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强

作品数:128 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2篇填埋
  • 46篇填埋场
  • 34篇防渗
  • 30篇污染
  • 27篇渗漏
  • 25篇防渗层
  • 18篇垃圾
  • 17篇废物
  • 15篇渗漏检测
  • 14篇垃圾填埋
  • 14篇垃圾填埋场
  • 13篇电阻率
  • 11篇电极
  • 11篇信号
  • 11篇漏洞
  • 9篇渗滤
  • 9篇渗滤液
  • 8篇生活垃圾
  • 8篇污染土
  • 8篇线组

机构

  • 128篇中国环境科学...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 6篇山东工商学院
  • 5篇东华理工大学
  • 5篇吉林建筑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固...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高能时代...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环境保护...

作者

  • 128篇刘玉强
  • 88篇董路
  • 78篇能昌信
  • 75篇徐亚
  • 55篇黄启飞
  • 54篇刘景财
  • 26篇王琪
  • 12篇黄泽春
  • 9篇田书磊
  • 9篇杨玉飞
  • 7篇雷国元
  • 5篇龚育龄
  • 5篇聂志强
  • 5篇金朝娣
  • 5篇叶腾飞
  • 4篇孙亚坤
  • 4篇刘豪睿
  • 4篇李丽
  • 4篇汤洪志
  • 4篇赵玉鑫

