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少稳

作品数:295 被引量:1,82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7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0篇心房
  • 119篇消融
  • 117篇房颤
  • 107篇心房颤动
  • 69篇射频消融
  • 57篇静脉
  • 47篇肺静脉
  • 46篇导管
  • 41篇导管消融
  • 41篇阵发
  • 41篇阵发性
  • 40篇消融治疗
  • 39篇导管射频
  • 39篇导管射频消融
  • 37篇心律
  • 35篇心脏
  • 35篇血管
  • 34篇电隔离
  • 34篇心动过速
  • 33篇电生理

机构

  • 1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09篇上海市第一人...
  • 70篇复旦大学
  • 20篇武汉大学
  • 1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上海市胸科医...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91篇刘少稳
  • 113篇杨延宗
  • 85篇高连君
  • 83篇林治湖
  • 67篇杨东辉
  • 42篇夏云龙
  • 39篇葛均波
  • 32篇张树龙
  • 32篇李世军
  • 29篇陈松文
  • 21篇林佳雄
  • 21篇聂振宁
  • 20篇黄从新
  • 17篇马长生
  • 17篇周京敏
  • 15篇孙宝贵
  • 14篇宿燕岗
  • 13篇张锋
  • 12篇刁青
  • 11篇储光

传媒

  • 63篇中国心脏起搏...
  • 50篇中华心律失常...
  • 21篇海南医学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国际心血管病...
  • 8篇上海医学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临床心电学杂...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第二届心房颤...
  • 4篇家庭用药
  • 4篇THE 22...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20篇2011
  • 9篇2010
  • 20篇2009
  • 18篇2008
  • 24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 35篇2004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胸痛者冠状动脉情况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王筱梅刘少稳杨延宗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胸痛
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被引量:5
1996年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其中单旁道45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6条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4%,二次消融成功率100%。平均随访9个月,3例复发(6%),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余病例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复发,术后除1例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出现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就右侧旁道消融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高连君张树龙林治湖杨延宗丛培欣王莹琦黄立萍朱皓郑晓群李贵海苗卫华吕家兰刘少稳宋道岭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的认识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近年来对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认识和治疗进步较快,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和误区。以下对心房颤动的认识和治疗进展进行讨论。
刘少稳
关键词:心房颤动疗效
一种一体化枕头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枕头,所述的枕头由固定枕(1)、活动枕(2)、控制键(3)、持衣臂(4)、电源线(5)和气泵(6)组成。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体化枕头专门为超声检查设计,枕头前低后高流线型,符合人体工程学。活动枕通...
罗向红李朝军刘少稳
文献传递
冠脉生理功能评估软件(DEEPVESSEL FFR)与有创FFR在评估冠脉缺血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采用国产人工智能冠脉生理功能评估软件(DEEPVESSEL-FFR,DV-FFR)诊断冠脉功能性缺血,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共21根血管,狭窄程度为30%~90%),同时采用有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测和DV-FFR检查评估冠脉功能性缺血情况,以有创FFR作为金标准,评价DV-FFR的诊断效能。DV-FFR使用64排及64排以上CT设备采集冠脉CTA的DICOM格式数据,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血管分割和重建,提取血管中心线,进而计算冠脉FFR。DV-FFR采用三维几何自动量化方法计算FFR数值,评估3个主支血管[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的狭窄缺血风险。结果:参考有创FFR结果,取FFR=0.8为切点值,DVFFR≤0.8即为有意义的功能性心肌缺血。在血管层面,DV-FFR软件诊断缺血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88.9%、91.7%、91.7%和88.9%;在患者层面,DV-FFR软件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7.5%、90.0%、90.0%和87.5%。DV-FFR结果与有创FFR结果间一致性较好,诊断效能无差异(P=0.787)。结论:CTA检查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程度为30%~90%时,采用DV-FFR诊断冠脉功能性缺血的结果与有创FFR检测结果间一致性较好,可作为评估冠脉功能性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徐浩张治解学乾杨文艺刘少稳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
右室流出道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一例
2006年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心悸伴黑矇12年,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而行射频消融术,术中予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后标测到右室流出道游离壁、间隔部双部位室速,起搏标测下成功消融,消融后分级递增起搏、程序期前刺激及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均未能诱发心动过速。结论:右室流出道双部位室速不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特发性室速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陈丽娜秦丰明刘少稳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刘少稳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右房静止与心肌疾病
2004年
  目的总结8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右房静止病例的电生理与临床特点.……
李东辉黄丽萍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夏云龙李世军林治湖
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行心房 肺和 /或上腔静脉 (大静脉 )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 ,药物治疗无效的 10 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性 72例、女性 2 8例 ,年龄 2 7~ 75(54± 10 )岁 ,均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 (Lasso导管 )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心房 靶大静脉 (指术中标测证实为房颤相关的肺静脉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和 /或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指术中无心律失常发作而不能明确房颤相关大静脉 ,主要对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进行电隔离 )。结果  10 0例患者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2 0次。行单纯心房 靶大静脉电隔离 2 2例 ,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78例 ,共电隔离大静脉 2 68根 ,其中肺静脉 2 44根 ,上腔静脉 2 4根。即刻电隔离成功 2 57根 (96% )。平均随访 (2 2 9± 177)d ,随访期内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部分患者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 ,无房颤发作 65例 (65%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 12例 (2例服用胺碘酮后 ,12 % ) ,总有效率 77%。并发症包括脑卒中 2例 ;肺静脉狭窄 9例 ,其中单支轻度狭窄 7例 ,2支重度狭窄 1例(均为 2次消融 ) ,左上肺静脉完全闭塞 1例 ;术后心包积液 2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3 %。结论 (1)
杨延宗刘少稳高连君杨东辉夏云龙林治湖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上腔静脉电隔离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
N-硝基-L-精氨酸甲酯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活性及mRNA表达的改变,探讨ACE2及其与ACE相互平衡对高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血压正常且年龄匹配的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每100 mL饮水中加入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50 mg,每日摄入L-NAME 50 mg/kg,制作高血压模型;按照L-NAME的摄入时间分为第2、4、8、12周4个亚组(n=5);对照组设立相同的亚组,于相应时间分别摄入相同体积的清水。采用总活性比色法检测胸主动脉ACE和ACE2活性;RT-PCR技术检测胸主动脉ACE和ACE2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服用L-NAME后第4、8、12周,血压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亚组入组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L-NAME后第4、8、12周,模型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组织ACE活性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CE2活性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各亚组间ACE、ACE2活性和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抑制NO合成所导致的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胸主动脉组织ACE2、ACE的mRNA表达及活性与血压升高有关。
徐梦丹戴秋艳刘少稳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