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振

作品数:42 被引量:46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滑坡
  • 8篇地质
  • 6篇地质灾害
  • 6篇微型桩
  • 6篇厚层
  • 6篇崩塌
  • 6篇边坡
  • 5篇岩体
  • 5篇失稳
  • 4篇地震
  • 4篇岩质
  • 4篇山体
  • 4篇滑体
  • 4篇边坡工程
  • 3篇岩质滑坡
  • 3篇失稳模式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桩群
  • 3篇组合桩
  • 3篇斜坡

机构

  • 35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中国地质环境...
  • 12篇长安大学
  • 9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华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北京市地质研...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42篇冯振
  • 32篇李滨
  • 16篇殷跃平
  • 9篇闫金凯
  • 8篇王文沛
  • 8篇贺凯
  • 7篇高杨
  • 5篇朱赛楠
  • 3篇吴中海
  • 3篇门玉明
  • 3篇吴树仁
  • 3篇王国章
  • 2篇代贞伟
  • 2篇蔡奇鹏
  • 2篇邢爱国
  • 2篇王磊
  • 2篇赵瑞欣
  • 2篇陈亮
  • 2篇陈云霞
  • 1篇龚裔芳

传媒

  • 7篇水文地质工程...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岩土力学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倾厚层山体滑坡启动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首先分析鸡尾山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成因机制,对前期的滑坡物理模型进行优化;开展土工离模型试验,重现滑坡失稳过程;研究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变形破坏特征,对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的破坏模式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滑坡模型在73 g时发生破坏,与前期80 g破坏的试验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节理化的滑坡模型与岩体结构完整的滑坡模型相比,更易于发生变形破坏;内侧滑块大部分残留堆积在滑动面上,外侧滑块视向滑动、高位剪出。随着离心加速度的增大,模型后部块体首先出现蠕滑现象,前缘块体阻滑作用明显;当加速度达到73 g时,前缘块体被突然视向挤出,诱发后部块体沿滑面产生滑移;滑坡的初始变形破坏过程是由渐进破坏向瞬时破坏转变的过程,经历蠕滑变形–节理张拉–滑面滑动–前缘撞击–视向偏转–高位剪出–碰撞解体–静止堆积。
冯振殷跃平蔡奇鹏李滨
关键词:岩质滑坡失稳模式离心模型试验关键块体
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巨型古滑坡及其工程地质特征被引量:13
2019年
巧家地处小江断裂带与则木河断裂、五莲峰断裂相交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与地震活动频繁,崩滑流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通过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分析,在小江断裂带巧家段东侧识别出一处巨型古滑坡。巧家古滑坡平面形态为筲箕形,堆积体长5.5km,宽9km,平均厚度约250m,预测体积达到约10亿m^3。古滑坡后缘为典型的圈椅状地貌,两侧边界多沿基岩地层中的次级断层发育,并在地表呈阶梯式的台阶状地形。堆积体的岩性主要由二叠系阳新组灰岩组成,局部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组玄武岩,多具碎裂-松散结构。整体上看,该滑坡体风化强烈,中前部发育大型纵向冲沟,暗示形成时代较老。综合分析认为,巧家古滑坡成因极可能是由于小江断裂带强烈左旋走滑作用下,导致巧家东侧山地发生持续性的构造抬升,并在巨大地震活动触发下形成。关于小江断裂带巧家段在未来的大地震活动背景下,是否可能导致古巨型滑坡复活,或该区是否还存在发生类似巨型地震滑坡的风险等问题,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冯振冯振吴中海胡萌萌哈广浩康怀信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金沙江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地质
塔柱状岩体崩塌灾害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塔柱状岩体崩塌的相关研究资料,对长江经济带及其周边地区塔柱状岩体形成与稳定性影响因素、崩塌失稳模式以及损伤理论应用3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并据此对塔柱状岩体崩塌灾害的发展趋势与问题热点进行了探讨,为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的地质调查与研究提供理论准备与参考。
贺凯陈春利冯振李滨潘利宾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崩塌灾害
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石膏、水泥和重晶石按一定比例混合水,制作包含4组结构面的地质力学模型,利用土工离心机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表明,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的主要原因是软弱夹层软化与关键块体失稳,与地质调查结论一致。随着离心加速度的逐级增大,驱动块体首先达到极限平衡,随后进入蠕滑变形阶段,挤压前缘关键块体。当离心加速度达到16.2 g时,关键块体瞬时失稳发生视向滑动,引起斜坡整体失稳。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重现了斜倾厚层岩质斜坡视向滑动的"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模式。
冯振殷跃平李滨闫金凯
关键词:边坡工程离心机关键块体
适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微型无人机航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6
2019年
