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合作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污染
  • 7篇微污染
  • 6篇渗滤
  • 6篇渗滤液
  • 6篇垃圾
  • 6篇垃圾渗滤
  • 6篇垃圾渗滤液
  • 6篇臭氧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原水
  • 5篇微污染原水
  • 5篇污染原水
  • 5篇除藻
  • 4篇厌氧
  • 4篇有机物
  • 4篇污泥
  • 3篇预氧化
  • 3篇污染物
  • 3篇消毒副产物

机构

  • 25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可持续...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天津泰达水务...

作者

  • 25篇刘卫华
  • 19篇季民
  • 7篇杨洁
  • 7篇孙丽娜
  • 3篇王暄
  • 3篇张昕
  • 3篇任智勇
  • 2篇姜少红
  • 2篇杨造燕
  • 2篇王苗苗
  • 2篇张楠
  • 2篇王景峰
  • 2篇赵勇
  • 1篇阎玉荣
  • 1篇周菁
  • 1篇霍贞
  • 1篇韩育宏
  • 1篇马丽
  • 1篇潘留明
  • 1篇卢姗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2篇给水排水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泥碱解和超声破解预处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为提高污水厂污泥的厌氧消化速率,采用多频率多功率槽式超声发生器,研究了超声波、碱解、以及两者的组合作用对污泥破解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和超声波的组合预处理方式,对污泥溶解性COD的释放效果和VSS减少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超声波和单独的碱处理.单独超声预处理,污泥VSS的最大减少率为15.98%;单独碱解(NaOH/TS=0.04)时为22.12%;先碱解(NaOH/TS=0.04,24 h),再超声(60 min)以及碱(NaOH/TS=0.04)和超声(60 min)同时作用的预处理方式,可将污泥VSS减少率分别提高到51.45%和54.45%.破解作用引起污泥的水解分为快速水解和缓慢水解2个阶段,对快速水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可知,同时采用碱和超声的预处理方式不但可以获得最高的水解速率,而且降低了碱的投加量,缩短了超声破解的时间.
杨洁季民韩育宏刘卫华张绪强
关键词:污泥超声预处理碱预处理厌氧消化
企业并购的冲突、博弈与合作分析研究
刘卫华
关键词:并购博弈
水中微量有机物的活性炭深度净化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研究活性炭和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物、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提高饮用水安全性。方法 对高藻期经预氯化处理的原水 ,在常规净水工艺后 ,采用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两种深度净水工艺进行中试处理。结果 活性炭对高锰酸钾耗氧量 (CODMn)、氨氮 (NH+ 4 -N)、UV2 54(在 2 5 4nm波长下水样的吸光度 )三氯甲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6 6 6 % ,5 0 1% ,94 % ,94 7% ;臭氧活性炭对其去除率分别为 5 7% ,4 7 6 % ,80 % ,94 3% ;色 -质联机分析表明 ,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可以控制和消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保证供水水质的安全性。结论 在源水预氯化条件下 ,单独活性炭比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去除效果更好。O3 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季民杨洁孙丽娜刘卫华张楠
关键词:活性炭臭氧活性炭饮用水微量有机物
高藻水预氧化除藻效能与水质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研究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对藻类、细菌、色度、浊度及氨氮、UV254(在254 nm波长下水样的吸光度)等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检测氧化出水的安全性.方法对高藻期引滦水进行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预氧化出水对比研究.结果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具有较好的杀藻、灭菌效果;当进水叶绿素-a 22.4~50.4μg/L时,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除藻效果受原水藻浓度的影响较小,但受pH影响显著,随pH降低,藻类去除率增加.与除藻效果不同,pH对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灭菌能力基本无影响.与臭氧相比稳定性二氧化氯除浊、脱色效果不理想.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均不能去除水中氨氮,且臭氧出水氨氮升高.臭氧对UV254表征的具有共轭结构或含有芳环结构的不饱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好.2种氧化剂均可有效控制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生成,提高饮用水安全性.结论臭氧、稳定性二氧化氯均可安全、有效地预处理高藻水,臭氧较稳定性二氧化氯效果更优.
刘卫华季民杨洁孙丽娜
关键词:稳定性二氧化氯臭氧饮用水
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被引量:40
2007年
研究了Fe(Ⅱ),Mn(Ⅱ),Cu(Ⅱ)作用下,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腐殖质.分析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对腐殖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臭氧氧化比较,催化臭氧氧化对UV254和色度去除率无明显改善,但可明显提高以TOC和CODCr表征的有机物去除率;当投加催化剂过量时,以TOC和CODCr表征的有机物去除率虽降低,但仍有促进作用.但Fe2+的过量投加将明显抑制UV254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在碱性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法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为Cu(Ⅱ)>Mn(Ⅱ)>Fe(Ⅱ).采用Cu(Ⅱ)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实际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对CODCr,色度和UV254都显示出较好的去除效果.
刘卫华季民张昕杨洁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有机物腐殖质
微污染原水化学预氧化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该论文是'2002年天津市环保科技工程计划-自来水饮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项目中部分内容,为天津市新开河水厂改造进行前期试验.通过小试和中试现场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的预氧化技术、预氧化与后续工艺的组合技术对水中有机物和藻类...
刘卫华
关键词:引滦水除藻预氧化消毒副产物
文献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性状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厌氧-好氧运行方式的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连续运行近120 d表现出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对GMBR中污泥粒径分布变化研究表明,GMBR中污泥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粒径0.18-0.45 mm的小颗粒污泥及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的增加造成的,粒径大于0.45 mm的颗粒污泥能够基本稳定维持其颗粒形态,反应器运行末期,GMBR中颗粒污泥(粒径大于0.18 mm的污泥)含量稳定在污泥总量的60%-65%以上.污泥表面电荷量随着污泥组成形态的变化电负性逐渐增加,80 d后稳定在-0.42--0.80 meq.g-1之间.污泥表面电荷的负电性增加主要是由小于0.45 mm的污泥造成的,其中小于0.18 mm的絮状污泥对其影响最大.并且,污泥粒径越大污泥表面负电荷量越少,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另外,GMBR中SVI稳定在60-90 mL/g之间,并且随着污泥表面电荷负电性的增加污泥SVI值增加,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景峰王暄季民卢姗刘卫华杨造燕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
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采用XAD大孔树脂吸附法分析天津市某垃圾填埋场生化出水渗滤液中有机物组成,憎水性有机物腐殖质占据总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85%,是生化出水渗滤液中的主要有机物。研究了Fe(Ⅱ)、Mn(Ⅱ)、Cu(Ⅱ)作用下,均相催化臭氧氧化...
刘卫华季民张昕杨洁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催化臭氧
文献传递
生物陶粒-微絮凝活性滤池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生物陶粒 微絮凝活性滤池工艺对天津引滦水进行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温为 7~ 2 5℃的条件下 ,该工艺对浊度 ,氨氮 ,CODMn,UV2 54 和叶绿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3 5 % ,6 2 5 % ,6 5 8% ,5 8 5 %和 77 0 %。该工艺在试验期间处理效果稳定 ,出水水质好 ,是一种经济有效、简单实用。
孙丽娜季民任智勇刘卫华
关键词:生物陶粒活性炭微絮凝叶绿素饮用水
厌氧-好氧生物膜技术处理高盐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移动床组合工艺(AF-MBBR)处理滨海垃圾卫生填埋场高盐渗滤液.研究结果表明:好氧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对渗滤液中的氨氮具有非常高的去除效率;但高盐量对AF-MBBR去除CODCr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
季民姜少红王苗苗刘卫华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高盐废水厌氧生物滤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耐盐菌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