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2篇游离皮瓣
  • 1篇大鱼际
  • 1篇蒂皮瓣
  • 1篇动脉
  • 1篇修复拇指
  • 1篇血供
  • 1篇鱼际
  • 1篇指屈肌
  • 1篇指屈肌腱
  • 1篇皮瓣血供
  • 1篇皮肤缺损
  • 1篇屈肌
  • 1篇屈肌腱
  • 1篇屈指肌
  • 1篇屈指肌腱
  • 1篇屈指肌腱修复
  • 1篇缺损
  • 1篇足背
  • 1篇足背动脉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太平人...

作者

  • 4篇刘治军
  • 4篇谢广中
  • 3篇梅林军
  • 2篇李敬矿
  • 2篇陈文雄
  • 2篇袁凯平
  • 1篇陈绵
  • 1篇何启新
  • 1篇于小光
  • 1篇苗存良
  • 1篇秦金桥
  • 1篇丁白海
  • 1篇胡争波
  • 1篇陈隆福
  • 1篇黄潮桐
  • 1篇陈冬生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鱼际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李敬矿刘治军陈隆福黄潮桐陈冬生谢广中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在屈指肌腱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屈指肌腱修复术中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术后肌腱粘连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46例开放性锐器伤致屈指肌腱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34指)及对照组(23例,32指)。治疗组在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屈指肌腱后,在肌腱吻合口近、远端1 cm及腱鞘吻合处表面外涂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对照组直接用改良Kessler法加外周加强缝合法修复。术后3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2.3%;1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优良率62.5%,5指出现伤口延迟愈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1855,P<0.05)。结论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可有效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不影响伤口愈合。
胡争波谢广中何启新梅林军刘治军于小光
关键词:指屈肌腱
游离足背三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4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足背部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血管分支设计三叶皮瓣,应用此皮瓣对4例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了解手指功能、外观等情况。结果4例三叶皮瓣均成活,手指功能、外观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足背三叶皮瓣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秦金桥谢广中李敬矿梅林军陈文雄刘治军袁凯平
关键词:游离皮瓣皮肤缺损
足背并联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为足背并联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及临床应用依据。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足背动、静脉系统进行解剖学研究,红色乳胶灌注新鲜成年足标本20侧,解剖观测足内侧区、第1跖背区、足外侧区的血供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外径、吻合支及其伴行静脉。结果足背并联皮瓣足内侧区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动脉及跗内侧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0.3)mm和(1.1±0.4)mm;足背并联皮瓣的第1跖背区皮瓣的轴心血管是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外径(1.5±0.9)mm;足背并联皮瓣的足外侧区的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0.3)mm和(1.7±0.3)mm。结论足背并联皮瓣足内侧区、第1跖背区、足外侧区皮瓣各轴心血管走行及皮支恒定,口径大小适宜行足背并联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谢广中苗存良陈文雄梅林军丁白海郭垂淙刘治军袁凯平王湘伟陈绵
关键词:足背动脉跗外侧动脉游离皮瓣显微解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