传统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家精细化地质调查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掌上机、无人机、In SAR、高精度遥感等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文章紧密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采集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要求,以微型无人机为采集端,采用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图像融合技术,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了适用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微型无人机航线控制系统,开发了航线规划、智能续飞、图像快拼、离线地图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灾害体的不同拍摄模式等功能,实现采集流程全自动化,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手段,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直观、精准的数据支撑。
马娟张鸣之冯振黄喆薛跃明石爱军邵海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微型无人机遥感影像
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以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通过灾害形成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概述了鸡尾山滑坡失稳诱发因素,包括: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岩溶发育、高陡地形地貌条件和采矿活动等;介绍了鸡尾山斜倾厚层滑坡视向滑动的基本模式,为"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瞬时失稳"。在此基础上,根据鸡尾山滑坡的运动和堆积特征,将滑坡分为滑源区和堆积区,通过二维DAN-W模拟,选取Frctional、Voellmy等流变模型,模拟了滑坡运动的整个过程,得到滑坡堆积体的体积、厚度和滑坡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且为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成灾范围及滑动堆积特征的模拟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高杨殷跃平邢爱国李滨冯振
关键词:动力学特征数值模拟
长大深埋铁路隧道地下水流场演化与恢复预测研究
2023年
长大深埋隧道穿越富水地质环境时,易造成区域水环境变化。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要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地层含水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GMS地下水模拟软件,构建了隧址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模拟预测隧道建设施工与运行期的地下水流场分布及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运三铁路隧道建设排水会形成沿隧道轴线的降落漏斗,区域地下水位平均降深20~40m,最大降深达200m,3年建设期造成水量损失6.2×10^(6)m^(3)。隧道运行稳定排水后,地下水流场可在1年时间内恢复至初始形态,区域流场10年后基本恢复,但隧道周边仍存在约30m的降落漏斗,水资源量将恢复至建设前水平。数值模拟较好地揭示了长大深埋铁路隧道地下水涌水量、影响范围、恢复周期等规律,可为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的水环境效应评价、恢复与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郭晓亮辛民高冯振
关键词:地下水流场降落漏斗数值模拟
陕西宝鸡市三趾马红土工程地质特性及灾害效应被引量:12
2013年
陕西宝鸡市渭河北岸地区厚层黄土底部普遍存在一套三趾马红土,其物理力学特性控制着滑坡灾害的发生。通过试验分析发现:①三趾马红土粘粒含量高(一般在37%~55%之间)、蒙脱石或伊利石/蒙脱石类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大(相对舍量55%~75%,绝对含量21.99%~33.98%)、有效蒙脱石含量为18.61%~27.56%,比表面积平均值为204.7m2/g,最高达262.9m2/g,属于膨胀性粘土,物理化学活性强;②三趾马红土微裂隙发育、胶结程度差、易崩解,天然状态下为坚硬粘土,饱水后呈现可塑-软塑态.具显著膨胀性;(彭三趾马红土的天然强度相对较高,而遇水饱和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明显降低,峰值强度和残余剪强度降幅在47%~63%之间。因此,三趾马红土在地下水作用下强度显著降低,成为高陡斜坡中的软弱地层,形成剪切带,控制着渭北黄土塬边地区滑坡的发育与分布。
李滨吴树仁石菊松冯振
关键词: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性滑坡
不同坡角斜坡动力响应频谱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斜坡频谱特征曲线与斜坡形态密切相关,若入射地震波主频接近频谱曲线中极大谱比值所对应的卓越频率,就会放大斜坡动力响应,甚至造成斜坡失稳。以汶川极震区青川狮子梁斜坡为典型实例,根据青川3次余震作用下斜坡不同高程实测地震记录及地脉动测试结果,通过单点谱比法,获得斜坡地震动和地脉动的频谱特征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曲线发现:坡顶卓越频率最小;同时,实测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随高程增加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凹型"特征,坡顶的放大系数甚至达到坡底的1.25。如果从斜坡形态因素进行分析,坡顶存在低频但较高放大系数的现象可能与斜坡高差与入射波波长之比密切相关,在比值为0.2时,坡顶放大效应达到最大。为进一步确定斜坡形态对频谱特征影响,利用实测汶川地震卧龙波拟合成多频率地脉动作为动力输入,在FLAC有限差分软件中建立3种不同坡角均质斜坡模型,经动力计算后发现,3种模型坡顶、坡中及坡脚的卓越频率基本一致,该结果与输入单一频率Ricker子波时斜坡动力响应一致,说明斜坡角度改变不会影响斜坡的卓越频率。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斜坡自身频谱与动力响应之间关系的认识。
王文沛殷跃平李滨冯振闫金凯
关键词:边坡工程
陡倾层状岩质斜坡极限平衡稳定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针对自然界中的层状岩质滑坡绝大部分呈现出明显的三维形态特征,在倾倒破坏极限平衡二维推导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层状岩质斜坡的三维受力状态,进行三维力系的简化与等效,提出了考虑三维受力的倾倒分析方法,在考虑真倾角方向的倾倒极限平衡分析中,将层状岩质滑坡近似为悬臂梁处理。并以重庆鸡冠岭滑坡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鸡冠岭斜坡处于稳定状态;2地下采空状态下,鸡冠岭煤层上覆岩层逐层发生倾倒破坏,并挤压下伏阻滑关键块体,导致关键块体剪出破坏后形成滑坡。该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李滨王国章冯振王文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