传媒

  • 24篇环境科学研究
  • 18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环境工程技术...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环境工程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1篇2022
  • 2篇2021
  • 16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磁场的防渗层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场的防渗层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能够通过磁场数据检测中下层防渗层的破损。该系统包括:信号源,用于提供电信号;连接信号源的发射端子和接收端子,相对设置于被检测防渗层的两侧;磁信号...
刘景财董路高兴保能昌信徐亚刘玉强杨玉飞黄启飞
文献传递
危险废物暂存库渗漏风险规避措施与实践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减少危险废物暂存库的环境风险,在项目实施中增设渗漏检测系统,通过对暂存库防渗膜进行长期的实时检测,规避了因暂存库渗漏造成的环境风险,使单层混凝土结构的暂存库实现了双层混凝土结构的遮断型填埋场才具有的渗漏检测和修补功能。渗漏检测的信息通过GSM网络进入Internet进行数据交换,将检测信息传递到环境管理部门,提高了监督管理的水平。渗漏检测以2个检测电极间充满渗出液时电阻发生突变的特点作为HDPE膜渗漏的判据,结合渗出液的化学成分来判断渗漏的种类,利用TC35I无线模块通过GSM网进入Internet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危险废物暂存库渗漏的网络化监测。利用HDPE膜的绝缘性提出了用偶极子检测HDPE膜漏洞的定位方法,为修补漏洞创造条件。并指出检测电压随漏洞大小、偶极子间距、贮存库液体的电阻率、供电电压的增加而增高,随偶极子距HDPE膜的距离、偶极子移动方向到漏洞的距离、暂存库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董路邢强能昌信刘玉强薛咏海
关键词:HDPE膜渗漏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川字型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川字型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布设在第一测线上的若干供电电极A,布设在第二测线上的若干测量电极,以及布设在第三测线上的若干供电电极B;所述第一测线、第二测线和第三测线分别布设在不同的剖面...
徐亚刘景财刘国斌郑开达能昌信姚光远刘玉强
文献传递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场地污染非线性反演方法被引量:7
2019年
提出了将Sobel边缘检测算子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结合的方法(E-ConvNet),用于污染场地的ERT反演过程.通过Sobel算子提取污染区域视电阻率数据的边缘特征作为CNN的先验信息,提高E-ConvNet的计算效率及识别精度.在5种理论模型(单异常体、双异常体及含双异常体的层状结构)和现场实例上测试了E-ConvNet算法的性能,并与最小二乘算法(LS)比较.测试结果表明:E-ConvNet能够准确识别污染处的面积、位置及阻值,其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均优于LS.E-ConvNet的单异常识别准确率为81.8%~84.9%,而LS则仅为9.6%~36.2%;多异常识别准确率为68.6%~84.4%,LS仅为2.8%~27.6%;E-ConvNet用时约为112~190ms,LS耗时为6000~7000ms.因此,在污染场地调查工作中,E-ConvNet能够准确高效地反演出污染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为开展后续评估/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能昌信孙晓晨徐亚刘家琳董路刘玉强
关键词:污染场地电阻率层析成像边缘检测
退役工业固废填埋场地再利用的全寿命环境风险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现场采样和过程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典型退役工业固废填埋场地(DISWL)原位开发条件下的健康风险及长期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近20a的浸出和降解,86%的废物浸出浓度依然处于有害水平,70%的废物不宜直接作为建设用地土壤.直接作为建筑用地开发利用条件下,由于DISWL的性能退化会导致有害组分的浸出和渗漏增加,由此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概率经历从无(短期)到有(中期,个别物质如总氰化物T-CN和易释放氰化物F-CN),再到后期的较大概率超标(T-CN和F-CN)的渐变过程;同时,场地利用过程的健康风险也逐步增加,来自于As的致癌风险和自于T-CN的非致癌风险,分别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的81~179倍和55.32~224.3倍.上述结果提示DISWL场地开发再利用的风险评估和管控策略应重点考虑长期风险.对于长期风险不可接受的场地,通过降低废物中毒性物质的浸出浓度可实现长期风险可接受,并提出了相应浸出浓度限值的计算框架和方法.
能昌信唐美琴徐亚董路刘玉强刘景财杨健杨健贺亚楠
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及案例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在对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化风险评价,构建了填埋场渗漏风险评估的三级PRA模型,其中第1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PRA)评价填埋场渗漏风险,第2级PRA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第3级PRA评价人体健康风险.为定量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三级PRA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事故树方法研究防渗层破损事故的不确定性.应用三级PRA模型评价了西南地区某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渗漏的环境风险,通过与实测数据和EPACMTP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第1级PRA评价结果显示,该填埋场渗漏量大于可接受渗漏量的概率为0.85,表明渗漏风险较大;第2级PRA评价结果指出,自第28年起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概率逐渐增大,在第47年污染概率等于1.00,主要污染物为Ni和Pb;第3级PRA评价结果表明,被污染的地下水将对填埋场周边居民构成健康危害,主要危害物为Pb,正常情况下其非致癌危害商为1.05;在不利条件下(降水量大、漏洞多、水文地质条件利于污染物扩散),非致癌危害商为1.34.
徐亚刘玉强刘景财能昌信董路黄泽春
关键词:渗滤液不确定性MONTECARLO模拟
填埋场井筒效应及其对污染监测井监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构建了填埋场渗漏条件下,含水层-监测井系统水流和污染物运移的代表性概念模型.利用等效渗透系数法描述双重介质系统中的水流运动和水头分布,而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的ADE方程和管流的一维溶质运移方程被分别用来模拟污染物在含水层和井孔中的迁移和分布,最终形成了描述渗滤液渗漏条件下监测井-含水层系统中污染物迁移分布的控制方程.基于Fortan平台,编制了该方程的有限差分求解程序,应用该程序模拟分析了填埋场渗漏条件下,地下水监测井内部及周边水流和溶质的运动、井筒存在对水流和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效应影响井孔周边的局部地下水流场和浓度场,导致井孔内下部区域污染物浓度增大,井筒外一定区域浓度减小;井筒效应的影响随着径距增加而减小,当径距大于2倍含水层厚度时,井筒效应导致的监测误差最大不超过20%.井径对井筒效应的影响较为复杂,并非单调增加.在本案例中,井径小于0.1m时,井筒效应随着井径增大而增大;反之,当井径大于0.1m后,井筒效应导致的监测误差随着井径增大而减小.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比单位弹性贮水系数越大,井筒效应的影响越小.因此具有强渗透性且孔隙度更大的卵、砾石含水层中,井筒效应的影响更小;而对于弱渗透性或中等渗透性的砂土、砂黏土含水层,井筒效应对监测效果的影响更大.
徐亚刘玉强胡立堂刘景财董路能昌信
关键词:数值模拟填埋场双重介质
铬污染土壤介电性质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探讨复介电常数法在铬污染场地进行监测的可行性,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土壤含水率和孔隙比下的土壤介电性质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呈较为明显的随着频率升高而降低的频散特征,频率低于50 MHz时,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变化较为明显;随着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含水率和孔隙比的增大,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分析土壤复介电常数和含水率、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孔隙比的变化关系,推导了土壤含水率与介电常数实部、铬污染物质量分数与介电常数虚部的关系模型,并能够对铬污染土壤的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含水率进行分析评价,为介电常数法用于土壤中铬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孙亚坤能昌信张增强刘玉强董路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频散特性
填埋场HDPE膜漏洞靶向电动修补技术影响因素
2022年
为突破当前HDPE膜漏洞修补技术操作复杂、成本高,且具有安全隐患的难题,探究靶向电动修补技术的工艺参数对修补效果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电极类型、电压大小、运行时间、膨润土浓度与分散剂/膨润土投加比例等单因素实验,并探索达到修补效果的最低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漏洞直径为5mm时,选用石墨电极、电压大小为50V、运行时间为2d、膨润土浓度为10g/L、分散剂/膨润土比例为30%时,修复后HDPE膜漏洞处的渗透系数达到9.41×10^(-6)cm/s,具有较好的修补效果;此外,通过建立修补溶液体系的Zeta电位与电动修补后漏洞处渗透系数的数学表征模型,为实际场景下的应用提供依据,当渗透系数达到1×10^(-6)cm/s所对应修补溶液的Zeta电位至少应为-42.11mV.
朱铭珠姚光远刘玉强徐亚刘景财黄启飞杨延梅
关键词:HDPE膜膨润土ZETA电位
双层抽水试验中观测井井筒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层含水层抽水概念模型,基于等效渗透系数法建立了井筒—含水层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双层抽水试验中观测井井筒及周边水头降深的分布、观测井内部水流的垂向分布、含水层与观测井的补给关系。分析了井筒效应的发生机理及观测井井筒内径和径距对井筒效应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双层含水层中利用不完整井抽水时,同一水平位置不同高度处的水头降深不一样,由此导致的垂直方向的水头差会导致观测井内产生垂向水流,水流的流量受观测井井径和径距影响,井径越大流量越大,径距越大流量越小;观测井中的垂向流量会导致井筒周边含水层水头的重分布,此即井筒效应。距离观测井越近,受井筒效应影响越大。同时井筒效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受观测井井径和径距决定,井径越大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径距越大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小。
徐亚胡立堂刘玉强王健媛董路王琪
关键词:数值模拟观测井三维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