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东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足溃疡时血小板聚集、释放和膜糖蛋白Ⅵ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小板聚集、释放和膜糖蛋白Ⅵ(GPⅥ)的变化。方法 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足分为:非糖尿病足(DM)组(未患糖尿病足)17例和糖尿病足(DFU)组25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选择素释放和血小板GPⅥ阳性率。结果 DFU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DFU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DM组(P<0.05);DFU组血小板P选择素释放高于对照组与DM组(P<0.05);DFU组的GPⅥ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D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可能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有关。
- 柏素萍李峥璟刘大东王旭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
-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脓毒症小鼠肝脏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脓毒症小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变化,同时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s-2,CORM-2)对其调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CORM-2组,无活性CORM-2(inactivated CORM-2,iCORM-2)组。采用CLP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CORM-2组和iCORM-2组除术后使用CORM-2或无活性CORM-2外,其余处理同CLP组,术后72 h内连续监测各组12只小鼠血糖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存活情况。另选32只小鼠分组同上,术后24 h收集肝脏组织及血浆,检测肝组织的18F-FDG分布、葡萄糖激酶活性、乳酸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LP组葡萄糖代谢水平增强,葡萄糖激酶、AST、ALT活性以及乳酸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CORM-2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手术组小鼠血糖在术后36 h内持续下降,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RM-2能明显减少脓毒症小鼠肝18F-FDG摄取、葡萄糖激酶活性和乳酸含量,从而改善脓毒症小鼠肝脏能量代谢紊乱,提高生存率。
- 梁峰孙炳伟王旭秦魏婷刘大东仇雪枫
- 关键词:脓毒症肝脏^18F-FDG
- SNARE/Munc18b复合体介导脓毒症血小板α颗粒释放及CORM-2的干预机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及其调节因子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b(SNARE/Munc18b)复合体介导的脓毒症血小板α颗粒释放及一氧化碳释放分子Ⅱ(CORM-2)的干预机制。方法采集健康成人肘静脉血,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10 mg/L)、LPS+iCORM-2组(10 mg/L LPS + 50 μmol/L无活性CORM-2),LPS+L-CORM-2组(10 mg/L LPS + 10 μmol/L CORM-2)、LPS + H-CORM-2组(10 mg/L LPS + 50 μmol/L CORM-2)。各组于37?℃、湿度95%、5% CO2培养箱孵育30 min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小板α颗粒释放物质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α颗粒的分布;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关键膜融合分子Munc18b及相关SNARE蛋白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突出相关蛋白-23(SNAP-23)、突出融合蛋白-11(STX-11)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SNARE/Munc18b复合体的形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血小板α颗粒释放PF4、PDGF-BB、MMP-2、P-选择素的量明显升高;而低、高浓度CORM-2能有效抑制LPS刺激后血小板α颗粒的释放〔PF4(μg/L):7.69±0.58、6.03±0.71比10.13±0.82,PDGF-BB(μg/L):112.71±1.79、102.91±5.86比128.78±1.39,MMP-2(ng/L) :32.94±2.73、27.58±3.36比53.26±1.21,P-选择素:(17.14±0.57)%、(15.35±0.68)%比(23.78±0.62)%,均P〈0.01〕,且呈剂量依赖趋势。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ORM-2能减少LPS刺激后血小板α颗粒向血小板膜周围分布,并可抑制与包膜融合。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后血小板Munc18b和相关SNARE蛋白表达,以及SNARE/Munc18b复合体形成均显著�
- 庄明峰孙炳伟刘大东石源
- 外周血中5-羟色胺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成加重脓毒症小鼠肺损伤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外周5-羟色胺(5-HT)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生成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8周龄野生型(WT型)和Tph1基因敲除(Tph1^(KO))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T小鼠假手术组、WT小鼠脓毒症组和Tph1^(KO)小鼠假手术组、Tph1^(KO)小鼠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小鼠接受假手术处理(仅打开腹腔翻动盲肠但不结扎和穿刺,然后关腹);脓毒症组小鼠接受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12 h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收集小鼠肺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肺组织中NET生成情况。结果病理学结果提示:假手术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好,未见渗出;而脓毒症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内可见明显渗出,肺泡壁增厚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WT小鼠脓毒症组肺损伤程度较Tph1^(KO)小鼠脓毒症组严重。ELISA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假手术组小鼠BALF中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脓毒症组小鼠BALF中TNF-α和IL-6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WT小鼠:TNF-α(μg/L)为158.20±28.46比14.00±3.28,IL-6(μg/L)为304.98±21.78比57.70±12.30;Tph1^(KO)小鼠:TNF-α(μg/L)为85.88±20.13比14.95±1.53,IL-6(μg/L)为169.50±45.61比55.05±12.68,均P<0.01〕,且WT小鼠脓毒症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Tph1^(KO)小鼠脓毒症组〔TNF-α(μg/L):158.20±28.46比85.88±20.13,IL-6(μg/L):304.98±21.78比169.50±45.61,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小鼠肺脏中均检测到极少量的NET生成;而脓毒症组小鼠肺组织中均检测到大量的NET生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WT小鼠:(34.75±7.27)%比(1.75±0.96)%,Tph1^(KO)小鼠:(14.25±5.74)%比(2.50±1.29)%,均P<0.01〕,且WT小鼠脓毒症组小鼠肺脏组织中NET生成量较Tph1^(KO)小鼠脓毒症组明�
- 黄雨朦姬倩朱艳艳刘大东付胜巧王旭邰宁正
- 关键词:脓毒症5-羟色胺肺损伤
- 早期床边经皮穿刺引流对重症肝脓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肝脓肿患者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确诊为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置管时间以及置管前后的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APACHE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置管距发病时间为2~5 d。置管引流前与引流后1 d、3 d、7 d比较,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进展迅速。抗炎治疗的同时应尽早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
- 王焕景张建国刘硕孙志伟尹江涛胡振奎袁娜娜刘大东张德厚
- 关键词: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经皮穿刺引流
- 脓毒症时糖原合酶激酶3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后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即便在基础与临床研究及重症监护手段高度发展的现代,其临床治疗仍然收效甚微,病死率居高不下[1].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极其复杂,近年研究表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3].大量研究揭示,糖原合酶激酶3(GSK-3)在脓毒症炎症反应、凝血异常中发挥重要作用[4-5].GSK-3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参与糖代谢的主要限速酶之一.
