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美

作品数:102 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水稻
  • 32篇红外
  • 31篇近红外
  • 30篇光谱
  • 24篇红外光
  • 24篇红外光谱
  • 23篇近红外光
  • 23篇近红外光谱
  • 18篇基因
  • 12篇漫反射
  • 11篇稻种
  • 11篇突变体
  • 11篇种子
  • 9篇单粒
  • 9篇水稻种
  • 8篇近红外漫反射
  • 8篇基因定位
  • 7篇籽粒
  • 7篇作物
  • 6篇水稻种子

机构

  • 83篇中国科学院合...
  • 13篇安徽大学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等...
  • 8篇安徽省农业科...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上海市农业科...
  • 5篇安徽荃银高科...
  • 2篇合肥物质科学...
  • 2篇河南心连心化...
  • 1篇安徽新华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上海市金山区...

作者

  • 102篇刘斌美
  • 96篇吴跃进
  • 36篇王琦
  • 30篇陶亮之
  • 30篇余立祥
  • 27篇叶亚峰
  • 25篇杨阳
  • 24篇倪晓宇
  • 22篇范爽
  • 20篇刘晶
  • 13篇程维民
  • 12篇宋乐
  • 11篇周子军
  • 9篇王钰
  • 8篇许学
  • 8篇张瑛
  • 7篇陈慧茹
  • 6篇张鹏飞
  • 6篇张瑛
  • 6篇蒋家月

传媒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核农学报
  • 5篇生物学杂志
  • 5篇杂交水稻
  • 4篇作物学报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光散射学报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饲料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核技术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测定单粒稻种的蛋白质含量被引量:9
2019年
为探索NIR光谱技术在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分析中的应用,本研究细致分析了单粒稻种在不同光谱采集方式下的近红外光谱(NIRS)特征,并利用离子束诱变育种得到的水稻9311突变体库的种子,建立准确性较好的单粒糙米和单粒稻种的蛋白质定量模型。结果表明,与漫反射光谱采集方式下的单粒糙米蛋白质模型相比,透反射和透射光谱采集方式下能得到相关性较好的糙米蛋白质模型,其中单粒糙米蛋白质最优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7%。在单粒稻种中,由于种壳的反射作用,漫反射光谱采集方式下依然无法建立准确性高的蛋白质模型,透反射光谱采集方式下能够建立具有一定预测能力的蛋白质定量模型(RMSEP=0.81%),透射光谱采集方式下能够建立准确性高的蛋白质定量模型(R^2=0.96,RMSEP=0.24%)。本研究结果为无损快速分析单粒稻种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王纯阳马玉涵刘斌美郭盼盼黄青
关键词: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漫反射
一种单粒水稻脂肪含量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粒水稻脂肪含量定量分析模型构建方法,涉及脂肪含量定量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脂肪含量有差异的若干份水稻样品,干燥处理,平衡水分后作为校正集;S2、采用漫透射或漫反射方式采集校正集每粒水...
吴跃进程维民徐琢频王琦张鹏飞范爽刘斌美
文献传递
烧蚀点精确定位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烧蚀点精确定位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脉冲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照射到光束转折器的反射面上;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照射到二向色镜的第一受光面上;第一受光面平行于光束转折器的反射面;光束转折器将脉...
王琦吴跃进刘斌美余立祥倪晓宇杨阳杨叶
文献传递
水稻脆茎突变体cef2的鉴定及基因定位被引量:1
2017年
水稻脆茎突变体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物理诱变是创建脆茎突变体的一个有效途径。利用重离子辐照扬粳113(yj113)获得一个脆茎突变体cef2,该突变体脆茎特征在抽穗后开始表现,随着成熟度增加脆性特征更为明显。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的分蘖数和结实率比野生型显著增加,具有更好的产量潜力。茎秆和叶片的成分测定显示,与野生型相比,cef2突变体茎秆和叶片细胞壁的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24.2%和37.8%,半纤维素含量分别升高18.9%和37.6%,茎秆可溶性糖的含量在抽穗后逐渐降低,成熟期降低了33.6%。cef2茎秆抗折力比野生型减小,减小的程度随着成熟度变化而增加。遗传分析表明,cef2突变体的脆茎特征受单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cef2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SSR标记RM3586和RM487之间,连锁距离分别为5.6 c M和1.4 c M。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cef2脆茎突变性状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陆荷微刘斌美叶亚峰陶亮之吴振宇吴振宇范爽吴跃进
关键词:水稻细胞壁基因定位
水稻组织特异性脆秆控制基因TSBC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组织特异性脆秆控制基因TSBC1编码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该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
刘斌美吴跃进叶亚峰傅向东陶亮之
文献传递
水稻脆性突变体w7bc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w7bc5是重离子辐照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wyj7)获得的一个脆性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发现,w7bc5突变体千粒重与结实率略有下降,其他农艺经济特征仍保持较好品质;茎秆抗折力比wyj7野生型下降29.8%,田间手折极易脆断;w7bc5突变体茎秆纤维素含量比wyj7野生型减少26.7%,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叶片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茎秆中的保持一致;抽穗期后w7bc5与wyj7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差距逐渐拉大,从12.8mg/g增加到62.9 mg/g。
陆荷微刘斌美陶亮之叶亚峰吴振宇范爽吴跃进王钰
关键词:细胞壁纤维素可溶性糖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对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宋美张瑛张瑛吴敬德余增亮童继平郑乐娅程灿刘斌美佘德红
关键词:LOX水稻种子生活力储藏种质脂质氧化
水稻种子花色苷形成及其对稻谷储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花色苷是有色稻种皮和颖壳里呈现颜色的主要物质,属于类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性。本研究围绕水稻种子形成过程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以及其对稻谷储藏特性变化的影响,探讨花色苷在稻谷储藏中延长种子寿命的作用。结果显示:选取的3个品种中,水稻种子的花色苷形成主要在发育初期,随着颖果体积的增大,颖果花色苷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而颖壳的花色苷含量变化不显著,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后,仍只有颖果的花色苷含量出现下降的趋势,表明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颖壳的花色苷不参与抗老化的各项代谢反应。老化种子SOD活性分析显示,花色苷含量低的中籼9311可能是通过SOD酶活性增加,削减高温高湿胁迫对种子衰老的影响;由稻谷感染霉菌情况显示在3个水稻品种中,花色苷含量高的品种的抗霉菌能力要稍优于花色苷含量低的品种。但综合来看,花色苷含量高低并不是决定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
张丽丽刘斌美许学章忠贵吴跃进
关键词:花色苷稻谷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种质真伪无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稻种质真伪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光谱采集,光谱预处理,聚类分析。本发明是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籽粒中含氢基团化学物质组成和比例不同,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快速无损地检测区分...
吴跃进梁剑宋乐刘斌美王琦卞坡余立祥陶亮之
文献传递
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所述管状通道的中部套设在装置本体内,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分别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上下两端,样品探测系统设置在上固定片上,近红外光源均匀分布在管状通道的四周,气流控制阀设置于管状通道的下...
王琦宋乐黄青吴跃进刘斌美余立详倪晓宇余鼎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