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为

作品数:298 被引量:3,173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9篇重症
  • 73篇休克
  • 41篇感染性
  • 39篇综合征
  • 35篇重症医学
  • 34篇感染性休克
  • 32篇危重
  • 31篇急性呼吸
  • 30篇血流
  • 28篇脓毒
  • 27篇危重病
  • 26篇呼吸窘迫
  • 26篇急性呼吸窘迫
  • 25篇预后
  • 25篇通气
  • 25篇重症患者
  • 24篇血流动力学
  • 24篇窘迫综合征
  • 24篇呼吸窘迫综合...
  • 23篇脓毒性

机构

  • 206篇北京协和医院
  • 85篇北京协和医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清华大学第一...
  • 6篇东南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南京铁道医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海淀医...
  • 4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8篇刘大为
  • 82篇王小亭
  • 71篇隆云
  • 51篇周翔
  • 42篇柴文昭
  • 37篇杜斌
  • 34篇张宏民
  • 34篇陈德昌
  • 31篇张青
  • 29篇崔娜
  • 27篇何怀武
  • 26篇石岩
  • 25篇邱海波
  • 22篇芮曦
  • 17篇陈秀凯
  • 16篇丁欣
  • 16篇刘晔
  • 16篇王郝
  • 15篇杨荣利
  • 14篇杜微

传媒

  • 52篇中华医学杂志
  • 41篇中华内科杂志
  • 2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4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国实用外科...
  • 9篇中国实用内科...
  • 8篇中华结核和呼...
  • 7篇协和医学杂志
  • 7篇中华危重病急...
  • 6篇中国医刊
  • 5篇世界医学杂志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中华医学信息...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国外医学情报
  • 3篇中国临床营养...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8篇2016
  • 19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22篇2009
  • 12篇2008
  • 19篇2007
  • 15篇2006
  • 8篇2005
  • 14篇2004
  • 14篇2003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免疫抑制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与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重症免疫抑制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对致病真菌种类及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11月因可疑/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收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
崔娜王郝隆云周翔刘大为
文献传递
重症医学在突发灾难救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突发灾难事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因素、突发事故、卫生事件、恐怖活动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的事件,其程度大大超过常规社会活动的承受能力。重症医学是研究任何疾病或损伤向危及生命发展过程的规律、特点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突发灾难事件通常以大量人员伤亡为特点。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死亡对生命的威胁持续存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的医务工作者积极行动,团结一心,自始至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刘大为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务工作者自然因素突发事故卫生事件恐怖活动
休克与循环功能支持被引量:2
2000年
刘大为
关键词:休克氧输送组织缺氧
重视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7
2009年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ICU患者因存在卧床、制动、高凝状态及血管损伤等因素,无疑是DVT的高危人群。由于ICU患者有其自身特点,故在DVT的发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且我国大部分医院的ICU尚未对DVT进行常规的预防治疗,为此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以下简称“指南”),以助于ICU医护人员重视对其的预防。
马晓春刘大为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ICU患者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VT血管损伤高凝状态
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对预后的意义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AKI)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收治的放置肺动脉导管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8例AK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评价。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对AKI发病的影响。结果1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126例发生AKI(79.7%),其中AKI1期发病率为20.6%(26/126),AKI2期发病率为20.6%(26/126),AKI3期发病率为58.7%(74/126);45.6%(72/158)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158例患者中28d病死率为59.5%(94/158),发生AKI者死亡90例,28d病死率为71.4%(90/126),其中AKI1期病死率为38.5%,AKI2期病死率为69.5%,AKI3期病死率为83.8%。生存分析显示,AKI1、2、3期的28d生存率依次降低,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为0.738—0.883,P〈0.001。平均动脉压控制在90~100mmHg(1mmHg=0.133kPa),AKI发病率为76.2%;控制在80~90mmHg,AKI发病率为71.8%;控制在65~80mmHg,AKI发病率为94.4%。心指数(CI)控制在〉4.0L·min^-1·m^-2,AKI发病率为76.7%;控制在2.5~4.0L·min^-1·m^-2,AKI发病率为71.2%;控制在〈2.5L·min^-1·m^-2,AKI发病率为96.6%。结论感染性休克所致AKI发生率高,预后差;AKI的分期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感染性休克时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在AKI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提高血压和CI有助于减少AKI发生,但过高的血压和CI并不能进一步减少AKI发生。
杨荣利王小亭刘大为
关键词:休克脓毒性急性肾损伤预后
降钙素原在全身性感染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2
2011年
随着临床对感染诊断客观指标需求的日益迫切,近年来涌现出了各种标记物,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其经历了观察性、荟萃分析及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3个阶段。以下对PCT的特性及其在全身性感染诊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石岩刘大为
关键词:全身性感染降钙素原随机对照研究标记物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无自主呼吸完全机械控制通气、需要进行容量负荷试验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ETCO2、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平均动脉压,脉压差(PP)、心指数(CI)的变化,ROC曲线评价PETCO2、PP评估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 (1)入选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34例有容量反应性,14例无容量反应性.容量负荷试验后,有反应者△CI为(0.85±0.47)L·min.·m-2,△PETCO2为(3.5 ±2.5)mmHg(1 mmHg=0.133 kPa),高于无反应者[(0.05±0.27)L·min-·m-2;(0.5±1.5) mmHg;P<0.05].(2)容量负荷试验后△PETCO2与△CI呈正相关(r=0.772,P<0.05),△PP与△CI呈正相关(r=0.598,P<0.05).(3)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ETCO2比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ROC为0.943,以5%为临界值,△PETCO2 >5%时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93.4%.△PP比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RoC为0.801,以10%为临界值,△PP> 10%时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3.2%.结论 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引起PETC02的变化可以反映CI的变化,能有效评估容量反应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PP更佳.
赵华王小亭刘大为
关键词:容量反应性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容量负荷试验血流动力学监测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被引量:89
2017年
随着重症超声在重症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被日益认知与理解,已越来越被广泛的接受和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在实施过程中开始面临各种问题,突显了对重症超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为此,专家组根据多年来应用和推广经验,从基本理念到实施规范,制定了本共识。
王小亭刘大为于凯江管向东马晓春严静康焰艾宇航胡振杰隆云晁彦公张宏民张丽娜尹万红刘丽霞武钧何伟朱然许强宏丁欣关键李莉刘海涛司向王敏佳王艺萍王晓猛吕立文陈文劲张青杜鹃朱炜华陈秀凯尚秀玲黄道政蔡书翰崔嵩张军伟赵醴唐朝霞
关键词:重症监护超声检查
重症超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中的新手段被引量:15
2012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胸部CT检查、重症超声、正电子放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等均可用于ARDS的诊治中,其中胸部CT是诊断ARDS的金标准,但由于其费用高、放射线暴露、不能快速便捷应用、需要承担转运患者的风险,以及肺部病变定量的相对复杂性[1],限制了其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王小亭刘大为
关键词:超声胸部CT检查计算机体层成像电阻抗断层成像
重视心脏多普勒超声在重症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早在综合ICU,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大多由心脏专科医生来进行,主要目的是帮助诊断心血管疾病。对血流动力学的无创评估仅仅是应用二维联合多普勒技术来测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ICU医生首先推荐在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心脏超声,替代右心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
王小亭刘大为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ICU血流动力学重症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