及演化史。当然,地球磁场变化与这些现象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某种滞后效应,这是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的问题。地球外核的流体运动产生磁场,同时,核幔之间的耦合影响着外核流体运动与D″层的物理和化学状态。进而影响着地核发电机的状态与能量供给,导致地球磁场的变化。同时从D″层产生的地幔柱影响着地幔对流,地幔对流的改变又影响着板块运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认识地球的关键。
朱日祥刘青松潘永信
关键词:地磁场地球内部物理白垩纪
地球外核流体运动与磁场长期变化相互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1999年
从理论上分析了偶极子场的能谱分布特征 ,在高阶项 ,它近似为一直线 ,斜率与偶极子的深度相关 .地球磁场等效磁源深度 (r0 )并非一个常量 :1 90 0~ 1 940年r1稳定递减 ;1 940~1 95 0年r0 的阶跃性变化可能与某种扰动相关 ;1 95 0~ 1 975年r0 呈现递减趋势 ;1 975~ 1 985年稳定递增 ;1 985~ 1 995年r0 则基本保持不变 .把每一年的能谱归一到相应的等效磁源深度 ,发现 1 90 0~ 1 96 0年偶极子场的能量基本保持不变 ,非偶极子场的能量增加 ,地球磁场总能量逐年递增 .在此期间地表观测的磁场能量衰减是由等效磁源的深度变化引起 .忽略 1 940~1 95 0年的扰动 ,r0 的变化在 1 975及 1 985年明显出现拐点 .这一变化规律与地磁阶跃 (jerk)及日长变化趋势一致 ,但滞后于地磁阶跃 5a .初步研究表明 ,核、幔耦合引起外核流体运动方式的改变 ,不但能够引起地磁阶跃及日长的变化 ,而且还能引起r0 的长期变化 .
刘青松朱日祥潘永信郭斌
关键词:日长
地球磁场g_1~0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1999年
分析了地球磁场g01项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g01的变化是地球磁场与外核流体径向运动相互耦合的结果 .在任一时刻g01的变化不仅与外核流体的径向运动方式相关 ,而且还与地球磁场自身的值相关 .当g01s02 的值相对于其它项较小时 ,g01遵循线性变化 ;而当g01s02 的值相对较大时 ,g01则服从指数变化 .在临界状态 ,由于非偶极子服从高斯分布 ,下一时刻g01是增生还是衰减也将是一个随机过程 .
刘青松朱日祥潘永信郭斌
关键词:地球磁场强度地磁变化
地球磁场偶极子和非偶极子分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地球深部过程被引量:5
1999年
通过分析1900年以来每5a地球磁场各阶球谐系数的相关系数发现,地球磁场偶极子分量的ρ值在1905-1970年基本保持不变,1970-1985年下降,1985-1995年又上升,呈V字型变化。而非偶极子分量的 值则具有周期性变化,在1915年、1945年和1980年出现峰值,在1935年和1965年则处于低谷,变化周期约为30a。通过分析地球磁场非偶极子分量 值周期变化与日长周期变化的相关性,得出两点新的认识:1.非偶极子分量的周期性变化与核幔边界耦合过程相关,而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对应外核的深部过程;2.外核顶部流体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周期与日长及非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周期一致。
刘青松朱日祥潘永信郭斌
关键词:地球磁场偶极子地核地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