- 庄明峰刘大东孙炳伟
- 关键词:糖原合酶激酶3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苏氨酸蛋白激酶脓毒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
- 血浆microRNA-130a联合APACHE Ⅱ评分预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血浆microRNA-130a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3~79岁,平均(62.81±11.48)岁.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APACHEⅡ评分,并留取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浆标本-20℃保存备用.将研究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列为死亡组,同时以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原发感染部位等基线信息作为匹配条件,按照1:1从同队列中匹配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2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分析,死亡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0.95±0.15)分比(0.80±0.29)分]显著降低,APACHEⅡ评分[(19.38±3.63)分比(22.52±4.70)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结果提示,死亡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与APACHEⅡ评分呈负性强相关(r=-0.750,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浆microRNA-130a测定联合APACHEⅡ评分的患者死亡预测价值[AUC=0.71,95%置信区间(CI):0.54~0.89]高于二者独立预测(microRNA-130a:AUC=0.688,95%CI:0.52~0.86.APACHEⅡ评分:AUC=0.694,95%CI:0.53~0.86.P均<0.05)].结论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降低与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死亡密切相关,血浆microRNA-130a测定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死亡有较好预测价值.
- 孙志伟刘大东王旭潘鑫
- 关键词:APACHE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
- 不同营养制剂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整蛋白纤维型与短肽预消型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患者共35例,入科48 h内均接受肠内营养,根据所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的不同分为整蛋白纤维组和短肽预消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并发症(胃潴留、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使用胃肠动力药),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及总体病死率。结果与短肽预消型肠内营养液相比,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液能有效地减少危重症患者的胃潴留(χ~2=4.279,P<0.05)、腹胀(χ~2=4.782,P<0.05)及恶心呕吐(χ~2=5.221,P<0.05)的发生率;而2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和胃肠动力药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液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胃潴留、腹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刘朔张德厚刘大东
- 关键词:危重病人医疗肠道营养预后
- 整肠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患者高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预后的效果,为临床开展肠道微生态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武汉市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38例成年重症/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18例患者接受了整肠生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未接受整肠生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者每天还服用整肠生以调节肠道微生态。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特征,治疗前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TNF-α、IL-1β、IL-6、PCT、CRP、ALT、白蛋白和肌酐水平,以及临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患者间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整肠生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尚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整肠生可以降低COVID-19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但尚未观察到患者临床结局的显著改善。
- 尹江涛唐洋梅琼孙志伟章晋辉刘大东戴晓玥夏雯丁龙坤席月张盈吴亮
- 关键词:整肠生肠道微生态白介素-1Β
- 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与风险评分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分析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0年4月-2019年2月血液净化中心临床诊断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病情进展分为难治性PDAP 30例、非难治性PDAP 99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归纳难治性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评分模型。结果129例PDAP患者,发生难治性PDAP 30例,发生率为23.26%。腹膜透析透出液培养分离病原菌30株,革兰阳性菌13例占43.33%,革兰阴性菌10例占33.33%,真菌7例占23.33%。革兰阴性菌感染、存在并发症以及CRP是难治性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革兰阴性菌感染(2分)、存在并发症(2分),CRP值1.34~22.6mg/L、23.6~58.8mg/L、62.4~123.5mg/L、124~358mg/L依次为0、1、2、3分,风险评分模型预测难治性PD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696~0.846,P<0.05),最佳截断值为4分,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0.00%、91.92%,约登指数为0.519。结论革兰阴性菌感染、存在并发症、CRP值较高是难治性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预测难治性PDAP准确度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邢虎张亚峰刘大东尹江宁吴洪敏周玥
- 关键词:腹膜透析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