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 作品数:78 被引量:47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氨基脲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生物富集与消除规律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了氨基脲在栉孔扇贝闭壳肌、外套膜与鳃、消化盲囊不同组织中生物富集和消除规律的研究。在所研究的3个组织中,随海水中氨基脲浓度的增加,蓄积量逐渐增加。消化盲囊富集最高值最大,富集能力最强,而且表现出最快的平均消除速度。栉孔扇贝各组织对氨基脲的富集作用:消化盲囊>外套膜和鳃>闭壳肌;且各组织中氨基脲含量与曝污浓度呈正相关。氨基脲主要富集在栉孔扇贝的消化盲囊及外套膜和鳃中,闭壳肌中含量较少。栉孔扇贝各组织对氨基脲的消除作用:闭壳肌>外套膜和鳃>消化盲囊,但在高浓度条件下,闭壳肌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净化,氨基脲含量才能降低至0.50μg/kg以下。采用DAS 2.0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程序,处理曝污后栉孔扇贝体内的氨基脲含量-时间数据,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各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相差较大,说明组织不同,对药物的蓄积能力有所差别。以20.0μg/L浓度为例,经42 d消除试验后,闭壳肌(5.94μg/kg)、外套膜与鳃(9.87μg/kg)及消化盲囊(15.81μg/kg)中均有氨基脲存在,且远高于规定值,各组织氨基脲消除率逐渐降低,依次为91.3%、90.0%、89.6%。在本试验条件下,氨基脲在1.0、5.0和20.0μg/L浓度下连续曝污8 d后,消除期分别定为15、50和70 d;并且水温高时可适当缩短消除期,水温低时可适当延长消除期。
- 徐英江田秀慧任传博于召强宫向红刘慧慧刘义豪刘云张秀珍张利民
- 关键词:栉孔扇贝氨基脲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生产聚天冬氨酸盐的工艺及所用的装置
- 一种生产聚天冬氨酸盐的工艺,包括顺丁烯酸酐的溶解、氨化反应、热聚合反应及碱分解反应,其特征是所述的溶解及各反应步骤均在单一的装置中进行。该装置包括一个反应釜,该反应釜的上部出口连接一竖式分馏柱,后者与竖式冷凝管连接;竖式...
- 姜国良王本建张广华刘云杨栋
- 文献传递
- 一种仿海洋生物材料制备的化肥增效剂
- 一种仿海洋生物材料制备的化肥增效剂,其特征是它含有聚天冬氨酸盐、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两者的重量比例为1∶0.1-10。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1)配方简单,可以安全地进行生物降解,无毒、无污染。(2)本发明能全面促进氮、磷、...
- 姜国良张广华牛世奎刘云刘中华杨栋
- 文献传递
- 中美鱼类学课程教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对比了美国鱼类学课程和国内该课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考核方式;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差别,总结出美国鱼类学理论课程重视分类和演化,重视鱼类生理、生态以及鱼类保护,而实践课程重视鱼类多样性和地域特色,考核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提出了我国鱼类学课程国际化需要改进的方向,对该课程体系的设置和知识模块的优化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刘云吴志强
- 关键词:鱼类学
- 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9
- 2005年
- 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鱼流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文中通过试验用鲫鱼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在其染菌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白细胞数量、NBT阳性细胞数量以及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病原菌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鲫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前3d内,白细胞数量、NBT阳性细胞数量以及血清溶菌酶活力依感染浓度不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嗜水气单胞菌与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之间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和浓度依赖性。
- 孙峰张煜李立德刘云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鲫鱼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数量
- 我国黄海海洋鸟类资源及其保护现状被引量:2
- 2013年
- 综述了我国黄海区域海洋鸟类的种类特点、留居期、分布和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山东大公岛、千里岩岛和江苏盐城、前三岛等重要的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概况,提出了黄海海鸟调查的必要性和保护的迫切性。
- 刘云姜国良
- 关键词:海鸟自然保护区
- 一种虾青素的生产工艺
- 一种虾青素生产工艺,其特征是用酸处理从甲壳素工厂加工废水或甲壳类生产加工的废水,使其pH为6-7,加入絮凝剂壳聚糖胶体溶液,再用酸调pH至1.5-2.5,产生泡沫,用滤网或泡沫收集器收集泡沫中悬浮的含有虾青素的颗粒,真空...
- 姜国良李立德杨栋刘云
- 文献传递
- 养殖大菱鲆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自然发病的养殖大菱鲆幼苗出现口部周围皮下出血,肝脏灰白色并萎缩坏死的症状。从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定名为db14。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早期菌落稍隆起,白色,质地较硬;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75×103cfu/g;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显示其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细菌16S rDNA序列测定后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综合上述结果,确定该菌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株对复达欣、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等较为敏感。通过对人工感染菌株db14的大菱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等器官的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心脏和脑未发现明显异常。
- 吕俊超张晓华王燕兰建新韩茵刘云
- 关键词:大菱鲆病原菌组织病理
- 一种盐碱土壤修复材料
- 一种盐碱土壤修复材料,其特征是由海藻降解物、鱼废水蛋白提取物、聚天冬氨酸盐、贝壳粉、甲壳粉所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数分别是10-20、10-20、5-15、20-60、10-30。本发明的盐碱土壤调理剂可平衡土壤中的微量元...
- 姜国良牛世奎刘云杨栋张广华刘中华
- 文献传递
- 以牡蛎壳为主的土壤调理剂
- 一种以牡蛎壳为主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是由牡蛎壳粉、聚天冬氨酸盐、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生物全部或部分的粉末或发酵物所组成,它们的重量百分数分别是50-70、2-5、1-3和25-45。所述的生物全部或部分的粉末或发酵物包括陆...
- 姜国良包振民牛世奎刘云杨栋张广华刘中华陶爱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