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春

作品数:60 被引量:687H指数:1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14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15篇海洋经济
  • 8篇中国海
  • 8篇中国海洋
  • 8篇可持续发展
  • 7篇海洋资源
  • 3篇地理
  • 3篇韧性
  • 3篇碳排放
  • 3篇旅游
  • 3篇空间结构
  • 3篇海洋产业
  • 2篇行政
  • 2篇液化天然气
  • 2篇人口
  • 2篇社会网络分析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生物技术
  • 2篇天然气
  • 2篇突变级数

机构

  • 60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军大连舰艇...
  • 1篇日本立命馆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60篇刘桂春
  • 24篇刘锴
  • 22篇张耀光
  • 21篇韩增林
  • 10篇狄乾斌
  • 8篇王泽宇
  • 7篇孙才志
  • 4篇彭飞
  • 3篇张春红
  • 3篇许淑婷
  • 3篇杜文霞
  • 2篇王国力
  • 2篇耿雅冬
  • 2篇张洪月
  • 2篇王圣云
  • 2篇杜鹏
  • 2篇徐丛春
  • 2篇高原
  • 2篇胡渊
  • 2篇胡伟

传媒

  • 10篇经济地理
  • 7篇资源开发与市...
  • 5篇地理科学
  • 4篇生产力研究
  • 4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海洋经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海岸工程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第二届全国海...
  • 1篇中国海洋资源...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和美国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对比--基于海洋GDP中国超过美国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对比中美两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增加值)发现,2011年开始,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增加值)(2 849.73×108美元),已超过美国海洋经济增加值(2 779.02×108美元)(实际GDP)。重点分析2005~2012年,中国海洋产业超过美国的演进过程,并以两国共同的6个海洋产业部门为例,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海洋产业发展历程。为了体现中美两国海洋经差异的特征与规律性,应用标准差、变差系数、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海洋经济总值(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洋产业与区域海洋经济的差异与特征。
张耀光刘锴王圣云刘桓刘桂春彭飞王泽宇高源高鹏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
中国能源碳排放与GDP的关系及其动态演变机制——基于脱钩与自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从总体特征和脱钩关系角度对我国1990—2013年能源碳排放与GD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GDP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1997—1998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GDP处于"绝对脱钩"状态,2003—2004年处于"未脱钩"状态,其他年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次,根据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建立能源碳排放与GDP的演化模型,对能源碳排放与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源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5.18%;2015—2020年我国能源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3.17%,同时GDP年均增长6.44%,我国能源碳排放与GDP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第三,构建势函数来模拟能源碳排放与GDP系统的演化过程,并分析序参量和控制参数,表明能源碳排放是序参量,它主导着GDP的发展变化和系统的演化过程;控制参数的变化也会引起势函数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调整与演化。
胡渊刘桂春胡伟
关键词:GDP脱钩序参量
中国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被引量:26
2019年
为明确海洋经济增长及其驱动要素的时空差异,文章借鉴经济增长理论和相关研究,构建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借助集对分析法计算各驱动要素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对2000—2015年海洋经济增长驱动要素贡献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①2000—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逐年上升,海洋经济增长变化存在空间差异。②资本要素始终是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源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减弱,除2006—2009年外,结构要素和创新要素均推动海洋经济增长,但前者在整体影响结构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制度要素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量保持正负交替演变的态势。③不同驱动要素对各省和各类型区的海洋经济增长贡献量存在空间差异。创新、结构和制度要素分别对落后增长区、积极增长区和问题增长区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大,资本和资源要素对落后增长区的贡献度最小。
刘桂春史庆斌王泽宇郭可蒙胡伟
关键词:集对分析资本
在海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浅谈人地关系系统中海洋功能的介入被引量:11
2007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和干预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地关系也随之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人地关系发展初期,人与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远大于人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人地关系发展至今天,“地”的概念已经扩展到陆地和海洋的总体。本文首先阐述海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海洋功能介入到原本主要以陆地为基地的人地关系系统中的机制问题。文章认为,海陆生态系统的进化、系统开放性所决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以及人类需求的拉动都可能解释海洋功能对人地关系系统的介入。
刘桂春韩增林
关键词:人地关系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被引量:6
2008年
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各方面为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地理学也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地理学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方法支撑等。作为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在人地关系及其优化、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与差异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探讨了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与贡献,并提出未来地理学应该适应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理综合集成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韩增林狄乾斌刘桂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地理学
海岛地区海洋碳汇量核算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集聚区。随着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碳汇和碳排放的平衡与改善。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基于海洋碳循环过程,测度海岛地区海洋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与岭回归模型对长海县地区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海洋碳汇量走势呈先递增后递减的态势,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富裕程度、能源强度和人均旅游产值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它们每变化1%,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0. 6358%、0. 3356和0. 2894%。该研究在为海岛地区碳汇量核算提供新思路,测度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刘锴卞扬王一尧刘桂春张耀光
关键词:碳排放岭回归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特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正>1.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是海洋大国,位於亚洲大陆东部,自然条件优越。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岸线,500平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初步估计,中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可约近300万平方公...
张耀光韩增林孙才志刘桂春狄乾斌刘锴
文献传递
试论海洋与中国的“和平崛起”被引量:1
2007年
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威胁论”的大肆渲染,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在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里,开发海洋的战略决策早已在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各界产生影响并得到初步实施。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海洋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文章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等角度尝试分析海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认为“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有着深厚的海洋文明的积淀;未来可能愈加尖锐的海洋权益之争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挑战,也是中国表现其作为正义和平力量,热爱和平、要和平崛起的决心的机会;海洋经济对经济外交这一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刘桂春韩增林
关键词:海洋文明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被引量:54
2003年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对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其目的是量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 ,其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建立。文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 5层的树状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选取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
韩增林刘桂春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为例被引量:21
2009年
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良好的海域环境发展海水养殖业。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股份制下的集约化开发利用海洋经济模式,其活力就在于体制和海洋资源优势的结合。实施产品名牌战略并与国际接轨,加入到全球商品链。公司是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单元,是对经济地理区域分割和产业分割的一个整合,通过对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对海岛经济地理、海洋农(渔)业地理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张耀光刘锴刘桂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